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799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8篇
  7篇
中国医学   205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35-139
目的 评价热敏灸辅助配合渐进式康复训练在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5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院病床尾号单双号不同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号)开展渐进式康复训练,观察组(双号)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AS评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配合渐进式康复训练在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提升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2.
邪正相争强者胜。人体阳气盛衰决定着个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易感性及预后、转归情况。任督灸作为艾灸疗法中的一种特色大灸,以施灸面积广、火力大、持久深透且隔铺药物为特点,通过艾药结合的方式作用于任督二脉,可最大程度调整五脏六腑及全身气血,扶助人体阳气,提高抗御新型冠状病毒的能力。任督灸可根据个体的身体状态,辨证施以不同的药物。谨守病机,随证加减,以灸促药,以药强灸。一则可以温补元气,提升人体正气;二则可以温化寒湿,改变人体寒湿的环境状态;三则对证施药纠偏,恢复患者阴阳平衡的状态,营造不利于病毒生存的体内环境。在新冠肺炎防控中,任督灸可以发挥“未病先防”“愈后防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焦珂  苏同生 《中医学报》2020,35(5):956-959
黄元御诊治疾病的核心思想乃“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认为疾病的发生乃因中土轴轮受损、四象升降失司所致。中风发病的总病机为中气衰败、土湿阳衰,治则为补气健中、温阳散寒。温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巧妙结合,集艾灸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等作用同针刺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于一体,对寒性病证的治疗较单纯针刺尤具增效作用。将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风市、合谷、太冲作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穴,可达助阳暖土、补气活血、祛风疏肝之效。  相似文献   
74.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李建强副教授认为人之寐寤由神主导,神安则寐,神动则寤。五脏不和、神不安其脏为顽固性失眠的主要病机;临证善用太冲、内关、三阴交、尺泽、太溪、照海、足三里七穴为基础穴组通调五脏,推广应用焦氏头针血管舒缩区于失眠的治疗中,博采众长,辨证施治,穴简效宏。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雷火-热敏灸与单纯雷火灸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轻中度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条施以热敏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雷火灸条悬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周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疼痛VAS评分及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VAS评分及WOMAC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WOMAC疼痛评分、WOMAC身体功能评分、WOMAC总分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后4周,两组WOMAC僵硬评分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WOMAC身体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WOMAC身体功能评分、WOMAC总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96.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热敏灸较单纯雷火灸治疗KOA在短期内疗效更优,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小针刀结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颈性眩晕患者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予针刀结合艾条压灸治疗,对照组20例予常规口服西药治疗。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变化,并在疗程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追踪评价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头痛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外,总分和其余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对照组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和其余维度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和其余维度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总分及绝大多数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针刀结合艾条压灸可明显减轻颈性眩晕患者眩晕、颈肩痛、头痛等症状并提高日常生活及工作等能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7.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及细胞因子 IFN-γ、IL-2及 IL-4的影响。方法将大耳白兔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艾灸组和假药饼灸组5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60 mg/kg ,造成免疫抑制模型。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隔药饼灸、艾灸、假药饼灸治疗,隔日灸,共灸10次。治疗结束次日动物麻醉,取动物脾脏计算其脾脏指数,采用 ELISA 法测定匀浆上清液中 IFN-γ、IL-2、IL-4含量。结果环磷酰胺造模后,脾脏指数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个治疗组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艾灸组 IFN-γ、IL-4明显降低,模型组、假药饼组IL-4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 IFN-γ明显降低,隔药饼灸组IL-4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均有调节作用;隔药饼灸可使因环磷酰胺所致下降的IL-4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方剑乔教授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临诊,查阅术后尿潴留的相关文献记载,探讨中医对该病理论渊源及治疗的认识,从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等方面总结方教授临床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 [结果] 方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肾与膀胱气化不利,针灸治疗采用深刺结合低频电针强刺激次髎穴及重灸腹部腧穴的方法,腹背同治,以推动膀胱气化,通调水道,通利小便。所举验案为笔者临床跟诊过程中所见的术后尿潴留患者,方教授运用骶部电针强刺激结合腹部重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方教授采用深刺结合低频电针强刺激次髎穴及重灸腹部腧穴的方法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卓著,值得深入研究、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79.
背景 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SMCI)是卒中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全面康复的同时也给其家庭带来了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压力。 目的 观察艾灸督脉对肾精亏虚型PSMCI患者认知功能及中医症状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PSMC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常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艾灸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艾灸督脉治疗,1次/d,5次/周,持续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SDSVD)中肾精亏虚型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并评定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艾灸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MoCA、SDSVD、SS-QOL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艾灸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灸督脉可以改善PS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中医症状,临床疗效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联合艾灸疗法对骨科术后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骨科术后患者40例,入选患者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采用电脑生成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同时接受肌内效贴和艾灸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艾灸治疗。采用首次自主排便时间、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以及便秘诊治效果分级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所有入组的40例患者均完成了为期10天的干预。观察组患者8 h内首次排便率为4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观察组便秘临床痊愈率(50%)高于对照组(5%),整体便秘诊治效果分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择时艾灸疗法可以明显改善骨科术后功能性便秘,值得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