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0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1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586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85篇
  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安全且有效的措施。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受到疫苗株与流行株表面抗原匹配程度的明显影响,难以有效应对因流感病毒发生抗原漂移或抗原转换而产生的无法预料的流行或大流行。因而开发能够诱导广谱和持久免疫的广谱流感疫苗是新型流感疫苗研发的重要方向。流感病毒基质、核蛋白和血凝素茎部结构域作为流感病毒的保守抗原,是当前广谱流感疫苗的主要靶抗原。此文就近年来基于流感病毒保守抗原的广谱流感疫苗的抗原选择、免疫保护制剂、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3.
神经保护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对神经保护的认识已从单一神经元的保护提高到了对神经血管单元多成分保护的水平。脑缺血后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进一步介导了缺血区脑细胞的损伤。在众多信号通路中,ERK1/2和ROCK这两条信号通路因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密切相关,在脑梗死后神经细胞损伤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作为ERK1/2和ROCK共同的下游靶点蛋白,是神经血管单元各成分中细胞死亡调控的关键效应蛋白。因此,探讨ERK1/2和ROCK对其下游靶点蛋白PARP-1的调控机制,对临床脑梗死的神经保护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Ⅱ、Ⅲ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其肿瘤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mRNA表达水平是否有一致性及其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之间关系。方法病例组为49例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NSCLC患者,收集化疗前、化疗1个疗程后、病情恶化或停止治疗前外周血及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前的病理组织蜡块,对照组为同期12例健康体检者。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R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中,RRM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与在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P=0.33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化疗前与化疗1个疗程后无统计学差异(P=0.936),化疗前与化疗结束或病情恶化后亦无统计学差异(P=0.878)。应用吉西他滨化疗4个周期后,RRM1 mRNA低水平表达组(n=30)和高水平表达组(n=19)有效率分别为76.7%和21.1%(P<0.05)。结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RRM1 mRNA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可以替代必须检测病理组织的传统方法,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5.
Visfatin(内脂素)是2005年日本学者Fukuhara等〔1〕从人和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出的一种高表达mRNA,具有模拟胰岛素功能,并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Visfatin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 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PBEF)5’端基因结构一致。PBEF是早期阶段B淋巴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在骨髓、肝脏、肌肉中表达。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心肌细胞H9C2进行缺氧复氧处理构建体外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并分为模型组与丹参多酚组,其中丹参多酚组用丹参多酚进行预处理,模型组不做处理,另设对照组细胞不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各个活性物质含量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RP-1的表达。结果丹参多酚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1),SOD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LDH、MD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ARP-1蛋白相对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丹参多酚组PARP-1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丹参多酚能够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这种调控作用可能与其对PARP-1表达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的作用.方法 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DMSO)对照组、脂肪酸组(0.25 mmol/L软脂酸+0.5mmol/L油酸)、山萘酚组(50 μmol/L)、脂肪酸+山萘酚组、PARP-1抑制剂(8μmol/LBYK204165)+脂肪酸组和PARP-1抑制剂+脂肪酸+山萘酚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水平、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脂肪酸处理后,MS-1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同时,脂肪酸也增加了细胞内NO的含量,升高了总NOS(tNOS)、诱导型NOS(iNOS)和结构型NOS(cNOS)的活性(P<0.05);促使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下降(P<0.05);并增强了PARD-1、iNOS和c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山萘酚干预后,各项指标的水平均得以改善(P<0.05);而且,利用PARPP-1抑制剂BYK204165预处理1h,山萘酚对脂肪酸的拮抗效应更为显著,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酸可直接引起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山萘酚具有拮抗脂肪酸毒性的作用,且抑制PARP-1的表达水平能增强山萘酚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分为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35例及吉西他滨+卡铂治疗组35例,检测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患者肺癌组织 TS 的水平和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组患者肺癌组织RRM1的水平,分析客观缓解率( ORR)、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与TS、RRM1水平的关系。结果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中TS高表达患者ORR为15.8%(3/19),低于TS低表达患者的75.0%(12/16)(P<0.05);TS高表达患者PFS为(2.1±0.6)个月,短于TS低表达患者的(6.6±2.1)个月(P<0.05)。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组RRM1高表达患者ORR为17.6%(3/17),低于RRM1低表达患者ORR的72.2%(13/18)(P<0.05);RRM1高表达患者PFS为(2.2±0.6)个月,短于RRM1低表达患者的PFS(7.1±3.4)个月(P<0.05)。结论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时,TS低表达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化疗时,RRM1低表达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多药耐药基因1 (MDR1) 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空白组给予0. 5%二甲基亚砜(DMSO),核因子-κB(NF-κB)激动剂组给予5μmol·L-1阿霉素,NF-κB抑制剂组给予25μmol·L-1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实验组单独或联合激动剂或抑制剂给予5,10,25,50μmol·L-1熊果酸。培养48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DR1 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糖蛋白和核蛋白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5,10,25,50μmol·L-1熊果酸分别使MDR1 mRNA的表达下调了7. 41%,15. 58%,28. 75%和44. 21%(IC50=66. 04μmol·L-1),P-糖蛋白的表达下调了23. 36%,37. 23%,43. 07%和64. 23%(IC50=26. 27μmol·L-1)。与空白组相比,5,10,25,50μmol·L-1熊果酸分别使P65的表达下调了13. 73%,28. 92%,44. 07%和56. 77%(IC50=34. 07μmol·L-1),且熊果酸和PDTC在5~50μmol·L-1均能明显抑制阿霉素诱导的P6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熊果酸可显著抑制K562/ADR细胞MDR1 mRNA和P-糖蛋白的表达,且对抗阿霉素的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DR1 mRNA和P-糖蛋白的上游调控信号通路NF-κB位点核蛋白P65的表达;减少NF-κB的核转位,从而抑制NF-κB活性并干扰MDR1基因转录,最终导致MDR1 mRNA及P-糖蛋白表达量的下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了确定硫酸核糖霉素分子式中硫酸的数目,并选择适合的方法控制其硫酸盐的含量。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对硫酸核糖霉素的硫酸盐(SO4)含量进行测定,并开发出了同样适用的离子色谱电导法(HPIC-CD)进行结果比对。同时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硫酸核糖霉素的酸碱度。结果:HPLC-ELSD法,硫酸盐(SO4)在15~250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6 μg和0.25 μg,回收率为101.1%;HPIC-CD法,硫酸盐(SO4)在20~180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7 ng和0.50 ng,回收率为99.8%。结论:两种硫酸盐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分子式中硫酸的数目约为1.5,进一步发现,硫酸盐含量和溶液pH值呈显著负相关,并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酸碱度检查可以控制硫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