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1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70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听觉的随机共振效应。方法测试噪声强度在-∞~14dB时听力正常的11名受试者感知其纯音听阈附近强度纯音的能力。其中4名接受了噪声范围在-∞~20dB的测试。结果当纯音强度远高于或低于被试者的听阈时,增加噪声并不能改善被试者的感知能力;当纯音强度等于或略低于被试者的听阈时,-∞~14dB的噪声能提高对纯音的感知能力。对于所测的11名受试者,噪声均显示了对接近听阈的弱小纯音信号的听敏度有增强效应。结论在特定的噪声水平,噪声有利于提高听阈附近强度的纯音感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2.
健康志愿者5组,每组分别交叉口服一种克拉霉素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血药浓度测定采用生物检定法。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一步估算5个制剂克拉霉素健康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8.30±7.05)%,(108.00±8.87)%,(107.00±6.87%),(95.60±6.35)%,(92.40±6.38)%;药代动力学参数平均值分别为:Ka4.85±1.66h-1,Ke0.144±0.031h-1,Vd202.6±6.84L/kg,CL29.32±6.68L/h,结果符合文献报道值。与目前广泛应用的3p87程序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0.99480.99999,统计学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批次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数据分析表明,NONMEM法可以为新药生物利用度评价提供新的更加简捷和方便的数据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气象因素与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OID)的关系,为OI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OID的日发病资料和气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气象因素与OID的关系。结果 2010-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累计报告0~5岁儿童OID 10 359例。高温和高日温差会增加儿童OID的发病风险,RR分别为2.97、1.63;高气压、高相对湿度与低日照时长会降低OID的发病风险,RR分别为0.36、0.19、0.64。高风速和低风速在滞后10~17 d时呈现了一定的保护效应。男童和1~3岁幼儿在高温下更易患OID,低风速下幼儿患OID风险较低。结论 各气象因素都与兰州市0~5岁儿童OID发病有关,高温和高日温差会增加OID的发病,且男童和1~3岁幼儿对高温更加敏感,应重点关注高温和温差较大天气对敏感人群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气象因素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利用广州市白云、越秀、番禺三区2004—2010年早产、气象与空气污染物资料,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气象因素与早产的关联。结果广州市白云、越秀、番禺三区2004—2010年共活产分娩438 021例,早产儿29973例,早产率为6.84%(95%CI:6.77%~6.92%);日均出生早产儿(11.72±5.63)例,气温均值为(23.41±6.38)℃,相对湿度均值为(67.34±13.84)%,气压均值为(1012.94±6.88)h Pa;风速均值为(6.99±3.70)m/s。气象因素在不同滞后日与早产的关联呈非线性,总体上各气象因素与早产的风险效应呈正向关联。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分别达到最大值(34℃、100%、1 032.2 h Pa、26 m/s)时,在滞后期(0~26、0~1、0~25、0~24 d)内总体风险效应达到最高,RR值分别为2.01(95%CI:1.28~3.16),1.25(95%CI:1.08~1.45),1.67(95%CI:1.03~2.71)和4.91(95%CI:0.63~38.11)。累积热效应在滞后期0~26 d内最高,RR值为1.47(95%CI:1.16~1.86);累积潮湿风险效应在滞后0 d时最高,RR值为1.12(95%CI:1.05~1.19);累积高气压效应在滞后期0~25 d内最高,RR值为1.34(95%CI:1.01~1.78)。首次怀孕、首次分娩、男婴及孕33~36周的早产亚组对气象因素较为易感,特别是对高温因素。结论广州地区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气压等气象因素可能是早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评估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兰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荨麻疹门诊数据和同期兰州市气象数据、空气污染物数据。通过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并按照不同年龄段(0~14岁、15~59岁、≥60岁)及不同性别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气温与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之间的关系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兰州市3家三甲医院荨麻疹日均门诊量为25人次,范围1~76人次。当日均气温在0~10 ℃范围内时,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随着气温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日均气温为2 ℃时,对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影响的滞后效应在第18天出现,在滞后21 d时相对危险度(RR)值最大,为1.12(95%CI:1.04~1.20)。