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4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2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00篇
内科学   39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7篇
综合类   719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91篇
  3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锌对尿毒症血清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尿毒症患者及健康正常人血清,以15%的血清浓度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组进行实验:正常血清组(N)、尿毒症血清组(U)、尿毒症血清+10 ?滋mol/L硫酸锌组(U+10)、尿毒症血清+30 ?滋mol/L硫酸锌组(U+30)。 荧光素 DCFH-DA 探针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含量,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总抗氧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醌氧化还原酶1(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phosphate: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及诱导Ⅰ型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1)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细胞NQO-1、HO-1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us factor-E2 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U组内皮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N vs. U:452.8±19.5 vs. 321.4±27.8,P<0.001),活性氧水平升高(22.9±2.7 vs. 75.1±11.2,P<0.001);而锌干预处理(U+10和U+30)则增加了细胞总抗氧化能力(U vs. U+10 vs. U+30:321.4±27.8 vs. 455.7±16.0 vs. 462.9±18.6,均有P<0.001),减少了活性氧产生(75.1±11.2 vs. 45.2±7.6 vs. 49.3±8.3,P<0.001);同时,尿毒症血清组及锌干预组NQO-1、HO-1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NQO-1蛋白:N vs. U vs. U+10:0.40±0.05 vs. 0.65±0.07 vs. 1.09±0.08;HO-1蛋白:0.21±0.07 vs. 0.47±0.08 vs. 1.09±0.11,P<0.05),且锌干预组较尿毒症血清组增加更明显(P<0.05);锌干预组细胞核Nrf-2表达较正常血清组及尿毒症血清组增加(N vs. U vs. U+10 vs. U+30:0.23±0.07 vs. 0.25±0.07 vs. 0.65±0.07 vs. 0.69±0.06,均有P<0.001);但上述指标在不同浓度的锌处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锌可能通过促进Nrf-2核转位,增加抗氧化酶NQO-1及HO-1表达,进而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削弱尿毒症血清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注射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表达增加在老龄小鼠骨骼肌微环境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别将正常成年(2月龄)和老年(18月龄)C57 BL/6雄性小鼠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注射CoPP组;CoPP组小鼠连续3d腹腔注射CoPP溶液[5 mg/(kg· d)],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在3、7、14 d后取新鲜腓肠肌组织,Western blot检测HO-1(3d组)的表达,ELISA检测过氧化标志分子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 O2)含量及抗氧化酶类CuZn-超氧歧化酶(SOD)等活性变化.用老年C57 BL/6小鼠建立腓肠肌损伤模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CoPP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在3、7、14 d后检测中性粒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浸润.结果 正常老年组HO-1表达量高于成年组,老年组注射CoPP后HO-1表达升幅显著低于成年组(P<0.05);注射CoPP后,成年和老年组MDA、H2O2含量均下降,SOD、CuZn-SOD、GSH-Px和CAT酶活性升高,且老年CoPP组过氧化标志分子含量高于成年CoPP组,抗氧化酶活性较低(P<0.05).骨骼肌损伤后3、7d,CoPP处理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均低于对照组;CD163阳性M2型巨噬细胞浸润出现较晚,且注射CoPP后,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骨骼肌对CoPP的反应性下降,抗氧化应激能力下降.损伤后诱导HO-1表达增加能够降低早期中性粒细胞、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可能有助于骨骼肌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83.
铁/亚铁血红素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重要生长因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存及毒力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牙龈卟啉单胞菌对铁/亚铁血红素的摄取、储存以及亚铁血红素μ-oxo二聚体抗氧化应激的相关研究,并就微环境中铁/亚铁血红素水平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表达菌毛、脂多糖、牙龈素等主要毒力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4.
铁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氧化运输和细胞呼吸作用,缺铁会引起细胞生长停滞或死亡,铁过载会使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进而损伤细胞膜、蛋白质、核酸.血红素加氧酶-1(HO-1)分解血红素产生铁是铁重复利用最主要的来源,在铁代谢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5.
曹祎明  胡玉莲  于凤琴  王广州 《安徽医学》2020,41(11):1299-1301,1302
目的 探究米力农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儿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高频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水平,并采用PCR检测法检测HIF-1α、ET-1、HO-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IF-1α、ET-1、HO-1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573.62±86.21)pg/mL、(163.38±22.65)pg/mL、(75.48±17.46)ng/m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aO2、PaCO2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5.69±0.88)kPa、(2.42±0.54)k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疗效切确,可降低HIF-1α、ET-1、HO-1水平,改善患儿的动脉血气水平。  相似文献   
8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道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基因多态性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血红素加氧酶1(HO-1)作为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与COPD关系密切。本文将从HO-1与COPD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COPD的诊断、治疗及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次10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隔日5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次/2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 RS评分、MoCA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BI指数,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亲环素A(CyPA)、和肽素(CP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双侧大脑中动脉动脉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流速差值(DVp、DVm),及血液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V)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m RS评分显著降低(P0.05),MoCA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和BI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m RS、MoCA、SF-36、ADL和BI指数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O1、MCP-1、Cy PA、CPP、GFAP、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HO1、MCP-1、CyPA、CPP、GFA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Vp、Vm均增高(P0.05),DVp、DVm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T、WBV、FIB及PV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机体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脑络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朝阳市第二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住院号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络通胶囊,1.0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MoCA、m RS和SF-36评分,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新蝶呤(Npt)、肽素(CP)、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亲环素A(CyPA)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水平,亦及红细胞压积(HCT)、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动态阻力(DR)、相对平均血流量(Qmean)、脑血管周围阻力(R)、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特性阻抗(ZCV)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8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 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MoCA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O1、Npt、CPP、PAF、CyPA、sTRAI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T、PV、WBV、FIB、ZCV和R水平均明显下降,而Qmean、DR和Vmean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络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血液流变学改善,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评价细胞穿透肽PEP-1导入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周龄7~9周,体重210 ~ 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融合蛋白PEP-1/HO-1+肾缺血再灌注组(HO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O组于夹闭双侧肾动脉前30 min时静脉注射融合蛋白PEP-1/HO-1.于再灌注6h时取右侧颈总动脉血样,测定血清BUN和Cr浓度;取肾组织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HO-1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HO组肾组织MDA含量、血清BUN和Cr浓度升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HO-1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HO组肾组织MDA含量、血清BUN和Cr浓度降低,肾组织SOD活性升高,HO-1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细胞穿透肽PEP-1将HO-1蛋白成功导入肾组织,导入的HO-1蛋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