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54篇
  免费   1499篇
  国内免费   551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933篇
内科学   772篇
皮肤病学   145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5134篇
预防医学   76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5112篇
  24篇
中国医学   14611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624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675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696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658篇
  2016年   731篇
  2015年   810篇
  2014年   1424篇
  2013年   1347篇
  2012年   1627篇
  2011年   1750篇
  2010年   1532篇
  2009年   1411篇
  2008年   1485篇
  2007年   1285篇
  2006年   1145篇
  2005年   1149篇
  2004年   1233篇
  2003年   1129篇
  2002年   868篇
  2001年   753篇
  2000年   662篇
  1999年   562篇
  1998年   525篇
  1997年   498篇
  1996年   444篇
  1995年   359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和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有慢性心力衰竭症状者共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以及每周3次血液透析,每次透析时间4h),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检测心搏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衰症状.将麝香保心丸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衰的治疗中,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考察裸花紫珠微丸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以微丸粉体学性质如粒径、圆整度、堆密度、脆碎度等及微丸收率为指标,考察影响微丸成型的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结果微丸的制备工艺为:微晶纤维素与药粉(1:1),以5%PVP-k306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主机转速为200 r/min,以5~25 r/min速度喷5%PVP k-3060%乙醇溶液。结论在优化条件下采用离心造粒法可制得表面光滑,圆整度较好的裸花紫珠微丸,微丸的收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运用小建中汤合良附丸联合西药治疗与传统西药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脾胃性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共150例氛围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外给予建中汤合良附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组治疗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建中汤合良附丸联合西药治疗能提高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并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金嗓利咽丸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咽喉反流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使用其他中药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为42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常规对患者进行咽部、喉部的检查,并行电子喉镜检查,检查者填写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结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估,诊断为反流性咽喉炎。结果:治疗组(金嗓利咽丸+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有效率为83.3%,对照组(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金嗓利咽丸+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综合治疗咽喉反流疾病是一种优化治疗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研究健肝消胀丸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健肝消胀丸组和对照组,健肝消胀丸组给予健肝消胀丸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健肝消胀丸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血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主要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消胀丸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在肝功能改善及主要临床症状改善较单独西药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 观察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调节作用. 方法 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奥心血康组和雪莲通脉丸组. 给药4周后取小鼠血清,ELISA试剂盒测定ET-1、NO和ACE浓度.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雪莲通脉丸组NO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T-1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雪莲通脉丸组NO浓度显著升高,ACE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生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 其中,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可能与血清ET-1、ACE浓度呈正相关、与血清NO浓度呈负相关. 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指标具有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O浓度、降低ET-1、ACE浓度有关,且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在改善血清NO、ACE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建造BALB/c小鼠背部银屑病样模型,探讨中成药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组、银屑平丸高、中、低剂量组,8只/组.给予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背部皮肤外涂咪喹莫特软膏连续8d,1次/d,建立模型小鼠.末次给药后,观察小鼠背部皮肤进行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renty index,PASI)评分;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取背部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比较.结果 (1)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PASI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评分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2)各组银屑病样小鼠外周血IL-17和IL-23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均与模型对照组外周血中含量有明显的差异(P<0.05).(3)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银屑平丸改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L-17、IL-23,起到减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建立梯度洗脱联合波长切换HPLC法同时测定稀莶风湿丸中稀莶苷、奇壬醇、稀莶精醇、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以流动相A:乙腈-甲醇(2∶1)、流动相B:0.05%冰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样量为20 μL;豨莶苷、奇壬醇和稀莶精醇检测波长为215 nm,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豨莶苷、奇壬醇、稀莶精醇、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45~129.00 μg/mL(r=0.999 5)、5.61~112.20 μg/mL(r=-0.999 9)、4.25~85.00 μg/mL(r=0.999 3)、9.19~183.80 μg/mL(r=0.999 8)和11.05~221.00 μg/m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98.73%(1.43%)、97.63%(1.28%)、99.44%(1.29%)、98.33%(1.38%)、97.36% (1.37%).结论 建立的梯度洗脱联合波长切换HPLC法能同时测定豨莶风湿丸中稀莶苷、奇壬醇、稀莶精醇、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稀莶风湿丸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考察不同处方复方丹参黏附微丸的黏附性能,从而筛选出黏附性能较为合适的处方。方法以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M(HPMCK100M)、卡波姆为黏附材料,制备不同处方的复方丹参黏附微丸,并对其黏附性能进行测定。体外黏附性能的测定采用了最小剥离力法即测定黏附微丸与猪小肠的剥离力,组织残留法即测定微丸在猪小肠的滞留数。体内黏附性能的测定采用了直接灌胃法,通过测定微丸在小肠各部位的滞留数目,计算其黏附指数。结果组织残留法试验结果在相同时间内黏附材料占比40%的微丸残留数目较黏附材料占比30%的微丸多,最小剥离力法试验结果表明黏附材料占比40%的微丸其最小剥离力较大,同组织残留法结果一致。体内黏附试验显示黏附材料占比40%的微丸其黏附指数较小,但在胃中有一定的滞留。结论当黏附材料总占比一致时,各处方之间黏附性能并没有显著性差异,黏附材料增加时其黏附性能也会增加,但会增加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可能会破坏方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