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68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569篇
药学   123篇
  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硅油填充状态下测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一种利用数学矫正公式来准确测算硅油填充状态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的方法 .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施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25例25眼,分成A、B 2组.A组13眼, 为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前提前测定的晶状体度数作为参考值;B组12眼,为公式组,采用矫正公式来进行计算.A、B 2组术前预期术后屈光度均为-1.5 D.分析A、B 2组术后屈光度分布情况,并和预期值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公式组术后屈光度与预期值(-1.5 D)差值之间进行比较,P=0.035<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差值的均数来看,公式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硅油填充眼预设晶状体度数时,数学矫正公式不失为一种准确、有效的办法,值得推广,但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无晶状体眼硅油充填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巩膜扣带术及巩膜扣带术先后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40眼。A组:单纯硅油充填组;B组:术前预置环扎带+硅油充填组;C组:硅油充填后再进行外加压组,术后2wk内对各组硅油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A,B,C组高眼压的发病率分别为17.5%,12.5%,52.5%,硅油溢入前房的发病率分别7.5%,10.0%,30.0%。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组与E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505,P<0.01。结论:硅油充填术后早期并发症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适当改进手术技巧,能降低硅油充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硅油在一期清创缝合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性眼内异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其所在医院收治的复杂眼内异物患者38例(3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采用一期清创缝合联合玻璃体切割行异物取出硅油填充,随访3~37个月(平均19.3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异物均一次成功取出。最佳矫正视力≤0.02者10眼,>0.02者8眼,≥0.05者7眼,≥0.1者13眼。结论使用硅油填充在一期清创缝合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性眼内异物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统计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出现高眼压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病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56眼)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56眼中的21眼(占37.5%)出现了眼压升高。其中,6眼仅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用药后眼压为6.0~38.5mmHg;15眼行青光眼手术治疗,术后眼压为6.0~19.5mmHg。结论 本组硅油术后继发青光眼发病率为37.5%,其中一部分可以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而对药物无效的患者经手术治疗,病情均能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药或硅油填充术对眼球穿通伤后合并感染性眼内炎不伴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方法:应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以联合眼内注药或硅油填充术分组治疗30只眼球穿通伤并发感染性眼内炎不伴有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予以静脉、结膜下及眼药水途径给予抗感染抗炎治疗。 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追踪随访3~12个月,2组30只眼细菌性感染全部控制,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有显著性提高,联合眼内注药组19只眼,其中4只眼(21.1%)发生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组11只眼,其中术后1只眼(9%)发生视网膜脱离。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能有效控制炎症,稳定视网膜功能,对一些视网膜情况不佳或炎症难以控制的患者可以考虑术中应用硅油。  相似文献   
47.
角膜缘切口在硅油取出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极大地提高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但由于长期填充会引起许多并发症,需要适时取出。我们应用角膜缘切。口取硅油,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8.
硅油填充眼眼轴的A型超声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修改相应参数后A型超声直接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长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超声波在玻璃体中的传播速度1532m/s改设为在硅油中的传播速度987m/s后,对11例有晶状体硅油填充眼,按A型超声其他默认参数,在“Phakic、Auto+Save”模式下自动测得眼轴长;13例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在“Aphakic、Manual”模式下,手动测得眼轴长。取平均值,用SRK-T公式计算出IOL度数。硅油取出联合IOL植入术后3个月,在“Acrylic、Auto+Save”模式下,按A型超声其他默认参数,自动测量眼轴;并测定术后屈光度。结果11例有晶状体硅油填充眼术前眼轴测量值23.94~28.68(平均25.74±1.65)mm;实际眼轴值23.60~28.94(平均25.68±1.73)mm。实际眼轴与术前测量值的差值为-0.51~0.36(平均-0.06±0.30)mm,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例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术前眼轴测量值23.86~28.70(平均25.89±1.50)mm;实际眼轴值23.92~28.52(平均25.82±1.38)mm。实际眼轴与术前测量值的差值为-0.45~0.54(平均-0.07±0.29)mm,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硅油取出联合IOL植入术后,两组屈光度分别为-1.25~1.75(平均-0.07±1.09)D、-2.00~2.25(平均0.31±1.35)D;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超声波在玻璃体中的传播速度改设为在硅油中的传播速度后,再按A型超声其他默认参数,有晶状体眼在。Phakic、Auto+Save”模式下自动测量、无晶状体眼在“Aphakic、Manual”模式下手动测量,是获得硅油填充眼眼轴值较为准确、快速、实用、价廉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和评估带管导光在硅油/液体交换硅油注入术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35只眼)在行硅油/液体交换硅油注入时,应用带抽吸管导光行导光和抽吸操作,将其尾部软管与玻切机的抽吸管道相连,抽吸玻璃体腔液体,同时助手借助硅油助推器经20G静脉穿刺套管将硅油逐渐注入玻璃体腔内。结果 35眼实施硅油注入手术,减少了硅油注入时的阻力,具有注入过程顺畅便捷,油/液交换彻底,眼内压可控性好。木中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例,眼内压过高1例,无晶状体损伤、眼内出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带管导光及静脉穿刺套管在硅油注入中应用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估通过透明角膜切口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经瞳孔前路硅油取出改良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57例硅油充填眼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后经瞳孔前路硅油取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术后未发生明显角膜并发症,89.4%的病人(51例)未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复发性视网膜脱离6例(11.6%),再次手术后成功复位。41例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奴出改良术安全有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