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发病不同时期在听觉性语言加工过程中脑区的激活特征,以揭示运动性失语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方法:所选病例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2004-09/2005-06住院的3名运动性失语患者,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3名运动性失语患者在早期和慢性阶段与正常人在听觉性语言理解过程中的脑区激活特征。功能图像的采集分静息和刺激两个过程,静息和刺激活动交替。静息状态时受试者静息平躺;活动期聆听语言声音刺激,语言刺激结束时立即在内心做判断。结果:3名患者和5名正常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在发病1个月内对简单句的听理解能力保持完好,但不能说话和书写。7个月后患者可以说简短的句子,能正确回答提问。②正常受试者在听觉性语言加工阶段左颞上中回、联合区、Wernicke区、额中下回及右侧颞中上回均有不同程度激活,尤以左侧颞上中回激活强度最大。③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在4周内左侧颞叶,右侧颞中上回、右侧额中下回均有不同程度激活,以右侧颞中上回激活强度最大,7个月后左右侧颞上回、左侧Wernicke区及左侧额区病灶周围有明显激活。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在早期对听觉性语言理解过程中主要表现语言的表达障碍,而在慢性阶段,语言的理解及表达功能进一步改善。结论:语言理解过程同时激活语言接受区和表达区。脑损伤早期,远隔阻断效应的“去除”恢复了语言功能,与右半球的激活有关。语言功能的后期恢复可能与功能重组有关,优势半球具有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积极情绪的功能及在压力应对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BSCO1990-01/2005-02和ProQuest1990-01/2005-02与积极情绪和应对相关文章,检索词为“Positivee-motion,coping”,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情绪,应对”,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选,选取最近8年与积极情绪和应对相关的文章,筛除观点陈旧和观点重复及综述类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31篇文章,筛除17篇,剩余14篇符合选择标准。资料综合:对14篇文献进行分析综合,提出了压力情境下与积极情绪相关的3种应对策略,即积极重评、问题应对和积极事件的建立。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思考的若干问题,比如积极情绪的多样性的探讨、应对问卷的设计取向及应对研究方法的整合等。结论:积极情绪使个体有更大的创造性、更有效地认知和作出决策、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并提供心理能量,使人在压力背景下远离困扰。  相似文献   
3.
积极情绪与压力应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积极情绪的功能及在压力应对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BSC01990-01/2005-02和ProQuest 1990-01/2005—02与积极情绪和应对相关文章,检索词为“Positive emotion,coping”,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情绪,应对”,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选,选取最近8年与积极情绪和应对相关的文章,筛除观点陈旧和观点重复及综述类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31篇文章,筛除17篇,剩余14篇符合选择标准。资料综合:对14篇文献进行分析综合,提出了压力情境下与积极情绪相关的3种应对策略,即积极重评、问题应对和积极事件的建立。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思考的若干问题,比如积极情绪的多样性的探讨、应对问卷的设计取向及应对研究方法的整合等。结论:积极情绪使个体有更人的创造性、更有效地认知和作出决策、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并提供心理能量,使人在压力背景下远离困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人睡眠障碍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全国18省市分层抽取健康人13 080人,发放中国社会支持量表和中国睡眠障碍量表,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 1)城市人群睡眠障碍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P0.01);独生子女的运动性异样睡眠因子、非运动性异样睡眠因子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独生子女嗜睡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除嗜睡因子外,已婚者其他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未婚者(P0.01)。2)中国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婚姻状况社会支持各因子分显著差异(P0.01);中国社会支持各因子分的城乡差异不显著(P0.05)。3)中国社会支持各因子与睡眠障碍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各因子进入日间功能、失眠、嗜睡、非运动性异样睡眠的回归方程,对该睡眠障碍有预测作用(P=0.000);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进入运动性异样睡眠回归方程,可显著预测其运动性异样睡眠状况(P=0.000)。结论中国不同人口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睡眠障碍存在差异,社会支持状况与个体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军人情绪状态特点与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一牛  郭辉  王晓伟  马惠  罗跃嘉 《医学争鸣》2004,25(22):2062-2064
