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10篇
  免费   1677篇
  国内免费   2196篇
耳鼻咽喉   176篇
儿科学   274篇
妇产科学   268篇
基础医学   2140篇
口腔科学   817篇
临床医学   4984篇
内科学   2501篇
皮肤病学   141篇
神经病学   632篇
特种医学   7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2105篇
综合类   8654篇
预防医学   2181篇
眼科学   366篇
药学   3561篇
  41篇
中国医学   2032篇
肿瘤学   1783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694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715篇
  2020年   577篇
  2019年   642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674篇
  2016年   853篇
  2015年   982篇
  2014年   1551篇
  2013年   1580篇
  2012年   2010篇
  2011年   2437篇
  2010年   2226篇
  2009年   2054篇
  2008年   2538篇
  2007年   2090篇
  2006年   1636篇
  2005年   1902篇
  2004年   1531篇
  2003年   1180篇
  2002年   857篇
  2001年   654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正常对照组6只,其余3组各18只,建立大鼠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伤模型。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分别于建模后1、3、7 h(每个时间点6只)下腔静脉采血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与中毒组比较,高压氧治疗组的海马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和血清MDA含量逐渐下降(P<0.05),而血清SOD活性逐渐升高(P<0.05)。结论高压氧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与抗氧化损伤和抑制HIF-1α的表达有关,且高压氧干预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HIF-1α、EGFR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6例ESCC组织中HIF-1α、EGF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 HIF-1α与EGFR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8%和68.1%,HIF-1α与EGFR均阳性率为50.9%。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与T分期相关(P=0.014)。联合检测HIF-1α和EGFR蛋白均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相关(P=0.006,0.023)。HIF-1α与EGF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1,P=0.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GFR蛋白阳性表达的ESCC患者生存时间短(P=0.019)。结论 HIF-1α、EGFR蛋白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密切相关,在ESCC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EGFR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泵在静脉滴注缩宫素诱导产程过程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静脉滴注缩宫素诱导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使用静脉输液泵者作为试验组,以人工操作输液器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产程诱导效果,静脉输液情况。结果: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16例产妇中诱导成功86例,成功率为74.1%;药液外渗3例及堵管10例;滴速调节不准确有14例;试验组204例产妇中,诱导成功191例,成功率为93.6%;药液外渗有1例,堵管1例;滴速调节不准确的发生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静脉输液泵诱导产程可使缩宫素匀速、通畅、准确、安全,从而达到理想的诱导效果,减少产妇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笔者采用七氟醚加琥珀胆碱对全麻患者进行诱导插管,以期比较成人七氟醚诱导时不同剂量琥珀胆碱对气管插管条件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探讨成人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的最佳琥珀胆碱剂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1~6月在我院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术的患者90例,年龄40~65岁,男40例、女50例,体重44~85 kg,ASA Ⅰ~Ⅱ级;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平均体重、ASA分级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排除困难气道者、有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尤其是高血钾或有显著高血钾风险者、有神经肌肉疾病或服用了影响神经肌肉功能药物者、假性胆碱酯酶缺乏者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构建并鉴定铜绿假单胞菌(PA)外膜蛋白F(OprF)原核表达载体,分析OprF蛋白免疫保护作用,优化OprF蛋白诱导表达条件.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获得OprF蛋白的表达菌株.利用切胶纯化获得OprF蛋白,免疫小鼠,通过PA攻毒实验分析OprF蛋白免疫保护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获得OprF菌株的最佳表达条件与培养条件.结果 OprF重组载体双酶切、DNA测序鉴定结果与预测一致.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抗体能与OprF蛋白结合.OprF蛋白对小鼠保护率达64.29%.OprF菌株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加IPTG终浓度0.1mmol/L,诱导时菌液OD600值1.0,温度32℃,诱导时间8h;最佳培养条件为:转速230 r/min,葡萄糖浓度为0%,装液量50 ml.结论 获得OprF表达菌株最佳的表达条件与培养条件;验证OprF蛋白对小鼠PA感染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持续缺氧孵育后脂肪细胞脂联素和瘦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随机分为6组,即常氧(21%O2)组和缺氧(1%O2)4、12、24、48、72 h组,实时定量PCR(q RT-PCR)法测定各时间点脂肪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子1(GLUT-1)、脂联素和瘦素基因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缺氧12、24、48 h组HIF-1α、GLUT-1 m 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24 h时HIF-1α、GLUT-1 m RNA达到最高。各缺氧组脂联素m RNA在12、24、48、72 h缺氧组的表达下降,较常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缺氧组瘦素m RNA的表达高于常氧组,并在24 h时达到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使脂肪细胞HIF-1α、GLUT-1、瘦素m RNA表达升高,脂联素m RNA表达下降,各反应在缺氧24 h时达到最大水平。  相似文献   
997.
