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4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218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7篇
  1篇
中国医学   271篇
肿瘤学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观察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椎动脉供血情况。结果: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感兴趣侧椎动脉供血情况,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90例(99耳)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穹嗪,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和巴曲酶,静脉点滴,观察治疗14 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4.O%,优于对照组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聋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并探讨糖克煎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DM)模型组、糖克预防组、糖克治疗组(低、高剂量)、西药组,治疗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及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成DM及痰浊血瘀中医证候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及成模后4周予中药灌胃。检测大鼠各项指标。结果糖克煎剂可改善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各项指标,预防组疗效优于治疗组。结论糖克煎剂能够预防和治疗大鼠早期DN。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复方海带胶囊(主要由海带、黄芪、川芎等中药组成)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取NIH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海带胶囊组(剂量为0.38 g.kg-1.d-1)、复方丹参滴丸组(剂量为0.12 g.kg-1.d-1)和尼莫地平组(0.018 g.kg-1.d-1),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法复制小鼠脑缺血模型,观察复方海带胶囊对模型小鼠脑卒中指数的影响;取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海带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095、0.190、0.380 g.kg-1)、复方丹参滴丸组(剂量为0.086 g.kg-1)和尼莫地平组(剂量为0.013 g.kg-1),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观察复方海带胶囊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复方海带胶囊能显著性降低脑缺血模型小鼠的脑卒中指数,降低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P<0.05或P<0.01)。【结论】复方海带胶囊治疗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脑缺血及神经症状,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治疗急性脑梗塞前后的经颅多普勒(TCD)改变.方法: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前中后分3次观察TCD前后对照.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显著意义.结论:TCD对溶栓治疗效果评定及急性脑梗塞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鉴于对VBI诊断缺乏客观依据,探讨TCD在VBI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CD对50例VBI患者进行颅内动脉检测,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结果:50例VBI患者TCD检查异常42例(84%),其中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20例,16例椎动脉血流速度增高,5例单侧椎动脉狭窄,1例一侧椎动脉未见到血流频谱。结论:TCD检查在VBI的诊断上敏感性高,对病情观察及指导治疗提供了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7.
归胃经寒性中药对胃热证大鼠胃粘膜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归胃经寒性中药黄连、蒲公英、枳实对胃热证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空白对照Ⅰ、Ⅱ组,模型对照Ⅰ、Ⅱ组、黄连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6、0.3 g/kg),蒲公英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1.0 g/kg),枳实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0.5 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的大鼠均采用温热药干姜水煎剂连续灌胃15 d,复制胃热证模型。先剖杀空白对照Ⅰ组和模型对照Ⅰ组大鼠,其他组则分别按设计剂量以黄连、蒲公英、枳实水煎剂灌胃治疗10 d,观察胃热证模型大鼠治疗前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胃热证大鼠胃粘膜呈现出弥漫性充血、粘膜固有层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表层粘液细胞分泌减少、主细胞和壁细胞数减少等现象,分别经黄连、蒲公英、枳实治疗后,各组大鼠胃粘膜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减轻、炎性细胞减少、粘液细胞分泌量增加、主细胞和壁细胞数增加,其中黄连及蒲公英高、低剂量组的胃粘膜组织学表现与空白对照组接近,枳实高、低剂量组有半数以上的大鼠胃粘膜组织学表现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归胃经寒性中药黄连、蒲公英、枳实可有效促进胃热证大鼠受损胃粘膜的修复,药物的疗效程度可能与其寒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8.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血管病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2006年5月)、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06年5月)、MEDLINE(1996-2006年5月)、Cochrane图书馆,手工检索初步入选的所有文献,获取并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血管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然后分别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7篇随机对照研究,3336例患者,其中通心络胶囊组1764例,对照组1572例。在总有效率方面,31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按病种分类作亚组分析时,7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RCT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极少发生,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通心络与其他药物比较,可以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限制,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与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的、双盲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9.
白花蛇舌草对小鼠活体腹水H22肝癌细胞及T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对小鼠腹水H22肝癌细胞形态学及腹水CD4 、CD8 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白花蛇舌草组(剂量为25 g/kg)、党参对照组(25 g/kg)、热休克处理组;均采用活体腹水H22肝癌细胞腹腔移植法复制模型;采用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方法观察各组荷瘤小鼠腹水H22肝癌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腹水CD4 、CD8 T细胞的表达。【结果】白花蛇舌草组及热休克处理组小鼠活体腹水H22肝癌细胞变形较为严重,胞膜不完整、发泡;部分细胞核见偏移或固缩。白花蛇舌草组腹水CD4 及CD8 T细胞表达均呈增高趋势,党参对照组及热休克处理组分别以CD4 和CD8 T细胞表达为主。【结论】白花蛇舌草能一定程度抑杀小鼠活体腹水H 22肝癌细胞,其机理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的T细胞免疫功能及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0.
钩吻素子对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钩吻素子(Kou)对小鼠的抗应激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Kou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2、2.4、4.8 mg.kg-1.d-1),各组按设计剂量灌胃给药,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负重游泳、耐缺氧、耐高温及耐低温的应激实验,并检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给予Kou处理后,在不同的抗应激实验中用药小鼠的生存时间均比模型对照组延长(P<0.05或P<0.01),在负重游泳实验中用药小鼠血清SOD活力上升、MDA含量下降(均P<0.01);但在小鼠耐高温实验中,Kou给药组和模型对照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u能提高小鼠负重游泳、耐寒及耐缺氧能力,其抗应激作用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