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170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489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目的 探讨IL-18诱导PBMC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IL-18在体外诱导PBMC后,以MTT法测定其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在杀伤活性最大时,以BAS-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sFas-L的含量,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CD_(16)/CD_(56)、Fas-L、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结果 PBMC在体外经IL-18诱导后,能明显增强其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在PBMC经IL-18诱导后的d 4,这种杀伤活性最高。在杀伤活性最高时,PBMC表达CD16/CD_(56)、Fas-L、穿孔素、颗粒酶B的能力明显增加,但培养上清液中sFas-L的含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本实验的结果显示,IL-18能诱导PBMC杀伤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并使其对Raji细胞杀伤活性增强,这种杀伤机制可能与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2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杀伤活性及NK细胞计数进行测定,其中有15例患者手术治疗切除肿瘤,于术后三周复查NK活性及NK计数,并与正常人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头颈部肿瘤患者NK活性及NK计数均低于正常人,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患者的NK活性比术前有明显提高,配对t检验P<0.01,NK计数比术前也有所提高,配对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NK活性的水平与肿瘤的分期有相关性,晚期(T4期)癌症患者NK活性明显低于早期(T1、T2)患者,可以看出NK活性随着肿瘤的发展而降低,肿瘤对宿主有免疫抑制作用;NK活性与NK数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344。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法对240例SARS患者的602份系列标本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进行绝对计数测定。结果 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重型(极重型)患者明显低于普通型(P<0.001)。治愈组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于发病时处于低水平,但于发病后第2周开始上升,然后随病情恢复逐渐升至正常水平。但NK细胞于发病时已处于低水平,至发病后第2周继续下降,于发病后第5周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与病情轻重有关,测定SARS患者的该两种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中免疫细胞CD45RO、CD3、CD4、CD8、CD56和CD68阳性细胞数量表达,探讨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变化以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采用CD45RO、CD3、CD4、CD8、CD56、CD68单克隆抗体对45例EMs患者在位内膜中的阳性细胞进行标记,测定其在EM患者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数量。同期选取16例宫颈原位癌非EMs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EMs组和对照组在位内膜中均有CD45RO、CD3、CD4、CD8、CD56和CD68阳性细胞表达,EMs组在位内膜中的CD45RO、CD8、CD68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阳性细胞数量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泌期内膜中CD45RO、CD3、CD4、CD8、CD56、CD68阳性细胞数量较增殖期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患者在位内膜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变化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5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74例)和开腹组(行开腹胃癌根治术,78例),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K细胞的比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2 d、术后1周及术后2周NK细胞比例的变化,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d与术前1 d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NK细胞比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周NK细胞比例恢复近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患者术后1周NK细胞比例仍处于低水平,术后2周才恢复近术前水平;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NK细胞比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机体损伤小,能够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杨新  袁琳  胡雪梅 《国际免疫学杂志》2011,34(2):136-138,142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而其表面的活化性受体在其发挥相应生物学功能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其中Ly49s3是广泛表达在多种品系大鼠NK细胞上的杀伤凝集素样受体(KLR)家族的成员,由大鼠4号染色体NKC编码,可通过识别相应的MHC Ⅰ类分子,向NK细胞传导活化性信号,激活NK细胞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47.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复发率高。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其中自然杀伤细胞可以在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抑制肿瘤转移及复发,在肝癌的免疫治疗中起关键性作用,在开展新的治疗模式以及提高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49.
高祥  郭涛  黄婧  刘钊  骆晨  罗诗樵 《免疫学杂志》2015,(4):308-312,317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NK细胞肿瘤杀伤力的影响及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机制;初步探讨过继输注NK细胞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得小鼠脾脏Treg细胞及N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磁珠和重组小鼠白介素2(rm IL-2)联合刺激体外扩增Treg细胞,重组小鼠白介素15(rm IL-15)、rm IL-2以及氢化可的松联合刺激体外扩增NK细胞。将扩增后Treg细胞及NK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比色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将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输注至Balb/c小鼠体内建立肺移植瘤模型[1],将荷瘤小鼠分为4组:A组单独接种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B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C组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D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MTT比色法测定各实验组小鼠脾脏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肺部肿瘤结节数目。结果体外扩增后的Treg细胞对新鲜分选及扩增后的NK细胞活性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A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低于正常小鼠,且B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较A组进一步降低(P0.05);D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高于A组和B组荷瘤小鼠,但仍低于正常小鼠组(P0.05)。B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105.33±10.97)较A组明显增多(17±4.58)(P0.01);C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2.00±1.00)较A组(17±4.58)明显减少(P=0.037);D组荷瘤小鼠肺移植瘤数目(79.00±8.54)较B组明显降低(105.33±10.97)(P=0.030),但仍高于A组荷瘤小鼠(17±4.58)(P0.001)。结论体内种植肿瘤会抑制机体NK细胞活性;输注体外扩增Treg细胞能够通过抑制NK细胞发挥抗肿瘤免疫抑制;过继输注体外扩增NK细胞能够部分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50.
HLA-G与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细胞,是机体抵抗肿瘤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属于非经典的HLAⅠ类分子,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免疫耐受分子。HLA-G抗原对NK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一方面是依赖于一系列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NK细胞多种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本文就HLA-G对NK细胞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