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王露 《光明中医》2023,(3):494-496
目的 分析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中药汤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疗效。方法 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选出68例肾虚督寒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督灸和补肾祛寒化湿中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BASFI指数和BASDA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血清CTX-Ⅰ、DKK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灸疗法联合补肾祛寒化湿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CTX-Ⅰ、DKK1的表达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疗效及对红细胞沉降率(ESR)、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中药辅助治疗。统计2组治疗3个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脊柱痛VAS评分、指地距、枕墙距、腰椎活动度、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ESR、CRP、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腰骶疼痛、腰肌活动受限、晨僵、畏寒喜暖、关节发冷、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及乏力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脊柱痛VAS评分、指地距、枕墙距、腰椎活动度、BASDAI及BASFI均显著改善(P均<0.05),ESR、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并有助于下调ESR、CRP、TNF-α及IL-6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45例AS患者(AS组,给予补肾强督方,每日1剂,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及40名健康人(健康组)血清Dickkopf1蛋白(DKK1)水平,并检测AS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中医证候积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S组治疗前血清DKK1水平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血清DKK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SR、CRP、中医证候积分、BASFI、BASDAI、枕墙距、指地距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强督方能明显改善A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且安全可靠,其可能作用机制与升高血清DKK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究补肾祛寒化湿方(由骨碎补、杜仲、川续断、羌活、干姜、薏苡仁、怀牛膝等组成)联合甲氨蝶呤对强直 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督寒证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血清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 AS肾虚督寒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 祛寒化湿方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 功能指数(BASFI)评分和血清Cbfa1、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CTX-Ⅰ)、Dickkopf1蛋白(DKK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 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44/45),对照组为 82.22%(37/45),组间比较(χ2检验),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活动度方面,治 疗后,2组患者的BASDAI评分和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BASDAI评分和BASFI评分的降低 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bfa1、CTX-Ⅰ、DKK1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Cbfa1、CTX-Ⅰ、DKK1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1)。(4)不良反应方面,治疗过程中,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3/45),对照组为11.11%(5/45),2组患 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寒化湿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AS肾虚督寒证患者疗效 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活动度,降低血清Cbfa1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6例2010年5月—2011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门诊AS肾虚寒湿证或肾虚湿热证患者,按1∶1随机分中药组及西药组。中药组48例,按证型分为:肾虚寒湿证组(A组,22例,补肾壮骨祛寒汤+西药安慰剂)及肾虚湿热证组(B组,26例,补肾壮骨清化汤+西药安慰剂);西药组48例,按证型分为肾虚寒湿证组(C组,27例,SASP加中药安慰剂)及肾虚湿热证组(D组,21例,SASP+中药安慰剂)。各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AS患者总和指数(BAS-G)、AS功能指数(BASFI)、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CRP,以ASAS20、ASAS50、ASAS70、BASDAI50及中医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BAS-G、BASFI、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指地距、Schober试验、ESR及CRP均改善(P〈0.01,P〈0.05),A、C两组治疗后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均改善(P〈0.01,P〈0.05);B组治疗后枕墙距、脊柱活动度均改善(P〈0.01,P〈0.05)。与C组比较,A组治疗后BAS-G、BASFI、BASDAI、脊柱痛、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CRP均改善(P〈0.01,P〈0.05)。与D组比较,B组治疗后BASFI、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指地距、枕墙距、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改善(P〈0.01,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ASAS20、ASAS50、ASAS70及BASDAI50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运用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AS在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评分和实验室炎性活动指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SASP。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中药加上督灸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评价;观察治疗前后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患者总体评价(PGA),脊柱痛VAS,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腰椎活动度(Schober试验)等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肝、肾、血常规等安全性指标检查。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SAS20,ASAS50,BASDAI50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指地距,PGA,脊柱痛、脊柱炎症,BASDAI等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和CRP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P0.05,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期间均发现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明显异常,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督灸内外合用明显优于单用中药内服,且安全性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7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补肾强督祛寒汤治疗,3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 g/次,3次/天,3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 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脊柱痛,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征变化情况,并检测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 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BASFI、BASDAI、脊柱痛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2组枕墙距、指地距均短于治疗前(P0.05),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SR、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督祛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的96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静脉推注,同时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督灸。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th活动指数(BASDAI)和功能指数(BASFI)、晨僵、枕墙距、Schober试验、指地距、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等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91%,治疗组有效率为91.6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SDAI、BASFI、晨僵、枕墙距、Schober试验、指地距、ESR和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灸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骨祛痛方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作用。