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37篇
  免费   6324篇
  国内免费   1926篇
耳鼻咽喉   196篇
儿科学   356篇
妇产科学   9099篇
基础医学   3596篇
口腔科学   369篇
临床医学   24545篇
内科学   3882篇
皮肤病学   1326篇
神经病学   450篇
特种医学   34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7218篇
综合类   57982篇
预防医学   21993篇
眼科学   399篇
药学   26318篇
  250篇
中国医学   9217篇
肿瘤学   611篇
  2024年   733篇
  2023年   2801篇
  2022年   2713篇
  2021年   3704篇
  2020年   3873篇
  2019年   4222篇
  2018年   2007篇
  2017年   4444篇
  2016年   4684篇
  2015年   5743篇
  2014年   9271篇
  2013年   9687篇
  2012年   11420篇
  2011年   12464篇
  2010年   11575篇
  2009年   10371篇
  2008年   10294篇
  2007年   8887篇
  2006年   7492篇
  2005年   7266篇
  2004年   6423篇
  2003年   5532篇
  2002年   4871篇
  2001年   4397篇
  2000年   3356篇
  1999年   2553篇
  1998年   2198篇
  1997年   1894篇
  1996年   1544篇
  1995年   1318篇
  1994年   972篇
  1993年   664篇
  1992年   523篇
  1991年   435篇
  1990年   327篇
  1989年   361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作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但是对于HIFU治疗时妊娠的处理及妊娠结局鲜有文献报道。本文报道1例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时妊娠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子宫平滑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子宫平滑肌瘤不同处理方式对妊娠的影响、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时机选择的问题、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若同时合并妊娠时胎儿去留的问题以及近期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后对流产手术操作的影响等,以期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及术后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2.
曾丽平 《当代医学》2016,(25):142-143
目的:探究术前给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50例,A组采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B组术前肌肉注射甲氨蝶呤,C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D组术前给予肌注甲氨蝶呤及口服米非司酮。比较观察4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HCG水平检测、术后2年内宫内妊娠率、不孕率及异位妊娠再发率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 B、C、D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其中D组显著减少,B、C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术后血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术后2年内宫内妊娠率、不孕率及异位妊娠再发率情况明显优于A、B、C 3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给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给患者生育力带来的影响小,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降调节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IVF-ET的患者。在选定长方案为分析对象中,1 822例输卵管因素患者,239例EMs,包括219例Ⅰ~Ⅱ期,20例Ⅲ~Ⅳ期,分析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的差异。另外,进一步分析Ⅲ~Ⅳ期组中不同降调节方案的IVF-ET结局,其中包括38个长方案周期,119个超长方案周期,29个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结果Ⅲ~Ⅳ期EMs组的促性腺激素(Gn)总量比Ⅰ~Ⅱ期及输卵管组均高,而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但三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Ⅲ~Ⅳ期EMs组中,行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组的Gn总量显著低于长方案及超长方案组,且获卵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三组的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超长方案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较其他两组有升高趋势。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EMs患者行IVF-ET可获得和输卵管因素患者相同的成功率;超长方案对于Ⅲ~Ⅳ期EMs的胚胎质量无明显改善,但有提高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父亲早接触对于剖宫产新生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行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父亲与新生儿早期接触,50例)与对照组(父亲未与新生儿早期接触,50例)。比较两组间早期喂养、足底温度、心率、啼哭时长及唾液皮质醇水平等。结果:两组新生儿第一次排出胎粪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第一次成功开奶时间短于对照组,第一次吮奶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点足底温度均高于对照组,心率及唾液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0.5~2.0h内各时间段啼哭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父亲早接触有利于剖宫产新生儿短时间内趋于稳态及早期喂养,并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5.
《中成药》2019,(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蛋白数据库和string数据库,分别获取宫外孕Ⅱ号方中化合物及其对应的靶点,并构建化合物-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然后,通过DAVID注释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125种候选化合物,130个靶点,11个Hub蛋白,关键靶点涉及p53、TP53、JUN、VEGFA等;GO分析条目共314个,涉及氧化应激,促增殖抑凋亡,对药物、毒物的反应,转录翻译及信号传导;KEGG信号通路共95条,含靶点数目较多的通路为癌症信号通路、环腺苷酸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系统探讨了宫外孕Ⅱ号方候选成分所对应的靶点,以及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机制,可为今后基础或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采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94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2例采用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临床结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妊娠包块直径(60.35±20.14) mm、终止妊娠时孕周(9.25±1.28)周、出血量(416.35±19.84) ml较对照组[(90.26±24.15) mm、(12.26±2.01)周、(502.36±20.14) 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子宫瘢痕妊娠危急状态发生率为7.69%、输血率为11.54%、并发症发生率为5.77%,较对照组(30.95%、33.33%、21.4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妊娠包块直径在60~85 mm、孕周在9~11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结局;而对于孕周超过11周且妊娠包块直径较大者建议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GBS)诊断中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5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临床资料,采用细菌培养与实时PCR技术进行GBS检测,以实时PCR法联合细菌培养判定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测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 5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中,经PCR法或细菌培养判定最终确诊GBS感染者41例,阳性率为7.9%(41/520);细菌培养确诊GBS感染者12例,阳性检出率为2.3%(12/520),实时PCR法确诊GBS感染者39例,阳性检出率为7.5%(39/520),细菌培养与PCR法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PCR法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细菌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细菌培养相比,实时PCR法在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利于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配伍卡孕栓阴道用药对瘢痕子宫妊娠16周内孕妇的引产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8-06间兰考第一医院收治的52例瘢痕子宫妊娠16周内的孕妇,均要求引产并有引产指征。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伍卡孕栓阴道用药引产。结果观察组成功引产25例(96.15%),急诊B超引导下清宫1例;对照组分别为24例(92.31%)和2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引产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妊娠16周内的孕妇,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配伍卡孕栓阴道用药引产,成功率高、引产时间少、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0.
皮肤瘢痕是一个巨大的医学问题,每年约有1亿患者产生瘢痕。瘢痕的预防/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瘢痕的形成通常是皮肤创伤的病理结果。而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TS)常发生在人深部损伤后。HTS通常被认为是组织收缩和过度的细胞外基质沉积的结果。肌成纤维细胞作为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分化而来的效应细胞,在HTS的病理生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种生长因子、炎症因子参与了HTS发生的过程。目前,随着对HTS的深入探索和临床研究,各种创造性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正在萌芽。本文就HTS中西医形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针对其病理生理特点,对现有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此外,我们进一步展望更适合的HTS中西医综合治疗的特色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