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992篇
  免费   14718篇
  国内免费   8301篇
耳鼻咽喉   1046篇
儿科学   1574篇
妇产科学   1770篇
基础医学   3697篇
口腔科学   1304篇
临床医学   43223篇
内科学   16032篇
皮肤病学   2994篇
神经病学   2918篇
特种医学   59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8篇
外科学   9459篇
综合类   87168篇
预防医学   14493篇
眼科学   3527篇
药学   37971篇
  217篇
中国医学   181705篇
肿瘤学   10319篇
  2024年   1102篇
  2023年   4269篇
  2022年   3598篇
  2021年   5353篇
  2020年   4838篇
  2019年   5662篇
  2018年   2569篇
  2017年   6567篇
  2016年   7187篇
  2015年   8224篇
  2014年   13547篇
  2013年   12876篇
  2012年   17313篇
  2011年   19620篇
  2010年   19597篇
  2009年   18453篇
  2008年   19073篇
  2007年   16518篇
  2006年   15888篇
  2005年   17240篇
  2004年   18606篇
  2003年   18903篇
  2002年   16832篇
  2001年   20263篇
  2000年   20930篇
  1999年   17753篇
  1998年   18066篇
  1997年   17294篇
  1996年   15733篇
  1995年   14421篇
  1994年   9164篇
  1993年   5346篇
  1992年   4509篇
  1991年   3724篇
  1990年   1794篇
  1989年   1744篇
  1988年   642篇
  1987年   345篇
  1986年   157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中医名家对原发性痛经中医药诊疗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提出了寒湿凝滞是主要外因,肝肾心脾失调是主要内因,气滞血瘀是病机核心;分清虚、实、寒、热等属性,详辨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等;同时基于治未病理论、体质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在痛经的病机、预防及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诊疗理论,如体质发病论、治未病论、阴阳转化调周论、调心止痛论、温通化气论、多元治疗论,对辨治原发性痛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及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发作性剧痛,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者占70%~80%,发作时表现为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短,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中医将其归属于"面痛"范畴,多从风热立论,笔者跟随导师临证过程中,发现《医宗金鉴》的芎芷石膏汤治疗风热上犯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5.
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之核心在于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毒为标,病久则伤及脾肾,由实转虚。中医内治法主要以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或单方验方为主,外治法以中药洗浴、中药灌肠、肛门给药、针灸为主。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应继续完善对中医药作用机制的认识,制订统一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标准,针对效果显著的名方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重灸中脘穴对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中脘穴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动力学(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AS、MT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重灸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可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就诊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2018年11月-2019年4月到院的3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给药治疗;2019年4月-2019年11月到院的3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身上予以清化止咳汤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症状改善的时间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症状改善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予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西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其临床症状,使不良症状能够更快速的得到改善,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象,进一步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40-1742
探讨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罗布麻片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组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5.6%,ST段压低程度、压低持续时间、室早次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