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2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273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451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855篇
内科学   572篇
皮肤病学   164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3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93篇
综合类   1620篇
预防医学   471篇
眼科学   207篇
药学   676篇
  1篇
中国医学   501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必然会引起黏膜病变,由于此类疾病本质上是毒性作用的结果,而且病理生理机制极其复杂,不仅口腔乃至整个消化道均有临床症状,故称之为黏膜屏障损伤.口腔黏膜屏障损伤的病理模式包括四个阶段(即炎症、黏膜损伤、溃疡、治愈阶段).黏膜屏障损伤的产生和病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口腔黏膜屏障损伤模型大体上也适用于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我们现将黏膜屏障损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以及其评价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头面部不同类型毛细血管畸形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适合手术的23例头面颈部患者,根据病灶的面积和手术前的条件分别采用了植皮,扩张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和游离皮瓣修复等方法,并进行术后评价和随访.结果 除一例特别原因造成皮片下积血,皮片部分成活不良二期再植,一例同位素治疗后扩张器病例远端发生血运障碍后改植皮以外,其余皮片,皮瓣均成活良好,但随访皮片有较明显的色差,而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 皮瓣修复效果较好,其中扩张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效果最佳.游离皮瓣较适合有皮下组织萎缩的大面积的病例,而其他大面积病灶可采用分期分区植皮.  相似文献   
33.
韦格纳肉芽肿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柳琴  尹培达 《新医学》2004,35(5):268-269
韦格纳肉芽肿病是以毛细血管、微小动静脉受累为主的全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典型的韦格纳肉芽肿三联征是指上呼吸道、肺及肾病变,无肾脏受累者称为局限性韦格纳肉芽肿。通常以上呼吸道黏膜的局限性肉芽肿性炎症开始,发展至肺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和肾小球肾炎。急性或重症者若不及时治疗,常常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胰腺癌微血管壁的通透性相关结构,为胰腺癌药物治疗靶向性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切除的中分化胰腺癌10例,对肿瘤中心、边缘、瘤旁、正常/远隔胰腺4个部位进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 胰腺癌微血管数量和内皮窗孔数量明显少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且内皮间隙和窗孔的内径并不超过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微血管内皮间隙内径中位数为12.8~13.2 nm,5~95百分位数为0~24.4 nm,内皮间隙存在局部扩张的现象,最宽处可以达到60.3~76.4 nm.胰腺癌微血管窗孔的内径在40.0nm左右.瘤旁组织破口较多,破口内径平均516.3 mm左右.结论 与正常胰腺组织比较,胰腺癌具有一定的微血管异质性,体现为血供较少和微血管壁通透性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5.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而脑水肿是引起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与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血肿成分及其降解产物的毒性作用是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红细胞作为血肿中的主要成分对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由于红细胞所引起的脑水肿是在脑出血后数天触发的,因此针对红细胞及其内容物的作用进行干预有可能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新方法[2]。血肿中的红细胞溶解破裂后,释放血红蛋白并降解为血红素,同时血红素在血红素氧合酶的…  相似文献   
36.
Q开关Nd:YAG激光不同波长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不同波长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28例病人按治疗波长随机分为532nm组75例,585nm组53例,治疗光斑2.0mm,能量密度2.2-6.8J/cm。,脉宽10ns;术后3个月根据术前照片判定疗效,标准分为Ⅳ级。结果:治疗次数1-4次,间隔时间3-5个月,两组共治愈71例(55,47%),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相关。其中532nm组治愈36例(48.00%),平均治愈次数2.64次;585nm组治愈35例(66.04%,),平均治愈次数2.40次,两组痊愈率及副反应差异无显性。结论:Q开关Nd:YAG激光倍频532/nm和585nm两种波长对密度较低、直径较细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均有可靠疗效,术后除色素沉着发生较高外,其他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7.
烧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加深入阐明严重烧伤早期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继而引直民早期损害的发生机制,本实验应用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的小牛瞌 及皮细胞单层所构成的选择性通透屏障模型,观察了30%Ⅲ度烧伤大鼠血清对其影响,结果发现,烧伤早期烧伤血清刺激后EC单层对Hanks液或白蛋白液滤过流量、滤过系数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8.
采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和计算机图象定量分析方法,测量计算了高压下氧中毒小鼠肺毛细血管线粒体、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二维形态学和三维立体学参数。结果表明,小鼠暴露于0.5MPa高压氧后,肺毛细血管线粒体二维形态学和三维立体学参数的值没有发生变化,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9.
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少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过敏原可有多种原因引起,但其直接致病原因往往很难确定,现将近年来一些少见原因引起AP的相关报道,归纳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肾组织缺血,缺氧,使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肾小球动脉阻力增大,入球动脉阻力增高,超滤压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损害形成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