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3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512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800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913篇
内科学   690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46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98篇
综合类   1757篇
预防医学   650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1020篇
  9篇
中国医学   317篇
肿瘤学   240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为了解广西壮族人群D1S80位点群体遗传资料,方法,使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和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电脉及银染技术,对300名文本地区壮族无关个体D1S80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观察到23个等位基因,74个基因型,杂合度,非交排除率,个体识别力及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24,0.763,0.968,0.875,其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对5个家系相关个体分析符合孟德尔定律,结认,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特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修饰蛋白(modifier protein,MP)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大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利用庆大霉素致ARF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羟胺法分别测定血清及肾皮质匀浆MDA和SOD,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同时测定血肌酐(Scr)。结果:实验组、阳性对照组血清及肾皮质匀浆MDA明显下降,SOD明显上升,P<0.01。同时Sct下降。光镜、电镜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肾脏病理仅呈灶状改变。比阴性对照组减轻。结论:MP可以缓解氧自由基损伤,减轻ARF时的肾脏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槲皮素 (Que)及异鼠李素 (Iso)对 Cu2 +介导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VL DL)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血浆 VL DL,用 Cu2 +进行体外氧化修饰 ,抗氧化组在温育前加入不同浓度的 Que和 Iso。分别检测脂蛋白中丙二醛 (MDA)、维生素 E(Vit 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Que和 Iso可明显降低 OX- VL DL 中 MDA含量 ,延缓 OX- VL DL 中 Vit E含量的减少 ;显著提高脂蛋白中 SOD活性。结论  Que和 Iso可显著抑制 Cu2 +诱导的 VL DL 的氧化修饰 ,且二者的作用相近 ,这与其抗自由基氧化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
槲皮素是蔬菜、水果、中药中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糖尿病、抗菌、抗炎、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由于槲皮素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各种方法设计和合成新的槲皮素衍生物,以改善其缺点,进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通过对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抗糖尿病、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活性进行综述,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分析,为天然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宽叶山蒿为艾的近源种,两者饮片或叶绒混在一起很难鉴别。该研究旨在从分子层面建立一种快速鉴别宽叶山蒿与艾的方法。根据宽叶山蒿与艾的ITS2基因测序结果,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得到在ITS2基因202位存在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依据此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特异性PCR方法,以此方法进行混样检测验证可行性与稳定性。在特异性PCR条件下,使用特异性引物JNC-F与通用引物ITS3R,艾可以扩增出1条218 bp的特异条带,而宽叶山蒿不能扩增;使用特异性引物KY-F与通用引物ITS3R,宽叶山蒿可以扩增出218 bp特异条带,而艾不能扩增。建立的方法同时可以用于检测饮片及加工品叶绒,使用JNC-F/ITS3R体系可以检测宽叶山蒿中是否混有艾,艾饮片及叶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3%;使用KY-F/ITS3R体系可以检测艾中是否混有宽叶山蒿,宽叶山蒿饮片及叶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5%。模板检出限考察中2个体系对模板的检出限均为5 ng。构建方法可为两者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准确检测和判定市场上2种药材是否混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建立纹带棒状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探讨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筛选出7个管家基因(gyrAgyrBhsp65sodAsecA1rpoB、16S rRNA),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所得序列通过SeqMan软件进行拼接。采用DnaSP 5.10.01软件、Splits tree 4.14.2软件对管家基因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特征进行评价;采用MEGA 7.0.14软件基于序列型别(ST)采用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BioNumerics软件基于ST特征值构建最小生成树,并用eBURST软件分析ST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 所选的7个位点在所有试验菌株中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Splits tree表明所有纹带棒状杆菌的聚类一致,提示基因重组是推动纹带棒状杆菌进化的潜在动力;MLST将344株纹带棒状杆菌分成72个STs,85.7%的菌株形成克隆复合体(CC)结构,CC19形成了优势克隆复合体,但包含菌株数最多的ST为该克隆复合体中的ST16。ST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且与分离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我国纹带棒状杆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CC19为优势克隆复合体。本研究建立的MLST分型方案可用于纹带棒状杆菌的分型,但尚需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97.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计算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动子是基因组序列中靠近基因转录起始位点的区域,是影响基因表达的重要功能单位之一。除实验方法发现或验证序列的启动子外,现已经有多种启动子序列的计算机预测方法,如位点比重阵列(PWM)、隐马尔柯夫模型(HMM)、神经网络、低聚复合物和CpG岛等。本文综述了现有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序列的生物信息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98.
目的构建携带双自杀基因且可诱导敲除SV40T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优化目前的肝细胞永生化。方法去除eGFP终止子taa的pSEB-HUS质粒为逆转录病毒基础质粒。先将SV40T及其启动子hEFH亚克隆至pSEB-HUS,再将LoxP位点插入至pSEB-SV40T质粒的抗性基因Blasticidin上游获得pSEB-LoxP-SV40T质粒。同时将CD自杀基因定向克隆至pSEB-HUS的eGFP下游;然后设计一段HSV-tk自杀基因引物,在上游引物的5′端加入方向一致的LoxP序列。PCR获得TK基因后,定向克隆至CD下游获得pSEB-CD-TK,最后将pSEB-CD-TK上的双自杀基因亚克隆至pSEB-LoxP-SV40T质粒上得到携带双自杀基因及SV40T的质粒。结果PCR及酶切鉴定均证实两个自杀基因及SV40T正确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质粒中,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报道一致,两个LoxP位点方向相同。结论成功构建携带双自杀基因且可诱导敲除SV40T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99.
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中由母系传递这种视觉功能障碍,提示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为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分子基础.在不同种族人群的LHON家系中,有50%以上是由于mtDNA编码呼吸链复合体I上ND1 G4360A,ND4 G11778A和ND6 T14484C突变引起的.这3个突变位点因为致病率高,被称为原发性突变.但是携带这些位点突变的母系成员并不是都会出现LHON症状,而且在同一个家系内或不同家系间携带相同mtDNA突变的患者在发病年龄、视力损伤程度和发病过程也都不完全一样.这提示可能这些LHON相关的原发性突变本身不足以导致临床表现.IMON的男性多发、不完全外显和不同的基因表现度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修饰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核修饰基因和mtDNA单倍型.特别是mtDNA单倍型,在对携带3个LHON相关原发性突变的家系中母系成员的发病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产前基因诊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地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准确性是关键.根据我们多年从事产前基因诊断的经验,提出在产前诊断的前后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