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研究内毒素干预离体大鼠淋巴细胞后TLR4 mRNA、NF-κB mRNA的表达及IL-6分泌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培养至对数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加入不等量内毒素,调整浓度为低浓度组(10 ng/ml)、高浓度组(100 ng/ml),培养3、6、12 h。RT-PCR技术检测TLR4及NF-κB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技术测定IL-6的分泌量。结果干预3 h后,低浓度组:TLR4及NF-κB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L-6的分泌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TLR4 mRNA的表达及IL-6的分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12 h后,低、高浓度组:TLR4及NF-κB的mRNA表达与IL-6的分泌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TLR4及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及IL-6的分泌量随时间延长增加。结论内毒素能刺激大鼠淋巴细胞高表达TLR4、NF-κB及分泌包括IL-6在内的各种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促进SIRS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急性前脑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血清内毒素含量及其受体在各脏器基因表达的规律,分析脑原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MODS)的发生机制。方法随机将54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8只)和前脑缺血组(40只),后者又被随机分为12h、24h、36h、48h、和72h时相点的5个亚组,每亚组各8只;建立大鼠急性前脑缺血模型;分别采用偶氮显色法鲎试验定量法测定血清内毒素和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肺、肝、肠和肾组织CD14mRNA水平;使用CMIA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CD14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后12h血清内毒素升高(0184±0055)Eu/L,24h达高峰(0639±0064)Eu/L,72h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0117±0024)Eu/L;肺、肝、肠和肾组织CD14mRNA的表达也在缺血后12h升高,24~36h达高峰,48h后下降,并以肺脏变化最显著(P<0001);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CD14mRNA在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两组肺脏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内毒素与其受体在各脏器的表达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均为P<001),其中与肠、肺组织CDmRNA表达相关最显著(P<0001)。结论急性前脑缺血致MODS大鼠存在内毒素血症;急性脑血管病→应激反应→肠道黏膜屏障损害→内毒素易位→内毒素血症→内脏器官功能障碍→MODS是CMODS发生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以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阻断内毒素诱导的库普弗细胞(KCs)激活效应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两对表达IRAK-4-shRNA的阳性载体质粒(pSfIRAK-4-A,pSfIRAK-4-B)及一对阴性载体质粒(pSⅡRAK-4-C)。分离培养小鼠KCs,分为正常对照组,RNA干扰(RNAi)对照组(转染pSⅡRAK-4-C)与RNAi抑制组(转染pSⅡRAK-4-A,pSⅡRAK-4-B)。质粒转染后24h,加入0.1μg/ml脂多糖(LPS)。6h后,蛋白免疫印迹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IRAK-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0、1、3、6、12h后KCs的核因子-κB(NFKB)活性及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 RNAi抑制组IRAK-4表达水平,以及LPS刺激后NFKB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RNAi对照组,t值分别为22.50,4.18及958.49,P〈0.01;尤其是pSⅡRAK-4-A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pSⅡRAK-4-B,t值分别为12.60,3.36及256.39,P〈0.01。结论 以IRAK-4为靶点的shRNA能有效的阻断内毒素诱导的KCs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180~ 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6)、急性肺损伤组(ALI组,n=24)和地塞米松组(D组,n=24).ALI组和D组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D组于注射LPS前30 min时腹腔注射地塞米松6 mg/kg.C组于注射生理盐水后1 h(T1)时,ALl组和D组分别于注射LPS后1、3和6 h(T1-3)时,随机处死8只大鼠,取肺组织,检测MKP-1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KP(p-p38MAPK)的表达.T3时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蛋白和TNF-α的浓度;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另取32只SD大鼠,体重180~ 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16):急性肺损伤组(ALI1组)和地塞米松组(D1组),处理方法同上.观察48 h内大鼠生存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ALI组BALF中蛋白和TNF-α的浓度升高,T1-3时p-p38MAKP表达上调,T2.3时MKP-1表达下调,D组BALF中TNF-α浓度升高,T1-3时p-p38MAKP和MKP-1表达上调(P<0.05);与ALI组比较,D组BALF中蛋白和TNF-α的浓度下降,T1-3时p-p38MAKP表达下调,MKP-1表达上调(P<0.05),病理学损伤减轻.D1组大鼠生存率高于ALI1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减轻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上调肺组织MKP-1的表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降低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6-氨基己酸(EACA)治疗内毒素发热反应的疗效。方法将1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各5只,所有动物先静滴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脂多糖(LPS)制造内毒素发热反应,试验组动物静脉注射EACA,对照组动物肌注异丙嗪和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种方法都能治疗输液发热反应,控制发热反应所需的时间对照组M=29.1m in,而试验组M=2.3m in,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处理内毒素发热反应时,EACA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好药物。  相似文献   
56.
