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81.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T细胞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的DNA结合活性的作用。方法通过凝胶电泳迁移试验(EMSA)检测TP对伴刀豆球蛋白A(ConA)或佛波脂(PMA)刺激活化的人T细胞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正常T细胞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较弱,经ConA或PMA刺激后结合活性增强,TP可降低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结论 TP抑制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可能是其免疫抑制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2.
雷公藤内酯醇对EAE小鼠脊髓IL-10、IFN—γ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临床症状和脊髓组织IL-10、IFN—γ的影响。方法:C57BL/6黑色小鼠随机分为EAE组、Tri治疗组及佐剂组,采用MOG35~55免疫动物建立EAE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Tri治疗,观察和评定小鼠临床症状,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中IL-10、IFN-γ的表达,并行相关图像分析。结果:EAE组与Tri治疗组发病时间、发病率等均有显著差异;与佐剂组比较,EAE组IFN-γ表达明显增高(P〈0.01),IL-10表达降低(P〈0.05);与EAE组比较,%治疗组IFN-γ表达降低(P〈0.01),IL-10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Tri可明显改善EAE小鼠临床症状,其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Th1及其分泌的IFN-γ,促进Th2及IL-10的分泌。调整Th1/Th2以治疗EAE。  相似文献   
83.
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mediated gene transfer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re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PD). Triptolide T10 is a monomeric compound isolated from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Thunder God vine),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for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administered T10 with recombinant AAV2 in SH-SY5Y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 and in the striatum of C57BL/6 mice, and then evaluated the AAV-mediated gene expression levels.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10 significantly augmented the expression of AAV-mediated gene in a dose-dependent fashion without detectable cytotoxicity. As growing evidence indicated that inflammation contributed to the progression of PD, and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10 was shown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our data of T10 to enhance AAV transduction suggest that T10 might be potentially used as a facilitating reagent for the AAV gene therapy application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对SD大鼠以雷公藤甲素(150、300、450μ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给药1d或14d,分别测定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含量及红霉素N-去甲基酶(ERD)、二甲基亚硝胺脱甲基酶(NDMA)、甲氧基异唑脱甲基酶(MROD)、乙氧基异唑脱乙基酶(EROD)和戊氧基异唑脱烷基酶(PROD)活性;CYP3A和CYP2E1蛋白含量采用Westernblotting法分析。结果:单次灌胃雷公藤甲素对肝药酶活性及CYP2E1、CYP3A蛋白表达基本无影响;多次给予雷公藤甲素(450μg·kg-1,14d)能诱导NDMA活性,抑制ERD活性,轻度升高CYP2E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YP3A蛋白表达。结论:长期较高剂量给予雷公藤甲素能抑制CYP3A活性,轻度诱导CYP2E1活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在A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了雷公藤对其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组可见少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滑膜关节腔滑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中,实验显示对照组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和雷公藤组(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能降低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抑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诱导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102细胞株的凋亡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ut10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Hut10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Hut102细胞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caspase-3、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诱导Hut102细胞凋亡(P〈0.01),磷酸化p38MAPK、caspase-3被激活,同时抑制Hsp27的表达。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干预后,雷公藤内酯醇诱导Hut102细胞凋亡率下降,磷酸化p38的表达降低,caspase-3激活被抑制,Hsp27的表达增加。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诱导Hut102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被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显著抑制,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使部分Hut102细胞产生凋亡。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1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1)阴性对照组(n=15):游离双侧肾脏,切除右肾,缝合腹壁.(2)缺血再灌注组(n=18):实验过程与阴性对照组相同,但在切除右肾和游离左肾之后,将左肾动、静脉夹闭45 min,然后开通.(3)TRI处理组(n=18):肾缺血再灌注前3 d经大鼠腹腔注射TRI 0.4 mg/kg,每天1次,连续3 d,其他实验过程与缺血再灌注组相同.肾缺血再灌注1、3、5 d后,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1、3、5 d后,缺血再灌注组和TRI处理组血清BUN及Cr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肾组织中TLR4 mRNA和TLR4的表达也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RI处理组血清BUN和Cr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TLR4 mRNA和TLR4的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88.
雷公藤内酯醇调节5-脂氧合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在胰腺癌细胞中5-脂氧合酶(5-LOX)蛋白的表达及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Capan2中5-LOX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TL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 5-LOX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和凋亡.结果: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Capan2中均表达5-LOX,并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TL抑制SW1990中5-LOX蛋白的表达,并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和促进细胞的凋亡,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与5-LOX蛋白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TL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中5-LOX的表达,并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5-LOX代谢途径在胰腺癌细胞的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雷公藤内酯醇对K562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抑制 K562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选用 K562细胞株,运用细胞培养、MTT 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足叶乙甙(VP-16)对 K562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能抑制 K562细胞的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且具有上调 K562细胞 G_1/S 检测点的能力。而 VP-16作用点是 G_2/M 期。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有明确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能力,能干扰 K562细胞 G_1/S 检测点的转换,与 VP-16作用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