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65篇
  免费   6539篇
  国内免费   4348篇
耳鼻咽喉   215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09篇
基础医学   964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10218篇
内科学   2758篇
皮肤病学   977篇
神经病学   222篇
特种医学   12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2286篇
综合类   32773篇
预防医学   5647篇
眼科学   242篇
药学   23089篇
  91篇
中国医学   81143篇
肿瘤学   806篇
  2024年   751篇
  2023年   2414篇
  2022年   1927篇
  2021年   2452篇
  2020年   2185篇
  2019年   2467篇
  2018年   1090篇
  2017年   2473篇
  2016年   2715篇
  2015年   3329篇
  2014年   7083篇
  2013年   6450篇
  2012年   8315篇
  2011年   9277篇
  2010年   8526篇
  2009年   8123篇
  2008年   8584篇
  2007年   7611篇
  2006年   7238篇
  2005年   8205篇
  2004年   8674篇
  2003年   9903篇
  2002年   8526篇
  2001年   7865篇
  2000年   5839篇
  1999年   4169篇
  1998年   3213篇
  1997年   2764篇
  1996年   2283篇
  1995年   1974篇
  1994年   1318篇
  1993年   825篇
  1992年   810篇
  1991年   926篇
  1990年   1045篇
  1989年   999篇
  1988年   249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61.
62.
<正>白念珠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又称白假丝酵母菌。所致疾病一般为黏膜念珠菌病,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随生物膜的形成,最小抑菌浓度和耐药性都明显增加。因此,从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方面入手,探究其与耐药性形成的相关性,成为针对耐药菌株研究新药的突破口,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但白念珠菌病也常继发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呈现内脏念珠菌病。有研究显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便是白念珠菌,占已统计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的66.19%~([1])。而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63.
64.
65.
目的 通过血清代谢组学技术,考察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冠心病家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阳化浊方组与四妙勇安汤组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至第8周,于第4周结束后,用球囊法手术损伤实验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在模型组基础上,两个实验组分别在术后,灌胃给予通阳化浊方和四妙勇安汤,连续4周,每日1次。给药结束后,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抽取3只家兔,采集全血后,用LC-MS技术进行血清代谢组学检测,运用PCA与OPLS-DA分析法来寻找差异性表达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组分别存在45和27个差异化合物,通阳化浊方组涉及18条代谢通路,根据Impact值 > 0.05筛选出5条主要代谢通路,包括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和α-亚麻酸代谢;四妙勇安汤组涉及11条代谢通路,筛选出2条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结论 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冠心病模型家兔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相应的代谢通路可能会对药物在模型中的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展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限为2017年8月—2018年11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21例)、中药组(21例),分别开展常规治疗、中药穴位敷贴+中药汤剂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TCSS(多伦多临床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以上评分均较常规组具鲜明优势(P<0.05);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与中药组0.0%相比,未见鲜明差异(P>0.05)。结论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展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互为危险因素,常相继或同时发病。陕西省名中医路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治疗与预防,提出饮食不节导致痰郁脾虚进而内生瘀血、浊热,终致寒热虚实错杂为NAFLD基本病机,病位涉及肝、脾、胃。其针对NAFLD最常见证型胃热脾困证,立"辛开苦降"法为治则,方用"运脾化浊颗粒",达邪去郁开、瘀散热清之效,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的疗效及对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位一体"针法+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2组疗程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水肿分级、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手关节活动度、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水肿分级和腋静脉、肱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周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度和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疗效确定,不仅能促进上肢水肿消退,缓解疼痛,提高肩手关节活动度,还能改善上肢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上肢静脉血流、促进静脉回流有关。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