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46篇
  免费   3945篇
  国内免费   3798篇
耳鼻咽喉   944篇
儿科学   1068篇
妇产科学   984篇
基础医学   5623篇
口腔科学   528篇
临床医学   14516篇
内科学   8176篇
皮肤病学   1373篇
神经病学   1000篇
特种医学   2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3篇
外科学   2911篇
综合类   25421篇
预防医学   10113篇
眼科学   619篇
药学   15072篇
  72篇
中国医学   8096篇
肿瘤学   2213篇
  2024年   363篇
  2023年   1529篇
  2022年   1431篇
  2021年   1851篇
  2020年   1729篇
  2019年   1723篇
  2018年   923篇
  2017年   1443篇
  2016年   1786篇
  2015年   2231篇
  2014年   3763篇
  2013年   3950篇
  2012年   5319篇
  2011年   5776篇
  2010年   5525篇
  2009年   5331篇
  2008年   5993篇
  2007年   5592篇
  2006年   5667篇
  2005年   5587篇
  2004年   4472篇
  2003年   4498篇
  2002年   3622篇
  2001年   3127篇
  2000年   2447篇
  1999年   2033篇
  1998年   1751篇
  1997年   1655篇
  1996年   1599篇
  1995年   1587篇
  1994年   1393篇
  1993年   1086篇
  1992年   870篇
  1991年   855篇
  1990年   714篇
  1989年   785篇
  1988年   328篇
  1987年   230篇
  1986年   217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分析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不同儿童结核病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结核病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结核病分类、T-SPOT.TB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利用卡方检验对年度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将结核病住院患儿分为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利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同时对2015-2017年T-SPOT.TB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诊断为结核病的住院儿童707例,男孩448例(占63.4%),女孩259例(占36.6%);城市患儿312例(占44.1%),农村患儿395例(占55.9%);年龄范围1~16岁,1~岁组169例(占23.9%),3~岁组211例(占29.8%),6~岁组259例(占36.6%),12~岁组68例(占9.6%);肺结核229例(占32.4%),肺外结核478例(占67.6%)。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性别、城乡、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在3~、6~岁儿童组。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结核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结核占比呈下降趋势。各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6~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别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12~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布分别为淋巴结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组T-SPOT.TB试验阳性率(82.26%)高于肺外结核组T-SPOT.TB(5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结核病住院患儿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核多见于3~12岁儿童。肺结核患儿T-SPOT.TB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于肺外结核患儿。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异常的不同类型,及其与患者年龄、流产胎儿性别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行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查的1 317例样本资料,对所有检测结果进行分类比较、统计分析。结果 1 317个早期流产绒毛样本中,染色体异常700例(53.2%),其中非整倍性重复占70.7%,以三体占比最高(63.7%),尤以16-三体高发。在患者年龄方面,非整倍重复组显著高于未见异常组(P0.001)。进一步分析非整倍重复组,结果显示,异常染色体≥2条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三体组(P0.001)。流产绒毛中,常染色体异常男女性别比为1∶1.03;性染色体异常,Turner综合征占比最高(89.2%)。结论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揭示了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异常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患者年龄、胎儿性别的相关性,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主动杠杆试验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精准康复时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实验组按照患者完成主动杠杆试验的情况决定术后康复时机并指导康复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 w、2w、4 w、12 w及24 w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胫骨前移度(KT-2000)、主动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脱拐时间。结果:术后6周内,实验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1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ROM高于对照组(P<0.05),到12周两组基本一致。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两组膝关节胫骨前移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脱拐时间平均为28.0天,对照组平均为44.6天,实验组脱拐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进行以脱拐时间为终点事件的生存分析,结果同样是实验组脱拐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杠杆试验结果可作为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时机的可靠指标,为建立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摄食-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咽动态透视录像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提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摄食-吞咽功能,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
57.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剂量(2.5,5,10,15,20 mg·d-1)沃替西汀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MD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3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包括安慰剂组1 963例患者,沃替西汀组3 6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的平均改变量[5 mg·d-1:MD=-2.24,95%CI(-3.55,-0.94),P=0.000 8;10 mg·d-1:MD=-2.51,95%CI(-3.84,-1.18),P=0.000 2;20 mg·d-1:MD=-2.95,95%CI(-4.02,-1.87),P<0.000 01]、提高有效率[5 mg·d-1:RR=1.33,95%CI(1.13,1.57),P=0.000 7;10 mg·d-1:RR=1.38,95%CI(1.22,1.55),P<0.000 01;20 mg·d-1:RR=1.39,95%CI(1.12,1.74),P=0.003],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缓解率[10 mg·d-1:RR=1.40,95%CI(1.18,1.66),P=0.000 1;20 mg·d-1:RR=1.37,95%CI(1.12,1.67),P=0.002],而2.5,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总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5 mg·d-1:RR=1.08,95%CI(1.02,1.15),P=0.007;10 mg·d-1:RR=1.10,95%CI(1.03,1.17),P=0.005;20 mg·d-1:RR=1.16,95%CI(1.08,1.25),P<0.000 1],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随着剂量(5,10,20 mg·d-1)的增大,沃替西汀疗效逐渐增加,安全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了解本地区120例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以便针对性指导用药。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的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71.67%,革兰阳性球菌占25.83%,真菌占2.50%;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46.67%、克雷伯菌7.50%、葡萄球菌10.00%。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性高。结论:本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性高。了解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情况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