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0年2月,由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卫生部、药品监管局和中医药局共同公布的<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分类管理,这是进一步深化医院改革新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浸浴缸不同的消毒方法。方法对128例烧伤患者后期残余创面运用水浪式浸浴疗法的浸浴缸采用不同消毒方法进行比较,比较各组浸浴液控出菌落数及患者残余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消毒方法改良组与对照组各组之间在浸浴液检出菌落数指标和残余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良的烧伤病房浸浴缸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消毒质量,间接促进残余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告邻指带蒂双叶瓦合皮瓣修复手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对11例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的手指中远节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邻指带蒂双叶瓦合皮瓣修复手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取邻指皮瓣修复指掌侧创面,带指固有神经指背支,蒂宽约1.0~1.5 cm;邻指筋膜蒂皮瓣修复指背侧创面,蒂宽8.0 mm.结果 术后瓦合皮瓣及植皮均顺利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掌侧皮瓣恢复两点分辨觉为6~9mm,背侧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近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邻指带蒂双叶皮瓣具有手术简便、不牺牲指动脉、不加重患指创伤的优点,是一种修复手指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尤其是在近节指体损伤无法采用岛状皮瓣修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注射性软组织填充材料也不断改进和变革,因而在美容外科领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就注射用软组织填充材料在美容外科应用和发展的情况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0引言受Oki等应用肩胛皮瓣修复大面积烧伤患者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启发,近5a来,我院应用岛状肩胛瘢痕瓣修复大面积烧伤患者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肌细胞存活数对于单纯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北京阜外医院自1996年10月至2007年12月,10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术前行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77例行心肌灌注核素扫描,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两者对于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全组术后及早期随访的超声心动图指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心功能改善的程度与术前心肌细胞存活数的多少呈正相关,与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高低呈负相关。结论对冠心病合并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单纯的心肌再血管化是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没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或有心肌梗死区但尚有存活心肌,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较低,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车轮压榨伤致右足拇趾离断出血2h,于2010年2月27日急诊人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右足拇趾于第1跖跗关节平面完全断离,并伴有跖骨底及内侧楔骨骨折,第1、2跖骨间肌肉挫灭失活,拇展肌、拇屈肌于断面撕裂,足背皮肤逆行撕脱,并散在淤斑.X线片见第1跖骨及足拇趾缺损,内侧楔骨及第2趾骨基底部骨折移位.诊断:①右足拇跖跗关节平面离断伤;②右足背撕脱伤并右足第2趾骨基底骨折(图1).  相似文献   
8.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生长因子家族最早发现的成员之一,是一类具有维护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的生长、发育、功能以及促进创伤修复等作用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NGF在非神经系统生物效应的发现,使得NGF的研究突破神经系统的界限,成为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热门,对于现代创伤整复外科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具有基因转录多项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NF—κB存在于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中,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适当地抑制NF-κB的活化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NF-κB已经引起心血管领域的广泛关注,各学者正进一步研究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活化特征及程度,如何更安全、更有效地进行适度干预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疗效. 方法 1996年11月~2007年12月,对98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n=41)或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n=57)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等级、既往病史及手术移植血管种类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的情况及术后早期心功能变化的情况. 结果 2组术后2周、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均显著改善(P<0.05).与CPB组相比,OPCAB组移植血管数目少[(2.6±0.5)支vs(3.0±0.4)支,t=-3.589,P=0.001],手术时间短[(4.43±0.80)h vs (5.35±1.24)h,t=-4.192,P=0.000],术后住院日短(Z=-4.030,P=0.000),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Z=-1.985,P=0.047),术后较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23例(56.1%) vs 44例 (77.2%), χ2=4.907,P=0.027],并发症少[0/41(0%)vs 6/57(10.5%),P=0.039],术后3个月随访LVEF[(50.42±9.00)% vs (46.09±9.10)%,t=2.037,P=0.045]和LVEDD[(53.2±5.4) mm vs (56.4±7.2) mm,t=-2.056,P=0.043]更理想. 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单纯的心肌再血管化是一个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该疾病具有相同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非体外循环组的早期疗效优于体外循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