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2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307篇
口腔科学   177篇
临床医学   1011篇
内科学   741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161篇
特种医学   210篇
外科学   708篇
综合类   1471篇
预防医学   1758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788篇
  9篇
中国医学   425篇
肿瘤学   1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危建安  曾星  蔡萃  黄羽  张娴 《免疫学杂志》2006,22(6):668-670
目的考察SARS患者发病期病情轻重程度与康复期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未使用呼吸机组(A)和使用过呼吸机组(B),通过回顾性分析SAILS患者住院期间和康复期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肺部病灶阴影范围和吸收时间、WBC总数及其分类、康复期淋巴T细胞亚群与活化分子等。结果B组的肺部病灶范围在第2周内显著性大于A组,吸收时间也长于A组;A组的WBC总数,中性(N)、淋巴细胞(L)计数和百分数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B组WBC总数、N计数与百分数高于A组,L百分数低于A组;第1次随访B组CD8^+、CD8^+/CD28^-、CD3^+/HLA-DR^+T细胞显著性高于A组,CD3^-/HLA—DR^+细胞显著低于A组;第2次随访仅B组CD3^-/HIA—DR^+细胞仍显著低于A组,其余免疫细胞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AILS患者未使用呼吸机组较使用过呼吸机组肺部病理性损害小,免疫功能基本正常或受损程度很小。  相似文献   
52.
SARS疫情期间公众心态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公众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段中公众心态变化的特点。方法:对SAILS流行期间374人次的心理咨询记录进行分析,依据疫情发展情况,比较各阶段的差异。结果:在咨询者中,女性(59.4%)多于男性(40.6%);根据疫情变化将咨询记录数据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发现随着疫情缓和,针对SARS症状的咨询者显著减少,从13.1%降低到1.8%;有关社会生活的咨询者显著增多,从8.7%上升到12.3%;在有关情绪问题的咨询者中,伴有相关症状者显著减少,从23.0%降低到4.5%;不伴相关症状者显著增多,从77.0%上升到95.5%。结论:整个SAILS疫情期问,情绪问题始终占第一位;随SARS疫情缓和,社会公众对于疾病本身的关注减少,而与疫情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增多;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3.
Summary A rate on autopsy of up to 30%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 and difficulties in diagnosing systemic mycosis antemortem have led to the empiric use of amphotericin B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prolonged fever, and neutropenia. Routine empiric antifungal treatment was initiated in our institution in 1982. Amphotericin B was given to granulocytopenic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with (a) unremitting fever after 48–72 h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b) recurrent fever during antibiotic treatment, or (c) with newly detected pulmonary infiltrates, sinusitis, skin and retinal lesions suggestive of a fungal infection. With this approach the rate of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0% (27 of 270 patients; 1973–1981) to 4% (6 of 153 patients; 1982–1986,P<0.02). The reduction of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 was most promin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where its proportion decreased from 16% (16 of 98 patients; 1973–1981) to 4% (2 of 50 patients; 1982–1986,P<0.023). Our data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incidence of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and especially in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can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by empirical treatment with amphotericin B.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相关因素与高考学生家长焦虑情绪的相关关系。方法对保定市两所重点高中的236名高考学生家长共435人,进行了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①高三学生家长中母亲在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t=-2.264,P〈0.05)因子分上显著高于父亲;不同受教育程度PLOC各因子差异显著(P〈0.01);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父母PLOC中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分显著高于经济状况一般和经济状况较差的父母;②教育成效、父母责任、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4个因子得分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③焦虑与PLOC及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进入了对焦虑的回归方程,对焦虑的预测作用较大。结论高考学生家长焦虑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有关。  相似文献   
55.
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出文化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和初步的理论构想,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以及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提供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为疏离感理论的丰富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方法:自编<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进行信效度考察以后对678名汉区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文化疏离感及其四个子维度在地区主效应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年龄主效应上差异不显著;文化分离感和不和谐感在性别主效应上差异显著.2.文化疏离感及其两个子维度(文化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在年龄和地区,以及在年龄、地区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3.影响文化疏离感及其文化孤立感、文化分离感、被控感三个维度的主要变量是学生小学前后居住地区的改变,而影响不和谐感的主要变量是性别.结论:小学前后居住地的改变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  相似文献   
56.
颞骨内面神经管的解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避免中耳手术中对面神经的损伤。方法对50例(100侧)成人尸头颞骨内面神经管进行解剖测量。结果面神经管迷路段为4.53±1.21mm,鼓室段为9.32±1.25mm,乳突段为13.25±1.53mm,面神经管总长为29.86±0.57mm。结论熟悉颞骨内面神经管的解剖结构,可避免对面神经的损伤,减少和避免面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的;研究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测量了477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状况。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结果: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在总体上是比较积极的,在性别,年级,成绩,家庭经济条件,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着差异。但不存在文理专业和城乡的差异。结论:这一结果将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某国家级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漏报情况,评价死因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方法 某国家级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信息来源于泸县3个抽样点。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泸县抽取3个镇(抽样点)共42个村/社,分别从派出所、社事办、妇幼、村(居委会)等渠道收集抽样点2018—2020年全部人口死亡信息,与“人口死因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死亡报告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漏报率。对“人口死因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抽样点居民死亡报告卡进行审核,评估死因诊断的可靠性和编码质量。 结果 泸县人群总死亡漏报率为9.38%;2018—2020年,漏报率逐渐下降,分别为18.31%、7.53%、2.16%,年度变化百分比为-11.9%,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5,P<0.001),抽样点死因诊断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可靠诊断单位占比81.81%,可靠诊断依据占比75.67%,根本死因编码错误率为0.21%。 结论 泸县死因监测数据质量较好,但仍需进一步降低漏报率,提高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居民丙肝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构建提高居民丙肝安全行为的干预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期间根据《重庆市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方案》要求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重庆市北碚区居民开展丙肝知识、高危行为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200名居民,丙肝防治知识问题回答对6道及以上51人(25.5%),全部答对仅4人(2.0%),全部答错103人(51.5%)。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与文化程度有关(P<0.05),与人群类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年龄、性别等因素不相关(P均>0.05)。丙肝防治知识知晓与不知晓的高危行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6,P=0.367)。结论该地区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针对丙肝制定详细宣教计划,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有效引导公众提高丙肝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明确不同部门的高频接触表面,为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对西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消化内镜室、口腔科、血透室、手术室、检验科5个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环境表面的接触频次进行调查,计算累积接触频次与频率。结果 5个重点部门高频接触表面均为5~9个。消化胃镜室高频接触表面频次(3.57~13.29次/操作)明显多于其他部门;血透室高频接触频次范围为0.56~3.44次/操作,为5个部门中最低者。接触频次最高的表面:消化内镜室为诊疗床(13.29次/操作),口腔科为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3.64次/操作),血透室为透析机触屏(3.44次/操作),手术室为麻醉用电脑键盘及鼠标(8.25次/操作),检验科为电脑键盘及鼠标(4.80次/操作)。治疗车为消化内镜室、手术室及血透室的高频接触表面。结论 因医疗诊疗操作的不同,各部门高频接触表面也不尽相同。电脑鼠标和键盘、治疗车、诊疗床、诊疗专用仪器以及操作台面在调查的各重点部门均为高频接触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