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1篇
  免费   722篇
  国内免费   485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25篇
妇产科学   164篇
基础医学   1167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762篇
内科学   954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431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86篇
综合类   169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22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908篇
  1篇
中国医学   386篇
肿瘤学   16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540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童华生  张亚历  姜泊 《医学争鸣》2005,26(7):610-612
目的:建立侧向发育型肿瘤细胞(LST)株双向电泳技术.方法:提取LST细胞株总蛋白质,采用不同pH范围IPG胶条进行LST细胞株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并对实验步骤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优化.结果:获得了较为清晰的LST细胞株双向电泳图谱,采用pH 3~10线性IPG胶条分离出1356±43个蛋白质斑点;pH 4~7 IPG胶条两种上样量(250μg和150μg)分别分离出了1285±51和989个蛋白质斑点.结论:通过相关条件的调整优化,成功建立了双向电泳技术,为研究LST特殊性生物学行为相关蛋白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As_2O_3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对Fas表达和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在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为寻找肝癌治疗新的有效药物,我们观察了As2O3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生物学效应,以期为As2O3临床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3.
本文应用核苷掺入技术及电镜观察首次证实雷公藤内酯对人胃癌细胞株 FGC_(85)的杀伤作用。用药早期,细胞数,分裂指数及 DNA,RNA 合成无明显变化,但出现核仁脱粒及核仁破碎等变化;晚期,电镜观察发现细胞以凋落方式死亡,药物主要作用于间期细胞,其杀伤机构的始动环节可能与核酸代谢障碍无关。  相似文献   
24.
陈晓光  大谷周造  李燕  韩锐 《药学学报》1998,33(11):821-827
目的旨在寻找新型抗肿瘤药物,进一步研究d-宁烯、丹参及姜黄素衍生物的抗肿瘤机理。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了4种人实体瘤起源的细胞系的细胞间隙信息传导(GJIC)、H-ras癌基因表达以及ras癌基因产物(P21ras蛋白)表达状态,并观察了4种天然产物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内染料传输功能的丧失与ras基因突变率呈正相关;单萜化合物d-宁烯和酚类化合物丹参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抑制P21ras蛋白膜结合和增强细胞间隙信息传导功能有关。提示Ras癌基因产物P21ras蛋白膜结合的抑制与细胞间隙信息传导功能的增强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SCP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CP加入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观察加药后细胞生长和有丝分裂指数(MI)的变化,用MTT法检测其细胞毒作用;Hoechst33342/PI荧光双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SCP明显抑制MCF-7细胞生长,IC50值为1mg/ml;MI于加药后48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比例在用药后48h达63.3%,结论:SCP可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研究其耐药特性及机制.方法:给予移植人肝癌细胞的裸小鼠腹腔注射阿霉素(ADM)长期诱导,获得多药耐药细胞系BEL-7402/ADM.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细胞,MTT法检测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胱甘肽硫转移系统(GSH/GST)的表达.结果:BEL-7402/ADM对多种抗癌药物产生耐药,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提高了20.33倍.BEL-7402/ADM细胞表面P-gp和MRP表达阳性,与对照细胞BEL-7402表达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GSH/GST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BEL-7402/ADM具有明确的多药耐药性,该模型的建立对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及逆转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保留齿状线加皮桥重建闭合切口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保留齿状线加皮桥重建闭合切口32例,与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34例在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痔残留等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痔残留等及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保留齿状线加皮桥重建闭合切口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体外增殖率的影响情况。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测定法确定氧化苦参碱对胃癌SGC-7901细胞存活抑制作用。结果试验浓度下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当浓度为12mg/ml时,对SGC-7901增殖的抑制率最大,达到87.63%。结论氧化苦参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近交系胎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体外定向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培养近交系大鼠胚胎腹侧中脑前体细胞(VMP)并诱导其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DN),为研究DN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取材胎龄11d的近交系大鼠胚胎VMP,体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增殖培养7d后换用L-抗坏血酸-2-磷酸酯倍半镁盐(AA-2P)诱导分化为DN,随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细胞总数扩增49.76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β-TubulinⅢ阳性的神经元中(71.33±20.42)%为TH阳性的DN,后者占细胞总数的(24.85±12.85)%。结论近交系大鼠VMP经体外原代培养能够得到较高比例的DN,可作为深入研究DN定向分化分子机制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30.
顺铂体外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QGY/DDP)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顺铂(DDP)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QGY/DDP),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间歇诱导法,逐步递增DDP浓度,获得耐药细胞株QGY/DDP;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细胞计数法计算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胞内铂离子蓄积量,流式细胞仪测定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了顺铂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QGY/DDP,耐药指数为10.81,与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等抗癌药有明显的交叉耐药;与QGY细胞相比,QGY/DDP细胞增殖减慢、倍增时间延长,G0/G1期细胞增多、S期与G2/M期细胞减少,细胞内Pt含量降低,GST-π的表达升高,而P-gp无明显变化.结论 QGY/DDP细胞具有耐药表型及耐药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其耐药机制与细胞内Pt含量降低和GST-π过表达有关,而与P-gp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