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1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52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23篇
中国医学   598篇
肿瘤学   32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田丹丽  梁春坡  陈虹 《中草药》2019,50(18):4281-4287
目的基于鬼臼毒素进行结构修饰,并对得到的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以鬼臼毒素和醛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采用MTT法测试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人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期K562细胞及其阿霉素耐药株K562/A0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了11个文献未报道的鬼臼毒素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HR-ESI-MS及熔点测定分析确证。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大部分化合物对耐药的K562细胞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结论通过对鬼臼毒素进行结构修饰,能够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2.
王玉梅 《中草药》2019,50(21):5380-5388
核桃Juglans regia主要含有多糖、黄酮、酚酸、皂苷、酯和醌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不仅可用于药物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在食品行业等领域也具有良好应用基础和市场前景,这些活性物质是核桃中极具开发潜能的资源性物质。本文针对核桃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业应用与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核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间苯三酚-萜烯为桉属Eucalyptus L.Herit植物中天然存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独特的聚酮-二萜骨架,抗癌活性显著,是抗癌先导化合物的潜在来源。综述桉属植物抗癌活性天然间苯三酚-萜烯类化合物的结构、作用机制,为间苯三酚-萜烯类抗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由于其具有分化潜力大、增殖能力强、免疫原性低、肿瘤部位趋向性、取材方便、易于工业化制备等特征,有可能成为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多能干细胞。本文介绍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性以及其在肿瘤靶向递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现状,为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靶向递药系统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红树林老鼠筋内生真菌来源内酯类化合物D1952抗肿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分子对接技术寻找D1952的潜在靶点,四甲基二氮唑蓝(MTF)比色法研究D1952抗肿瘤谱;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PI染色法、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D1952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结果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CDK2)是D1952的潜在靶点;D1952能有效抑制21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对MDA-MB-435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1 μmol/L.TUNEL染色可见肿瘤细胞凋亡明显;流式细胞术表明其能将MDA-MB-435细胞阻滞于G1/S期,且D1952能促进PARP的切割、导致p-RB降低和p21的表达增加.结论 红树林老鼠簕内生真菌来源化合物D1952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并有望成为靶向CDK2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4-2016年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情况,并预测其医保支付费用。方法:2014-2016年南京地区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及抗肿瘤药物的用药数据来自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药物利用情况以用药金额、DDDs、DDC和B/A值表示。结果: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情况,2015年与2014年基本持平,2016年显著增加。三年来用药金额最高的均为靶向药物,DDDs最高的均为抗肿瘤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名靠前的品种为利妥昔单抗、参一胶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曲妥珠单抗和吉非替尼。DDDs排名靠前的为参一胶囊、吉非替尼、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厄洛替尼和达沙替尼。大部分药物的DDC值相对稳定。B/A值较高的是参一胶囊、达沙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纳入"新医保"后,13个品种的价格及DDC值降低,若DDDs不变,用药金额降至87.94百万元,预测医保支付金额为47.70万元。结论:南京地区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基本合理,纳入"新医保"后的降价,有助于降低整体用药金额和医保支付费用。  相似文献   
107.
Introduction: Polymyalgia rheumatica (PMR), a common disease in individuals older than 50 in the western world, is characterized by bilateral inflammatory pain involving the shoulder girdle and less commonly the neck and pelvic girdle. The main goals of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treatment are to induce remission and prevent relapse.

Areas covered: This review briefly presents the main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MR and discusses in depth both its classical management as well as new therapies used in PMR.

Expert opinion: In general, patients with isolated PMR experience a rapid response (in less than seven days) to 12.5–25 mg/prednisone/day. Methotrexate is the conventional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 most commonly used for disease management, especially for relapses of the disease. However, this agent often yields a modest effe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do not support the use of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agents in PMR. Several case series and retrospective studies have highlighted the efficacy of the anti-interleukin-6 receptor antibody tocilizumab in PMR. However, controlled trials are needed to fully establish the efficacy of this biologic agent in PMR. The potential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Janus-kinase inhibitors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08.
邓瑞雪  黄玉阳  许艺凡  刘普 《中草药》2021,52(6):1555-1561
目的研究宽苞糙苏Phlomis umbrosa var. latibracteata根降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用有机波谱手段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宽苞糙苏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降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糙苏醛A(1)、糙苏酮(2)、糙苏四醇A(3)、糙苏四醇B(4)、糙苏六醇A(5)、糙苏六醇B(6)、糙苏六醇C(7)、糙苏六醇D(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4、6~8为首次从宽苞糙苏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9.
甘草为临床常用配伍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甘草化学成分多样,至今已发现黄酮、三萜、香豆素、二苯乙烯等化合物共400余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神经保护、肝脏保护等药理作用。对甘草中新发现的化学成分、人工合成化学成分、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海绵共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HXL-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方法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该菌株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甲氧基-3,5-二甲基-6-(2-甲基丁酰基)-2氢-2-吡喃酮(1)、吡啶并戊二烯(2)、1-脱乙酰基-吡啶并戊二烯(3)、7-脱乙酰基-吡啶并戊二烯(4)、大黄素-8-甲醚(5)、8-羟基-1,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6)、cytoglobosins D(7)、isochaetoglobosin D(8)、球毛壳菌素E(9)、球毛壳菌素Vb(10)、monohydroxyisoaflavinine(11)、aflavazole(12)、烟曲酶毒素C(13)、chaetoviridin B(14)、杀锥曲菌素(15)、oxidized-nodulisporic acid B(16)。结论化合物1是吡喃酮类新化合物;化合物7~13为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1、11、12为首次从球毛壳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5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