高温时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且高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呈现出滞后效应,气温越高滞后效应越明显;在滞后21 d时,气温为19.9 ℃和25.5 ℃的RR值分别为1.20(95%CI:1.12~1.27)和1.39(95%CI:1.31~1.4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对0~14岁、15~59岁和女性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的影响更敏感,高温累积滞后21 d时,对0~14岁、15~59岁和女性人群的RR值分别为1.60(95%CI:1.45~1.71)、1.34(95%CI:1.25~1.43)和1.43(95%CI:1.33~1.53)。低温表现为对≥60岁人群的影响,当日均气温为-4.8 ℃,滞后12 d时RR值最大为1.38(95%CI:1.03~1.85)。此外并未发现低温对其他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的影响。结论 兰州市日均气温会影响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主要表现为高温会增加0~14岁、15~59岁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低温增加≥60岁人群的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究中国非肥胖人群中HDL-C与NAFLD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有16173例入组时无NAFLD的非肥胖参与者并完成了其5年的随访。通过对缺失值数据的筛选与插补,最终获得12128例参与者。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HDL-C对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根据STROBE声明的建议,本研究同时展示了未经调整、经过微调整和经过完全调整的回归分析的结果。本研究还将HDL-C转换为分类变量,并计算趋势性检验的P值。由于HDL-C是一个连续变量,本研究使用广义加性模型来识别其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并采用递推法自动计算阈值效应拐点。结果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调整各种可能存在影响的因素后,结果显示HDL-C可作为NAFLD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HR=0.47,95% CI:0.40~0.55)。HDL-C与NAFLD的发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HDL-C阈值效应的拐点为1.09mmol/L。当基线HDL-C<1.09mmol/L时,HDL-C可作为NAFLD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HR=2.76,95% CI:1.51~5.05)。当基线HDL-C≥1.09mmol/L时,HDL-C可作为NAFLD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HR=0.17,95% CI:0.14~0.20)。结论 HDL-C可作为NAFLD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HDL-C与NAFLD发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和阈值饱和效应。  相似文献   
997.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77-581
针刺作为一种确有疗效的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刺治疗疾病的中枢效应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脑功能技术的发展,针刺中枢效应的研究结论却多如繁星,这阻碍针刺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本文基于现代脑功能技术研究针刺的中枢效应,通过比较目前主要研究手段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运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的相关针刺中枢效应数据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获取针刺与中枢效应之间的隐变量,进一步探讨针刺中枢效应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998.
临床医师对非线性动力学的兴趣越来越高涨,认识也不断加深。因为混沌理论已广泛地涉及到科学的各个分支,在评估这一理论与生物医学的关系时,会碰到一系列晦涩的术语和概念,诸如非线性、分形、周期振荡、分叉、复杂性以及混沌等等。因此,我想在这里提供非线性动力学关键部分的基本概念,并选择一些生理学和医学方面应用的例子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99.
具有非线性阈值行为的神经系统常常工作在有大背景噪声的环境中,尽管如此,神经系统仍能高效地感知、分辨和处理信息。近10多年来,为探明神经系统在噪声环境中如何处理信息的机理,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着重回顾和总结了在与感觉知觉相关的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随机共振现象,以及应用此种神经处理信息的方式来改善系统的功能方面所做的研究。文中还介绍了用于研究感受系统而采用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根据此原理得出的一些实际应用例子。这些工作为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来弥补或增强人的感觉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目的是介绍曲线方程的两种拟合方法(即直线化法与直接拟合法)之间的区别。通过对一个实例中散点图为"S型曲线"的资料采用直线化法与直接拟合法拟合Logistic曲线回归方程,对所得到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粗估值再采用SAS中的NLIN过程直接拟合Logistic曲线回归方程,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