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35篇
中国医学   56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山茱萸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茱萸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是近几年药理作用研究比较深入的中药品种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山茱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ICO)对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摄入高脂饲料的方法构建肥胖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吡格列酮对照组和ICO低、中、高剂量组共5个实验组,给药3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组织p-P65,p-ERK1/2,p-JNK1/2,p-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CO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小鼠脂肪指数、降低血清中ALT、AST、TC、TG、LDL、HDL、胰岛素、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降低肝脏组织p-P65,p-ERK1/2,p-JNK1/2,p-P38蛋白表达水平。[结论]ICO可改善小鼠胰岛素敏感水平和肝损伤程度,这可能与其能够降低P65,ERK1/2,JNK1/2,P38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核因子-κB (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激活,从而降低机体炎性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综合加权评分法预测山茱萸饮片有效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山茱萸饮片的有效期,为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加速实验和留样观察实验,以马钱苷、莫诺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按药典要求测定浸出物量,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研究含量和浸出物量3个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预测山茱萸饮片室温下的有效期。[结果]加速实验6个月山萸肉和酒萸肉下降率分别为9.3%和1.07%,结果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初步预测山茱萸饮片有效期可能为2 a;酒萸肉长期实验12个月的下降率为13.31%,但总含量和浸出物量仍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加速实验预测山茱萸饮片有效期的方法可行,实际有效期应以长期实验具体数据为准。  相似文献   
994.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用于治疗肾、肝、脾之阴不足所引起的多种病证.近年来笔者临床应用治疗各种杂症,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山茱萸药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 iscovery C18(5μm,250 mm×4.6 mm)为色谱柱,甲醇-0.1%磷酸溶液(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1 nm。结果没食子酸的进样量在0.040~0.40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8%,RSD为1.64%。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山茱萸药材中没食子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山茱萸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并通过HR-ESI-MS、NMR等波谱学技术鉴定所分离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山茱萸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1′-羟乙基)-烟酸甲酯(1)、3,4-二羟基苯甲醛(2)、对甲氧基桂皮酸(3)、川楝苷B(4)、dunnianoside D(5)、4-O-(6′-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基)-顺-对香豆酸(6)、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1-O-β-D-葡萄糖基-4-烯丙基苯(8)、2-甲氧基-4-(2-丙烯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9)、(-)-(E)-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烯-4-O-β-L-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4-羟基-3-甲氧基苯丙-8-烯-4-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二氢山柰酚(12)、二氢槲皮素(13)、根皮苷(14)、柚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6)、芦丁(17)和槲皮素-3-O-刺槐双糖(18)。结论化合物1~15和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6、8~11、13和15为首次从山茱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7.
黄莉  杨磊  李玉星  肖望重  于慧  戴冰 《中医药导报》2021,27(11):74-77,90
目的:优选出酒制山茱萸的最佳炮制工艺,为酒萸肉的规范化炮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酒酒精度、黄酒用量(液料比)、闷润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莫诺苷、马钱苷、獐芽菜苷的含量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山茱萸酒制工艺.结果:山茱萸最佳酒制工艺为辅料黄酒的酒精度为14%vol,黄酒用量为药材的24%,闷润时间为160 min、蒸制时间为215 min.结论: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山茱萸最佳酒制工艺稳定,预测模型效果良好,为基于辅料黄酒因素的山茱萸酒制工艺规范化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方法炮制的山茱萸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獐牙菜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Ⅰ、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阐述不同炮制方法对山茱萸中8个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Stamsil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18、284、240、360 nm,柱温为30℃。结果: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獐牙菜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Ⅰ、齐墩果酸、熊果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80~32.07 (r=0.999 4)、0.02~0.73 (r=0.999 5)、26.91~1 076.27 (r=0.999 4)、0.51~20.47 (r=0.999 1)、12.47~498.80 (r=0.999 7)、4.29~171.60 (r=0.999 6)、6.59~263.67 (r=0.999 5)、2.87~114.87μg·mL~(–1)(r=0.999 1);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8%~104.32%(n=9),RSD均小于3.0%。与生品相比,山茱萸经炮制后熊果酸、没食子酸、齐墩果酸、5-羟甲基糠醛含量增加,马钱苷、莫诺苷、獐牙菜苷、山茱萸新苷Ⅰ含量减少。结论:该方法操作重复性好、准确、简便,可同时测定山茱萸不同炮制品中8个化学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9.
山茱萸,别名山萸肉、枣皮、萸肉,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Comusofficinalls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经固脱之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为临床常用中药饮片,临床调剂多以炮制(酒制、醋制)后使用,其炮制方法历史久远,炮制工艺各异。本文就其传统炮制历史、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1000.
《中南药学》2018,(3):326-329
目的优选山茱萸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总苷含量为指标,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来优选提取工艺;选择洗脱剂浓度及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SP825型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工艺。结果山茱萸总环烯醚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10%、提取温度95℃。纯化工艺为10%乙醇洗脱10 BV。结论优选的山茱萸总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稳定可行,SP825型大孔吸附树脂可富集山茱萸总环烯醚萜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