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761篇
  免费   50609篇
  国内免费   29177篇
耳鼻咽喉   11794篇
儿科学   5093篇
妇产科学   9117篇
基础医学   34285篇
口腔科学   9417篇
临床医学   165859篇
内科学   68957篇
皮肤病学   3981篇
神经病学   17806篇
特种医学   387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02篇
外科学   108503篇
综合类   302041篇
预防医学   54593篇
眼科学   15804篇
药学   115392篇
  1657篇
中国医学   64065篇
肿瘤学   89532篇
  2024年   5679篇
  2023年   21682篇
  2022年   19494篇
  2021年   24858篇
  2020年   25291篇
  2019年   25909篇
  2018年   12798篇
  2017年   22656篇
  2016年   25503篇
  2015年   28264篇
  2014年   48377篇
  2013年   47477篇
  2012年   61020篇
  2011年   66059篇
  2010年   62972篇
  2009年   61534篇
  2008年   64829篇
  2007年   60814篇
  2006年   54623篇
  2005年   56916篇
  2004年   49019篇
  2003年   44036篇
  2002年   36335篇
  2001年   32521篇
  2000年   25291篇
  1999年   21361篇
  1998年   19452篇
  1997年   19054篇
  1996年   16915篇
  1995年   14107篇
  1994年   11809篇
  1993年   8077篇
  1992年   7119篇
  1991年   5560篇
  1990年   3834篇
  1989年   3600篇
  1988年   832篇
  1987年   737篇
  1986年   534篇
  1985年   326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10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皮损内注射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扁平疣患者15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皮损内注射α-2b干扰素100万u,每周1次,中药煎服每日2次;对照组76例,肌注聚肌胞2 mL、皮下注射转移因子3 mg,每3天1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92%,有效率97.44%;对照组分别为34.21%、73.6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损内注射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笔者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20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ODC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观察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示乳腺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ODC的相对水平与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趋势(P<0.01)。提示ODC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说明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PRL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黎芦醇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的影响,及其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方法 在无血清无酚红的培养条件下,白黎芦醇单独或与雌二醇联合作用于GH3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免疫荧光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泌乳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具有刺激和抑制双相作用,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并且白黎芦醇使GH3细胞中PRL阳性细胞比例下降。同时,白黎芦醇抑制泌乳素的合成。白黎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拮抗作用.但对泌乳素合成的拮抗作用较强,而雌二醇刺激细胞增殖作用较其诱发泌乳素合成作用强。结论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抑制作用,从两方面发挥着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动脉栓塞对骨盆肿瘤手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供血动脉栓塞对骨盆肿瘤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组16例,脊索瘤7例,骨巨细胞瘤3例,骨转移瘤3例,骨肉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术前1d行肿瘤血管造影并用明胶海绵进行供血动脉栓塞。与对照组(结扎双侧髂内动脉骨盆肿瘤切除术)比较,观察其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各种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骨盆肿瘤切除术前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与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比较,除术中出血量外(P〉0.05),手术、住院、术后下床及伤口愈合时间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可能对患者的性功能、排便功能等存在着不良的影响。[结论]肿瘤供血动脉栓塞骨盆肿瘤切除术可大大缩短手术、住院、术后下床、伤口愈合时间,且能更好地保护盆腔内外各组织器官的血运,从而避免其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MDA-7/IL-24基因对肝癌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用RT-PCR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7/IL-24蛋白的浓度;4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及Hoechst染色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结果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能介导外源基因MDA-7/IL-24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细胞L02中的高效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MDA-7/IL-24蛋白的表达; MDA-7/IL-24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并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MDA-7/IL-24阻滞肝癌细胞于G2/M期,能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而对正常的肝细胞无阻滞作用和毒性作用。结论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mda-7能介导MDA-7/IL-24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促使细胞增殖阻滞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选择性地杀伤肝癌细胞HepG2,而对正常肝细胞L02无任何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预防术后粘连研究的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CMC的理化特性、预防粘连的机制、吻合口愈合的影响以及在动物实验/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结果 CMC是一种组织相容性良好、可生物降解及理化特性稳定,能有效预防术后粘连的多糖类化合物。结论 CMC用于预防术后粘连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及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6例甲状旁腺腺瘤,10例正常甲状旁腺组织及10例甲状旁腺增生中cyclin-D1及Rb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腺瘤组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增生组(P<0.05),正常组同增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b的表达正常组、增生组和腺瘤组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yclin-D1过度表达和Rb表达与肿瘤大小、血清钙水平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无关。结论cyclin-D1的过度表达在甲状旁腺腺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cyclin-D1过度表达导致Rb磷酸化或表达下调而失去细胞抑制效应可能为甲状旁腺腺瘤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8.
骶骨肿瘤切除ISOLA重建骨盆环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ISOLA重建骨盆环稳定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骶骨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均应用ISOLA行腰骶部内固定植骨融合,其中24例行前后联合入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8例行单纯后路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5年的随访,术后感染去除内固定1例,因肿瘤复发死亡3例,再手术3例,失访5例,余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植骨融合好,骨盆环稳定,内固定物无松动,未发现断钉断棒现象。结论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ISOLA重建下腰椎及骨盆环稳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9.
上睑下垂术式选择及其评价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为探讨和研究矫正上睑下垂的合理术式,以指导手术选择,提高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成功率。本文从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的目的着眼,提出了术后在形态和功能上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以及术后效果判定等级,并从原理上对矫正上睑下垂手术方法进行归类、分析和评估。1上睑下垂手术目的及效果判定1.1手术目的和术后效果要求1.1.1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下垂的上睑,恢复正常的睑裂高度,暴露出瞳孔,扩大视野,防止弱视,矫正异常形态,改善面容。总之,既要达到功能上的恢复,又要达到美容目的。1.1.2术后理想而完善的矫正效果应具备以下几点:①形态上:…  相似文献   
1000.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最常见于下肢,其次为上肢、后腹膜和头颈部等,而原发于肠道系统者极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收冶的2例MFH病人临床资料,并检索1994年1月-2004年12月CNKI—KNS3.6全文数据库和1966~2005年Medline数据库有关肠道MFH的全部论文,筛查得44例。对共计46例肠道MFH病人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