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王志平  赵艳敏  隋玉辉  贺凌霜  刘岱琳 《中草药》2019,50(15):3581-3587,3614
目的利用燕麦曲霉Aspergillus avenaceus AA 3.4454对百两金皂苷A进行微生物转化,并对转化产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将百两金皂苷A放置燕麦曲霉液体培养基中,28℃、160 r/min条件下共培养3 d后,利用多种柱色谱分离转化产物,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手段鉴定结构;采用MTT法测定转化产物对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百两金皂苷A的燕麦曲霉液体发酵液中分离出3个主要转化产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西克拉明皂苷元A-3β-O-{α-D-半乳吡喃糖基-(1→4)-[β-D-木吡喃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苷}(1)、西克拉明皂苷元A-3β-O-{α-D-半乳吡喃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木吡喃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阿拉伯吡喃糖苷}(2)、西克拉明皂苷元A-3β-O-{β-D-木吡喃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D-半乳吡喃糖基-(1→3)]-α-L-阿拉伯吡喃糖苷}(3)。结论首次利用燕麦曲霉对百两金皂苷A进行微生物转化并分离得到在糖链的不同位置增加了α-D型半乳糖的转化产物,3个转化产物均为新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且转化产物1对大细胞肺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略优于底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一株海洋来源真菌Aspergullus versicolor NM-021杂色曲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方法,结合与文献报道的数据比对,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运用细胞毒活性筛选模型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了2个蒽醌类化合物2H-6-O-Methylaverufin(1)和6-O-Methylaverufin(2)。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人结肠癌和食管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具有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1)。  相似文献   
13.
马秀荣  李丽华 《新医学》2005,36(6):338-339
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后出现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均存在免疫力下降、曾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等治疗,2例因诊断延迟而死亡,1例因在疑及真菌感染情况下先后予氟康唑、酮康唑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对一株南海深海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 .SCSIOW3)的抗Aβ聚集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方法 利用ThT荧光模型活性追踪分离 Aspergillus sp .SCSIOW3发酵产物中抗Aβ42多肽聚集活性物质,结合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参阅文献确定活性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Aspergillus sp .SCSIOW3中分离鉴定了2个具有抗Aβ42多肽聚集活性的桔霉素类衍生物:phenol A acid(1)和Penicitrinone A(2),其中化合物2在100 uM表现出与阳性对照EGCG同等程度的活性。结论 phenol A acid(1)和Penicitrinone A(2)为橘霉素衍生物,这是首次报导该类化合物的抗Aβ多肽聚集活性,具有潜在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慢性肺曲霉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CPA)患者血清曲霉特异性IgG抗体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3至2019-02收治的27例CPA患者,根据治疗后第90天情况分为改善组(19例)和进展组(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第1个24 h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II)评分,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曲霉特异性IgG抗体及血常规、G试验、GM试验等。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APACHEII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G试验、GM试验,以及曲霉特异性IgG抗体值水平。评估其对预后的预测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第1个24 h的APACHE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的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CRP、PCT、血清G试验、GM试验水平相近。进展组血清特异性IgG水平为(178.8±24.6)AU/ml,明显高于改善组的(122.3±19.5)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5)。结论 血清曲霉特异性IgG值可作为CPA患者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巴曲霉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出血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确诊为突发性耳聋患者除应用其他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应用巴曲霉治疗.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进行监测.同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突发性耳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TT、APTT、D-Dimer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升高,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发性耳聋组在巴曲霉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前比较PT、TT、APIT、D-Dimer水平均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水平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第五天与第三天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巴曲霉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在临床的合理用药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构建洛伐他汀高产菌株的原生质体制备和融合方法.方法 考察了各种细胞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红曲霉和土曲霉的原生质体制备、灭活及融合的影响.结果和结论 土曲霉和红曲霉在加石英砂混合酶体系中获得的原生质体数最多,而最适宜的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的NaCl.红曲霉的原生质体在紫外灯(18 W)下15 cm照射50 min和土曲霉的原生质体在60 ℃水浴下保持40 min灭活率均达到100%.最适合红曲霉和土曲霉的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为20% PEG在28 ℃下处理15~20 min.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红曲霉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红曲霉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作溶剂、摇床振荡(150 r/min)3 h提取洛伐他汀,色谱条件:以甲醇-18 mmol/L磷酸溶液(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结果洛伐他汀在5~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75%,RSD为0.87%。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重复性好,可作为红曲霉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2组曲霉单克隆抗体(mAbs)建立特异性识别不同种类曲霉抗原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天然烟曲霉抗原免疫,获得广谱针对曲霉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重组烟曲霉抗原获得特异性针对烟曲霉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并分别建立2种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9种常见的环境和临床分离曲霉株、马尔尼菲氏青霉菌及念珠菌培养液进行检测.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用天然烟曲霉抗原免疫获得的单克隆抗体(mAbs-1)可广谱识别多种曲霉分离株,而重组烟曲霉抗原获得的单克降抗体(mAbS-2)仅能特异性结合临床和环境分离的烟曲霉抗原.用mAbs-1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可检测19种常见曲霉株培养液;用特异性针对烟曲霉抗原单克降抗体(mAbs-2)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可特异性检测临床和环境分离株烟曲霉培养液;与其他曲霉株无交叉反应;2种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与马尔尼菲氏青霉菌及念珠菌培养液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2种曲霉单克降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法,除可广谱检测环境和临床分离曲霉株,还可以区分烟曲霉与其他曲霉,可作为监测环境、农产品、食品中的曲霉污染和早期诊断曲霉病的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赭曲霉毒素A模拟表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仁荣  余宙  何庆华  王希  许杨 《卫生研究》2005,34(4):448-450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模拟赭曲霉毒素A表位的噬菌体粒子,并以其替代毒素建立免疫学检测方法。方法以抗赭曲霉毒素A的单克隆抗体为配基,免疫亲和筛选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在丝状噬菌体M13外壳蛋白Ⅲ上的随机七肽库,以ELISA方法鉴定阳性克隆,同时进行DNA测序确定插入七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经过4轮淘选,共筛选到11株能与该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且该结合能被赭曲霉毒素A阻断,模拟表位的共有序列为IRPMVXX,X为任意氨基酸。以其中的P2号克隆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00~8000pgml,检测下限为150pgml。结论噬菌体展示技术可成功筛选到赭曲霉毒素A模拟表位,筛选到的噬菌体粒子可作为毒素的替代品建立免疫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