《糖尿病之友》2014,(9):11-11
澳大利亚的内分泌学家发现,凉爽的室内温度有助于刺激棕色脂肪的生长。棕色脂肪能够对人体内的能量进行燃烧,以产生热量和保持体温。研究团队选取健康的男性,让他们在4个月里分别处于不同的室温之中:第一个月24℃,第二个月19℃,第三个月24℃,第四个月上升为27℃。这些男性参与者白天从事正常的活动,晚上则回到温度受控的环境中至少待10个小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索不同基因遗传模型下,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基因多态性rs7566605在中国老年人群中与肥胖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纵向分析2001年和2010年参加并完成两次北京市老年人健康问卷调查、具有重复测量资料的742例样本。观察参与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随年龄变化趋势及年龄因素对血脂代谢遗传效应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遗传模型下,rs7566605基因型与肥胖及血脂代谢异常疾病之间的关联。结果10年间两组人群(男性及女性)除BMI值降低以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收缩压都有所增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男性人群中增加而在女性人群中降低;此外,2001年资料显示,带有C位点的男性血清空腹血糖及TG水平高于野生GG型,携带C等位基因女性HDL-C水平则表现为下降趋势。rs7566605基因多态性在4个遗传模型下均未发现与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在显性及杂合共显性遗传模型下,rs7566605 C等位基因可增加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风险(显性模型:P=0.011, OR=1.726;杂合共显性模型:P=0.002,OR=1.890),而对高胆固醇血症存在保护作用(显性模型:P=0.008,OR=0.601;加性模型:P=0.040,OR=0.753;杂合共显性模型:P=0.015,OR=0.634)。结论在中国老年人群中,INSIG2基因上游基因多态性rs7566605 C等位基因与血清脂类代谢可能存在关联,显性或杂合共显性模型或为其主要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999.
Background Cilostazol is a type 3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 which has been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achyarrhythmia and improve defibrillation efficacy. However, the mechanism for this beneficial effect is still unclear. Since cardiac mito-chondria have been shown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fatal cardiac arrhythmias and that oxidative stress is one of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arr-hythmia generation, we tested the effects of cilostazol on cardiac mitochondria under severe oxidative stress. Methods Mitochondria were isolated from rat hearts and treated with H2O2 to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Cilostazol,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was used to study its protective effects.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a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 blocker, cyclosporine A (CsA), and an inner membrane anion channel (IMAC) blocker, 4'-chlorodiazepam (CDP),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tic role of cilostazol on cardiac mitochondria. Cardiac 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production,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change and mi-tochondrial swelling were determined as indicators of cardiac mitochondrial function. Results Cilostazol preserved cardiac mitochondrial function when exposed to oxidative stress by preventing mitochondrial depolarization, mitochondrial swelling, and decreasing ROS produc-tion.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cilostazol reported previously could be due to its prevention of car-diac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caused by severe oxidative stress.  相似文献   
1000.
军事人员对抗睡眠剥夺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军事斗争和非军事行动呈现出强度大、突发状况多、连续工作时间长的特点,这势必会造成军事人员的睡眠剥夺。然而高强度的作业需要军事人员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突发紧急状况需要军事人员保持良好的警觉状态,长时间的工作更需要军事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军事人员如何有效地对抗睡眠剥夺,保持警醒状态和极高的应激能力成为现代军事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本文就中枢兴奋药物、预防性睡眠药物、预防性睡眠后快速复醒药物及非药物方式等对抗睡眠剥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