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p53和c-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有其对增生性瘢痕内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方法:在16份被测标本中包括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8例和其对应的周围正常皮肤组织8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p53和c-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及变化规律。结果:p53和c-myc蛋白在正常皮肤和瘢痕组织内都有表达。正常皮肤组织中p53蛋白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而c-myc蛋白的阳性信号则存在于表皮基底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毛囊和汗腺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53和c-myc两种蛋白表达均增强,p53主要存在于角质形成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而c-myc阳性表达颗粒则分布于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内。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增生性瘢痕的p53蛋白含量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c-myc蛋白的阳性颗粒明显增多。结论:在增生性瘢痕发生过程中,p53和c-my蛋白不同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规律显示,这两种蛋白可能参与调控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以c-myc蛋白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 p5 3和 c 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及其对增生性瘢痕内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方法 :在 16份被测标本中包括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 8例和其对应的周围正常皮肤组织 8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 p5 3和 c 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及变化规律。结果 :p5 3和 c myc蛋白在正常皮肤和瘢痕组织内都有表达。正常皮肤组织中 p5 3蛋白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 ;而 c myc蛋白的阳性信号则存在于表皮基底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毛囊和汗腺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增生性瘢痕组织中 p5 3和 c myc两种蛋白表达均增强 ,p5 3主要存在于角质形成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 ;而 c m yc阳性表达颗粒则分布于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内。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 ,增生性瘢痕的 p5 3蛋白含量虽有增高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而c m yc蛋白的阳性颗粒明显增多。结论 :在增生性瘢痕发生过程中 ,p5 3和 c myc蛋白不同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规律显示 ,这两种蛋白可能参与调控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 ,以 c myc蛋白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病理性瘢痕是人皮肤受到创伤后真皮组织异常过度增生的结果,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众多研究均提示一些细胞因子在创伤愈合、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从而使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相关细胞因子在病理性瘢痕之间的作用,为揭示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和生物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一些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E2F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组织作对照,初步探讨E2F1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E2F1mRNA的水平。结果: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E2F1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正常瘢痕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E2F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增高,促进瘢痕组织中修复效应细胞的增生,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瘢痕疙瘩(keloid,简称K)和肥厚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简称HTS)和是常见的异常增生瘢痕,常与外伤有关。由于具有异常增生的特征,治疗比较困难,方法虽很多,但疗效均不十分满意犤1犦。文章将近年来对K和HTS的治疗作一概述。1手术治疗K和HTS虽然都是异常增生瘢痕,但由于发生机制有所不同,对于K和HTS在手术治疗上需不同对待。一般学者认为,手术治疗对HTS较为有效,而对K效果极差,据报道单纯手术切除K复发率高达45%~100%犤2犦。而单纯手术治疗疗效比手术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效果差。因此,目前多采取手术联合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E2F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组织作对照,初步探讨E2F1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E2F1mRNA的水平。结果: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E2F1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正常瘢痕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E2F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增高,促进瘢痕组织中修复效应细胞的增生,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拓扑异构酶Ⅰ在人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有研究表明,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在多种肿瘤细胞内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比较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Ⅰ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5-01/2007-12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完成.材料:人病理性瘢痕组织标本来同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取的人病理性瘢痕组织21例,男15例,女6例;同一患者手术多余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21例作为对照.方法:对人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鉴定是否为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Ⅰ在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按拓扑异构酶Ⅰ染色阳性细胞占全部细胞的百分比分4个等级:≤5%为阴性(-);6%~24%为弱阳性(+);25%~49%为阳性(++);≥50%为强阳性(+++).主要观察指标:人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标本拓扑异构酶Ⅰ在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拓扑异构酶Ⅰ在人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的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正常皮肤中,角质形成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各有3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角质形成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各有7例和12例呈阳性.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拓扑异构酶Ⅰ阳性表达率为14.3%,病理性瘢痕组织表达率为33.3%,差异无明显不同(P=0.147 3);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拓扑异构酶Ⅰ阳性表达率为14.3%,病理性瘢痕阳性总表达率为57.1%,存在明显差异(P=0.003 8).结论:在病理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拓扑异构酶Ⅰ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8.