目的: 研究青年官兵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及正负性情绪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与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某部112名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比较情绪体验、焦虑倾向与正负性情绪等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①负性情绪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1),负性情绪与特质焦虑相关系数大于与状态焦虑的相关系数;②正性情绪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③女性军人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负性情绪分值较男性军人高,而正性情绪分值比男性低. 结论: 军人情绪与焦虑状态显著相关,女性军人比男性军人更易有焦虑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SARS疫情期间公众心态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公众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段中公众心态变化的特点。方法:对SAILS流行期间374人次的心理咨询记录进行分析,依据疫情发展情况,比较各阶段的差异。结果:在咨询者中,女性(59.4%)多于男性(40.6%);根据疫情变化将咨询记录数据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发现随着疫情缓和,针对SARS症状的咨询者显著减少,从13.1%降低到1.8%;有关社会生活的咨询者显著增多,从8.7%上升到12.3%;在有关情绪问题的咨询者中,伴有相关症状者显著减少,从23.0%降低到4.5%;不伴相关症状者显著增多,从77.0%上升到95.5%。结论:整个SAILS疫情期问,情绪问题始终占第一位;随SARS疫情缓和,社会公众对于疾病本身的关注减少,而与疫情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增多;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汉语情感词系统的初步编制及评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汉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情感信息进行多维度评定和验证,建立标准化的汉语情绪词库。方法:通过招募广告征集到被试124名,选取30位被试分别对250个双字名词进行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趋向度和熟悉度评定;30名被试对300个双字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进行验证性评定;64名大学生被试对1500个双字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进行评分,并随机抽取其中30位被试进行重测检验。均用9点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和熟悉度4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均超过98(,可全面反映双字词的感情信息;经9点量表评定的刺激材料能诱导每一维度的全程;被试相隔4周后重测及同批材料被试间的评定信度均〉0.79。结论:汉字感情信息的充分表达应采用多个维度来反映,量化汉字词的感情信息可为开展汉语字词感情色彩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刺激材料。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社会心理因素对事件控制的效果和进程的影响日显突出。心理咨询热线工作是整个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一部分,突发事件时对情绪问题进行电话咨询具有明显的优势,热线电话咨询中的情绪问题有典型的特点,掌握情绪问题电话咨询的会话结构特点对此类突发事件中情绪问题电话咨询的完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此次新冠病毒肺炎肆虐,自源发地武汉到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公众恐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较大范围的人群造成相当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这本属正常。但负性情绪固有的非理性和传染性,在宏观层面不利于疫情的防控,于微观层面也无助于个体有效应对;还会挤占当地有限的庳疗资源,亦可能干扰各级政府的判断与决策。因此,必须重视疫情所带来的“冠状恐慌”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从北京市某区选取离退休老干部848名(离休234人,退休614人).使用中国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MHIE-UV)[根据总分将心理健康水平分为良好(>600分)、普通(400~600分)、危险(300~ 400分)、异常(<300分)]4个等级]和老年人心理需求问卷(PNIE)进行测量,并与全国常模得分进行比较.结果: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处于良好(22.6%,25.9% vs.15.9%)和普通(73.5%,69.5% vs.69.7%)水平的比例均高于常模,而处于危险(3.9%,4.4% vs.11.4%)和异常(0.0%,0.2% vs.3.0%)水平的比例均低于常模(均P<0.001);离、退休老干部MHIE-UV总分及情绪体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维度分均高于常模[如,总分(529.5±82.4),(537.7±80.8) vs.(500±100);P<0.01];离、退休老干部PNIE总分及交往需求、自我实现维度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如,总分(3.63±0.59), (3.81±0.49) vs.(3.56±0.60),P<0.01].女性(β=0.17)、受教育程度高(β=0.09)、离退休前级别高(β=-0.09)、居领导岗位(β=0.12)、参加老年大学(β=-0.07)、无受骗经历(β=-0.16)和无重大变故(β=-0.09)的老干部心理健康得分更高.结论:与全国老年人平均水平相比,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较好,心理需求更高,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高级心理需求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