异丙酚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股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输注生理盐水),LPS对照组(L组,股静脉注射LPS后输注生理盐水),低剂量异丙酚治疗组(Lp1组,股静脉注射LPS后立即输注异丙酚5mg/kg,随后5mg·kg~(-1)·h~(-1)维持),高剂量异丙酚治疗组(Lp2组,股静脉注射LPS后立即输注异丙酚10mg/kg,随后10mg·kg~(-1)·h~(-1)维持),每组6只。于注射LPS后1、2、3、4h抽血并于4h时处死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测肺湿/干重比;并观察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蛋白浓度。结果 L组大鼠肺湿/干重、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及蛋白浓度均明显增加(P<0.05),血清及BALF中TNF-α、IL-1β、IL-10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而异丙酚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内毒素组减轻,大剂量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 异丙酚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大剂量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57.
Two of the most abundant proteins found in the nematocysts of the box jellyfish Chironex fleckeri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C. fleckeri toxin-1 (CfTX-1) and toxin-2 (CfTX-2). The molecular masses of CfTX-1 and CfTX-2, as determined by SDS-PAGE, are approximately 43 and 45 kDa, respectively, and both proteins are strongly antigenic t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box jellyfish antivenom and rabbit polyclonal antibodies raised against C. fleckeri nematocyst extract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mature CfTX-1 and CfTX-2 (436 and 445 residues, respectively) share significant homology with three known proteins: CqTX-A from Chiropsalmus quadrigatus, CrTXs from Carybdea rastoni and CaTX-A from Carybdea alata, all of which are lethal, haemolytic box jellyfish toxins.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of the five jellyfish proteins has identified several short, but highly conserved regions of amino acids that coincide with a predicted transmembrane spanning region, referred to as TSR1,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a pore-forming mechanism of action. Furthermore, remote protein homology predictions for CfTX-2 and CaTX-A suggest weak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to pore-forming insecticidal delta-endotoxins Cry1Aa, Cry3Bb and Cry3A.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内毒素(ET)和内生致热原(EP)热限的机制,在家兔静脉注射非热限与热限剂量的EF或EP后及热限加不同致热原负荷时,用竟争性蛋白结合法检测脑脊液和血浆样品中cAMP的含量。结果发现:(1).脑脊液中cAMP含量随EF性发热效应的增强而升高,到达EP热限后则不再上升,而血浆cAMP含量无类似变化。(2).脑脊液和血浆中cAMP含量均随ET性发热效应的增强而上升,到达ET热限后均不再升高。(3).虽然ET热限的发热水平明显高于EP热限,且EP热限加ET负荷使发热水平超过EP热限;但各组之间脑脊液中cAMP含量却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中枢cAMP生成受限可能既是构成EP热限的重要因素,又是ET热限的一个重要成因。但是除cAMP外,ET热限的构成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9.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的炎性介质变化和生长抑素的作用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的炎性介质变化和生长抑素(stilami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ANP组,ANP+生理盐水治疗组(ANP+NS),ANP+Stilamin治疗组(ANP+S)和正常对照组(NC)。经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建立大鼠ANP模型。测定血的IL-1β,IL-6,IL-12,TNFα和内毒素,淀粉酶,磷脂酶A2,并对内脏标本行病理检查及电镜分析。结果在ANP组和ANP+NS组的内毒素为250±13pg/ml,230±16pg/ml;淀粉酶30000±800U/L,28000±52U/L;磷脂酶A2230±34U/L,224±28U/L及细胞因子的水平与ANP+S和N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AN+NS和ANP组可引起心、肝、肾、肺的严重损伤,而ANP+S组的多器官损伤则明显减轻。结论ANP引起多器官损伤与炎性介质过度表达有关,生长抑素对ANP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0.
解毒化瘀汤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有抗炎作用,对内毒素有拮抗作用,能保护组织器官,特别是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免受内毒素损害,能调节免疫功能,对血浆内毒素的清除作用非常显著,有直接对抗或抑制内毒素之抗原作用,对内毒素之生物活性有灭活作用,为临床治疗内毒素血症开拓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