方法:选取8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来氟米特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甲氨蝶呤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骨祛痛方,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治疗前后2组BASDAI、BASFI评分及活动功能评分;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给药后与给药前比较,ESR、CRP、TNF-α及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ESR、CRP、TNF-α及IL-6水平降低的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BASDAI和BASFI评分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的BASDAI和BAS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枕墙距、指地距、扩胸度、脊柱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Schober试验指标明显上升(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枕墙距、指地距、扩胸度、脊柱痛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Schober试验指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1%,2组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骨祛痛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炎性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通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CTX-Ⅰ)的影响。方法将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选择柳氮磺吡啶(口服,1.0 g/次,2次/d)治疗,研究组选择补肾通阳中药每日1剂治疗,均持续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患者总体评分(PGA)及血清CRP、BGP、CTX-I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BASDAI、BASFI、BASMI、PGA及血清CRP、BGP、CTX-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均<0.05)。结论中药补肾通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脊柱强直情况,对于患者康复以及预后改善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祛风湿类中药蚕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研究蚕砂水提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模型考察蚕砂水提液的抗炎作用。结果:蚕砂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还显著减轻由醋酸引起的疼痛,提高热板实验中小鼠的痛阈值。结论:蚕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四妙散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四妙散的抗炎作用;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四妙散的镇痛作用。结果:四妙散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提高小鼠热痛闭值。结论:四妙散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黛镇痛、抗炎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式下青黛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ig和外涂两种给药途径,用药4 d。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以及青黛治疗组(600,300,150 mg·kg-1 ig 3个剂量;外涂青黛给药剂量为小鼠400 mg/只、大鼠500 mg/只)。以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观察青黛的镇痛作用;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观察青黛的抗炎作用。结果:ig给药,青黛对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可使痛阈提高达47%,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减少达40%,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对急性炎症模型耳廓肿胀抑制率为48%,与空白组比较抗炎作用显著(P<0.05),对亚急性炎症模型作用不明显;外涂给药,对热板法致的小鼠疼痛有显著镇痛作用(P<0.01),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影响不明显,对急性、亚急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抗炎作用(P<0.01)。结论:结果提示青黛内服、外用均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对于不同疼痛、炎症模型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巨噬细胞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佛波酯(PMA)组,M2组,M1组及通心络组。采用PMA(5μg·L~(-1))分别联合白细胞介素(IL)-4(100μg·L~(-1)),脂多糖(LPS,200μg·L~(-1))诱导THP-1细胞分别向M2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并给以通心络(300 mg·L~(-1))进行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其标志分子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表达。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培养内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2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M1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IL-6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M1组比较,通心络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升高,IL-6及TNF-α水平下降(P0.01)。与M2组内皮细胞比较,M1型巨噬细胞细胞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M1组比较,通心络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通心络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M2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内皮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M1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凋亡;通心络预培养的M1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丹芷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试验,考察丹芷胶囊的抗炎作用;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考察丹芷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丹芷胶囊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小鼠热痛阈值。结论:丹芷胶囊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蚕蛹虫草的抗肿瘤及激素样作用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蚕蛹虫草对小鼠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延长荷瘤小鼠寿命;可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原发灶生长和自发性肺部转移。蚕蛹虫草明显升高正常大鼠血浆皮质醇及睾酮含量,促进正常及去势大鼠性器官的增殖,具有雄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土甘草止咳祛痰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对土甘草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止咳、祛痰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实验、酚红祛痰实验法观察土甘草的止咳、祛痰作用.结果 土甘草对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土甘草具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雷 《光明中医》2016,(17):2512-2513
目的探讨口服大黄对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作用,结合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大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9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生大黄粉。观察治疗1天、7天后血浆中IL-6、TNF-α、PCT和CRP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IL-6、TNF-α、PCT和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口服能够降低脓毒血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冰片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冰片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热板刺激、冰醋酸刺激小鼠扭体、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等方法研究冰片的镇痛及抗炎作用。结果冰片能明显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度,其半数有效量(ED50)=0.3242g·kg-1;延长小鼠疼痛反应时间,ED50=0.3870g·kg-1;减少小鼠扭体次数,ED50=0.5813g·kg-1。同剂量条件下,冰片的镇痛效应比抗炎效应更为明显。结论冰片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木质部提取到的环氧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及药理学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种肿瘤如白血病、乳腺癌、胰腺癌和肺癌等疾病。近年来,雷公藤甲素制剂虽然在临床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其对机体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器官也产生了一些毒性作用,包括肝功能损伤,生育能力下降,胸闷、心悸、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肾脏功能异常,淋巴器官的萎缩、淋巴组织内淋巴细胞的坏死和细胞数目的减少,免疫功能受损等。这些毒性作用极大限制了雷公藤甲素在临床中的应用,也限制了与其相关的制剂研发,引起了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雷公藤甲素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降低其在使用过程中对机体脏器的毒性,国内外研究者做了大量研究和尝试,如改变雷公藤甲素的化学结构提高其溶解性,开发载药系统削减其毒性,与中草药联合使用增效减毒等。该文对雷公藤甲素在基础研究中产生毒性作用的致毒剂量和机制,以及雷公藤甲素衍生物、载药系统、配伍减毒研究方面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雷公藤甲素毒性作用及减毒研究的深入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