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构建沙眼衣原体(Ct)多形态膜蛋白D(PmpD)与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多表位疫苗,并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抗感染保护作用。 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PmpD和CPAF的二级结构、抗原性、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构建基于PmpD和CPAF多表位的重组蛋白RPC、原核表达、纯化RPC蛋白。免疫雌性BABL/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IgG、IgG2a/IgG1及脾细胞上清细胞因子水平,CCK-8检测脾细胞增殖;Cm攻毒后,检测生殖道Cm载量以评估多表位融合疫苗RPC的抗感染保护作用。 结果成功构建多表位融合蛋白RPC。与PBS组相比,RPC组IgG抗体水平、IgG2a/IgG1比值、脾细胞刺激指数、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攻毒后RPC组可加快清除小鼠生殖道衣原体。 结论基于PmpD与CPAF的多表位融合蛋白RPC免疫小鼠,能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有效降低衣原体载量,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微生态学上的应用,对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最新的一项名为“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 MetaHIT计划)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类胃肠道中存在1000~1150种细菌[1]。其中主要有拟杆菌属、梭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超过1014,约10倍于人体细胞。在健康的母乳喂养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约占肠道菌群的98%。正常情况下,宿主、正常微生物群和外环境构成一个微生态系统,三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则引起微生态失调[2]。微生态失调引起的疾病来源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内源性主要来源于正常微生物群的比例失调、定位转移和二重感染;外源性主要来自外袭菌的侵入,形成新的感染[3]。感染微生态学是一门用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感染的发生、发展、结局并引导感染向宿主健康方面转移的微生态学分支,是微生态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与传染病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和探讨的是感染的微生态原理以及防治措施[3]。  相似文献   
103.
载药角膜接触片对角膜穿破伤早期处理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药角膜接触片对创伤眼有绷带保护作用,还有抗感染、抗炎症及散瞳作用:它能促进角膜伤口愈合,防止或减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感染目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药师在临床工作中解决的有关目标治疗。结果:临床药师应关注药敏试验报告中病原学诊断是否准确;合理地分析和引用药敏试验结果;监测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耐药性;结合药物的药动学特性确定临床用药和用药方法;参与药敏试验备选品种的确定。结论:临床抗感染不再是单一学科可以处理好的工作,药师在抗感染目标性治疗中可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的策略。方法借助相关指南及文献,对1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抗感染治疗、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TDM)和剂量调整进行分析及讨论,向临床医生提供药物治疗措施和建议。结果通过对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用药分析,结合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停用美罗培南,加用利福平;根据万古霉素监测浓度,延长其输注时间以达目标范围,医生部分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应依据药物治疗相关指南及最新研究证据为临床提供用药建议,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6.
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主要是通过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抗肿瘤、解热镇痛、抗炎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保肝利胆等药理作用而发挥其抗感染作用的。综述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抗感染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并对其治疗广东地方性常见病多发病的热性及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作了评价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7.
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作为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相比,具有清除率高、耐受性好、治疗方式灵活、治疗费用低等优点,但临床应用中仍需不断改进。本文综述SLED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感染性休克患儿抗感染药物治疗过程,与临床医师共同制订治疗方案,监护患者用药全过程,针对患者病情变化提出治疗方案调整。结果临床药师在抗感染治疗进程中,提出监测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等建议被临床采纳,充分体现以药动学和药效学理论指导个体化给药。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医疗团队,协助临床医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对 35例高原胸部火器伤的伤情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伴有休克者 1 0例 ,并发症 1 0例 ,分别占2 7 1 % ,分析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彻底地对伤道进行清创 ,致伤造成的游离碎骨未能及时清除 ,胸腔引流不彻底及抗生素用量不足等。提出及时诊断 ,严格按战伤救治原则把握手术指征 ,尽早彻底清创 ,去除死骨 ,合理运用胸腔闭式引流和胸腔穿刺 ,加大抗感染力度 ,加强重要器官功能的支持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5173例儿童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0月-2004年4月儿科门诊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所有患儿,对其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 ̄7岁是使用抗感染药物的高峰年龄段。抗感染药物应用占同期输液患儿的98.2%,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低顺位依次是:3代头孢类、抗病毒类、青霉素类、1代头孢类、中药、2代头孢类和氨基苷类。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同用占56.14%,抗菌药物二联用药占9.51%,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占0.19%。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正确给药、细致观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