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6篇
  免费   1903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155篇
妇产科学   252篇
基础医学   4396篇
口腔科学   296篇
临床医学   1573篇
内科学   4798篇
皮肤病学   388篇
神经病学   714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227篇
综合类   2625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884篇
眼科学   214篇
药学   1496篇
  2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218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1159篇
  2020年   807篇
  2019年   830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684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1139篇
  2013年   1189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1355篇
  2010年   1154篇
  2009年   1201篇
  2008年   1133篇
  2007年   1046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29篇
  197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观察RNA干扰对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逆转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现象的影响。方法用短发夹RNA表达载体p-SIREN shuttle质粒转染马桑内酯诱导表达P-糖蛋白的星形胶质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Mdr1 mRNA的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糖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罗丹明蓄积外排的变化。结果建立表达P-糖蛋白的星形胶质细胞模型,有效地将p-SIREN shuttle质粒转染该细胞模型。转染后实验组细胞Mdr1 mRNA水平被抑制达67.70%,P-糖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P-糖蛋白作用底物罗丹明的细胞外泵出率(23.08%)明显低于对照组(78.35%,P〈0.01)。结论RNA干扰对马桑内酯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Mdr1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逆转多药耐药蛋白的耐药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并研究该载体对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为针对端粒酶的乳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设计针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hTERT)的干扰靶序列TGTTCAGCGTGCTCAACTA,构建重组siRNA表达质粒pGenesil-hTERT,同时构建不针对任何基因的阴性对照重组pGenesiL-HK.两种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分析和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聚合酶链反应(TRAP-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酶切电泳测序分析表明插入序列正确,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pGenesil-hTERT的MCF-7细胞,凝胶电泳见端粒酶特征性条带明显减少,端粒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Genesil-hTERT转染细胞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转染48h凋亡率最高,达54.7%±2.41%.结论 hTERT-siRNA可有效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此法有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83.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c-met-小干扰RNA抑制肝癌转移的体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c-met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c-met与肝癌转移有关联。此前也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成功建立了表达c-met-siRNA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c-met-siRNA,并证实逆转录病毒载体能长期、稳定表达针对靶基因c-met的siRNA,因此,本研究拟进一步在体内研究c-met-siRNA对肝癌生长、转移的影响,以期为c-met-siRNA应用于临床防治肝癌转移复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4.
短发卡RNA对人胃癌细胞STAT3基因的沉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胃癌MKN-45细胞STAT3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根据STAT3 mRNA 编码序列,设计RNA干扰靶点,构建STAT3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质粒(psiRNA-H1/STAT3),使用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实验分为对照(A)组,psiRNA-H1转染(B)组和psiRNA-H1/STAT3转染(C)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特异性小RNA干扰基因对胃癌细胞STAT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siRNA-H1/STAT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并经测序证实。将其成功转染MKN-45细胞后,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 结论:将成功构建的针对STAT3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MKN-45细胞,能有效抑制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为STAT3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PRL-3在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人工PRL-3 mi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并检测其沉默PRL-3表达的效果;MTT试验评价沉默PRL-3表达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PRL-3慢病毒载体.PRL-3慢病毒转染组,可沉默SGC7901细胞PRL-3的表达.MTT试验结果,沉默PRL-3的表达后,与空载体组比较,SGC7901细胞数下降了30.4%;生长曲线比较,SGC7901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PRL-3在胃癌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6.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片段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进行亚克隆、表达,获得重组的亚克隆多肽,为进一步研究PBl亚基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以FB1亚基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PB1-1片段,应用定向克隆策略将扩增后片段与高效表达载体pQE30重组,阳性克隆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IPTG诱导各亚克隆系高效表达;优化表达条件。结果 PCR法扩增出487bp的片段,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在E.coli M15中表达得到相对分子量约为20KD的重组蛋白,获得蚕组多肽。结论 成功地亚克降及表达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初步观察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树突状细胞(DCs)恒定链(Ii)后,DCs疫苗的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从小鼠骨髓分离骨髓前体细胞,细胞经100 ng/ml GM-CSF和100 ng/ml IL-4诱导培养6 d后,转染针对DCs Ii链特异的Ii-siRNA,转染后加用50 ng/ml TNF-α继续诱导细胞成熟48 h,然后分别用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果及CCK-8试剂盒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此外,DCs共转染Ii-siRNA和小鼠胃癌前体细胞MFC的总RNA后,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ELISA检测培养上清IFN-γ/和IL-4的水平,并收集致敏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结果Ii-siRNA明显抑制DCs Ii的表达。沉默Ii链能够增强DCs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促使淋巴细胞向Th1的方向漂移[IFN-γ:(5107±351)pg/ml,IL-4:(65±13)pg/ml,P<0.05]。淋巴细胞经共转染Ii-siRNA和MFC RNA的DCs激活后,明显而特异地杀伤靶肿瘤细胞(杀伤百分率: 66.94%±2.75%,P<0.05)。结论通过siRNA沉默DCs的Ii链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乙型肝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乙性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慢性肝炎是我国的一个大问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很大负担。慢性乙型肝炎现行治疗主要依靠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其存在高耐药、低耐受以及不良反应等问题。新的、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亟待发展。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内的TRIM22分子对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起到重要作用,为乙肝的治疗及有效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9.
AIM To clone novel gastric cancer-associated genes and investigate their roles in gastric cancer occurrence.METHODS A method called differential display was used which allows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by using PAGE to display PCR-amplified cDNA fragments between gastric cancer cells and normal gastric mucosa cells. These fragments were cloned into plasmid vector pUC18. Homology analysis was made after sequencing these fragments.RESULTS Two novel genes were identified compared with sequences from GenBank. One was registered with the AD number AF 051783. In situ hybridization showed that these two novel genes expressed specifically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s.CONCLUSION The two novel genes obtained by differential display were confirmed to be gastric cancer-associated genes us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  相似文献   
90.
鹿茸有效成分对小鼠肝脏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本祥  陈晓光  张伟 《药学学报》1990,25(5):321-325
多次给小鼠po鹿茸多胺30mg/kg,对[3H]leucine和[3H]uridine掺入肝组织蛋白和RNA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庸茸非多胺则无此作用;当腐胺剂量为21mg/kg时,不仅促进[3H]leucine和[3H]uridiae掺入肝组织蛋白和RNA,也促进[3H]uridine掺入肝细胞核的RNA中,并增强RNA聚合酶的活性;精脒在剂量为8mg/kg时,仅对[3H]leucine掺入肝组织蛋白有促进;而精胺在1mg/kg时,没有观察到上述各种现象。此结果提示,鹿茸多胺类物质是鹿茸中刺激小鼠肝组织蛋白和RNA合成的主要活性物质,这 种刺激小鼠肝组织蛋白和RNA合成效应是由于鹿茸多胺能够显著地增强RNA聚合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