瘢痕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多种修复细胞及细胞因子等诸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细胞化学、急救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过程。其病理表现为成纤维母细胞的大量增殖和胶原的过度沉积;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发展趋势,不仅严重影响外貌和功能,而且会造成患者的心理异常。如何处理瘢痕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多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瘢痕的处理方法逐渐多样化。现就目前临床瘢痕的治疗方法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合酶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差别,并通过应用一氧化氮(NO)供体或NOS抑制剂对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药物干扰,探索NO、NOS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取临床增生性瘢痕手术患者的瘢痕组织及周围少许正常皮肤,体外培养获得皮肤和瘢痕成纤维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比较两种组织及细胞中NOS的表达及分布的差异。分别以100~500μM的NO供体硝普钠(SNP)、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作用于瘢痕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并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比较作用前后成纤维细胞中I、III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及RT-PCR方法检测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及细胞中NOS表达相对于皮肤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中明显减少(P<0.05)。瘢痕细胞经SNP作用后,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I、III型胶原结果显示,从SNP200μM组开始I、III型胶原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L-NAME200μM作用后,I、III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组织及细胞中NOS含量较正常皮肤组织及细胞明显减少,NO供体SNP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胶原表达起到抑制作用,NOS抑制剂L-NAME对其胶原表达则起到促进作用,结果提示NOS表达降低可能与瘢痕增生密切相关,因此改变NO的产生及NOS的活性可望调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背景: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形成是创面愈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是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形成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目的:建立可靠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和消化法分别进行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使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体积分数5%C02,饱和湿度下培养,分别描述其生长曲线、形态及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组织贴壁法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功,20-40d可传第1代,以后每7—10d可传1代,细胞为长梭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消化法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成功,15—20d细胞可融合成片,细胞为长梭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进一步证实两种方法进行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均培养成功。  相似文献   

11.
Hypertrophic scars (HTS) are a pathologic reaction of the skin and soft tissue to burn or other traumatic injury. Scar tissue can cause patients serious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issues. Scar management strategies, specifically scar assessment techniques, are vital to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 To date, no entirely objective method for scar assessment has been embraced by the medical community.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 for the first time, a novel polarized multispectral imaging system combining out-of-plane Stokes polarimetry and Spatial Frequency Domain Imaging (SFDI). This imaging system enables us to assess the pathophysiology (hemoglobin, blood oxygenation, water, and melanin)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cellularity and roughness) of HTS. To apply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n an in vivo experiment, dermal wounds were created in a porcine model and allowed to form into scars. The developed scars were then measured at various time points using the imaging system. Results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with clinical Vancouver Scar Scale assessment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s.OCIS codes: (110.0110) Imaging systems, (110.4234) Multispectral and hyperspectral imagin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化痰、抗炎等;实验组患者并给予中医宣肺化痰平喘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它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脑瘫患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35例,西医疗法)和观察组(35例,中西医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CA、MCA、PCA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Ashworth、S-S、FMA及CP QOL-Chil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能改善患儿的脑血流量、肌张力、语言及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0 0 3年 4月 30日—6月 5日煤炭总医院收治的 91例 SARS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激素使用量平均为 15 3.33mg/ d,使用时间平均为 13.0 0 d;而对照组激素使用量平均为 2 4 6 .0 0 m g/ d,使用时间平均15 .5 3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0 1和 P<0 .0 0 1)。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胸部影像学显示肺纤维化程度减轻 ,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重症患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 ,缩短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 ,并对阻断 SARS疾病的恶化及重症患者的转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论 :早期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可改善病情 ,缩短病程 ,减少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春季卡他性结膜炎(Vernal Kerato Conjunctivitis, VKC)又称春季结膜炎或春季角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它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免疫性结膜炎,确切病因尚未得到充分阐明。该病多发于春夏季,秋冬季则一般缓解,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常侵犯双眼,奇痒难忍,年复一年,顽而难愈。中医学将其归属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需求状况与大专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培养规格。方法横断面调查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问卷对224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质性访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大专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培养规格的访谈。结果78.6%医院设置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近3年内需求趋势上升,100%医院认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学生就业有优势;学生应具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能力有:运用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进行辨证施护、饮食与服药调护、生活起居及康复养生指导的能力;对应的课程有中医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等。结论在学校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培养符合临床护理工作发展需要,具必要性。护理行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学生的重点能力和课程知识要求明确、具体,能指导中西医结合岗位课程设置与学生岗位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该院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概况,以便提高AMI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1993年1月~1995年12月的全部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MI共46例,占同期住院各种心脏病患者的1.0%,平均年龄71.3岁。使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者共41例(89.1%)。所用中药制剂近20种。中医证型有胸痹(58.7%)、脱证(17.4%)、真心痛(15.2%)等。病死率:溶栓组26.7%,非溶栓组45.2%(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9.0%,西药组40.0%(P>0.05)。结论:本组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及预后差等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共同特点,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在于预防并发症,解除某些西药的毒副作用,缓解治疗矛盾等,但其临床疗效有待大宗病历分析证实和全国性协作研究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8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经验及临床体会。方法将本科收治的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各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VA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以及VAS评分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更为显著,且标本兼治,可以作为治疗肩周炎的推荐疗法,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护理学》课程中融合中西医护理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教学的内容,为构建《成人护理学》中西医融合教材体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14-16日,对在杭州参加全国中医药护理类教材编写会议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者160人,采用自编问卷针对《成人护理学》课程中融合中西医护理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结果160名专家中认为中国护士均应接受中医护理教育的占80%;认为在临床上有必要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占93.1%;认为西医护理课程中应融入中医护理知识占73.8%;认为临床护理课程中应融入中医养生和预防保健知识占88.7%。内外科常见疾病中,认为适合融入中医护理知识占50%以上的疾病为44种。结论《成人护理学》教材中融入中医护理知识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07年4月~2010年12月间我院的5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中药方剂大柴胡汤加减。结果:在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转变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且可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