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8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目的初步评价Micro-Test1血沉仪并观察在免疫性疾病中红细胞沉降率(ESR)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测定Micro-Test1血沉仪的精密度,比较血沉仪与魏氏法测定ESR的相关性及正常对照组和疾病组的ESR和CRP指标。结果Micro-Test1血沉仪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中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变异系数(CV)<5.0%;与魏氏法测定ESR结果比较,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43)。结论Micro-Test1血沉仪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方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CTX-Ⅰ)、Dickkopf1蛋白(DKK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AS患者,按信封抽签法分为A组、B组、C组及D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督灸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补肾祛寒化湿方治疗,D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4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CTX-Ⅰ、DKK1水平。结果:治疗后,4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中医证候积分从低至高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D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A组、B组及C组(P0.05)。治疗后,4组胸廓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胸廓活动度从大到小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4组枕墙距、指地距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及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D组枕墙距、指地距、BASDAI及BASFI均低于A组、B组及C组(P0.05),B组及C组枕墙距、指地距、BASDAI及BASFI均低于A组(P0.05)。治疗后,4组ESR、CRP、CTX-Ⅰ、DKK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D组ESR、CRP、CTX-Ⅰ、DKK1水平均低于A组、B组及C组(P0.05),B组及C组ESR、CRP、CTX-Ⅰ、DKK1水平均低于A组(P0.05)。结论: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方可减轻AS患者的炎症反应,调节CTX-Ⅰ、DKK1表达,改善机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43.
抗凝剂数量与测定时间对血沉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们随机抽取 2 0份进行了正规与不正规操作血沉的对比实验 ,其中男 10例 ,女 10例。1.2 方法  1试剂 :10 9mmol/ L (32 g/ L )枸橼酸钠。 2仪器 :MONITOR- J+AUTOESR ANAIYZER(简称血沉仪 ) 3采患者血液 3.2 ml;分别置入盛存 0 .4 ml和 0 .6 ml的枸橼酸钠血沉仪专用管中 ,各加至刻度处 ,约 1.6 ml,混匀后置于血沉仪中4 5 min观察结果 (自动扫描显示 )。 4将血沉测得后的正常血沉的标本血 (血液 )重新置于原标本管中 ,混匀后重新注入血沉管中 ,置于血沉仪上再观察 4 5 min,记录 2次血沉结果。 5实验共…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RF、ESR、CRP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RA患者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对RA患者的治疗作用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45.
2008年1月~2013年12月,作者在临床治疗风湿病时,针对血沉有不同程度增快,应用自拟降沉汤进行观察治疗28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血沉( ESR)、C-反应蛋白( CRP)联合定量检测在诊断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2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同期膝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 ILMA)测定PCT水平,采用采用魏氏( Westergren)法测定ESR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与膝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患者比较,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PCT、CRP、ESR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46.53、24.04、42.51,P均小于0.05)。结论 PCT、ESR及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对及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二次手术干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对比1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132例对照者的三项指标水平。结果:类风湿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血沉、类风湿因子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ESR阳性率49.29%,RF阳性率65.71%,Hs—CRP阳性率87.14%。结论:联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其中某一项。  相似文献   
48.
将一次性输液器茂菲滴管上的橡胶塞拔下,套在血沉管刻度大的一端。将抽好血的注射器针头刺穿橡胶塞,斜面朝下,再匀速推进注射器,可一次成功。橡胶塞套在血沉管一端连接牢固,不易脱出;注射器针头刚好穿破橡胶塞,  相似文献   
49.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玮  李月川 《天津医药》2008,36(7):534-535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1985年Epler等[1]提出的病理表现为肺泡内、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腔内有肉芽组织形成的独立病种,以往习惯将其归为间质性肺疾病。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Ves-matic 20自动血沉分析仪快速测定血沉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61份标本用自动血沉分析仪和魏氏法同时测定血沉(ESR),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了解两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及仪器法的测定重复性。结果魏氏法测得的值为:15例20~40mm/h,27例1~20mm/h,19例>40mm/h,与自动血沉分析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血沉分析仪与魏氏法相关性较好,重复性好。且具有测定时间缩短、能自动记录、批量测定的优点,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