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北京、长春、汉川,深圳,清远和南京等6个城市445份HBV感染者血清进行基因型及亚型分型,其中急性肝炎7例,无症状携带者36例,慢性乙型肝炎352例,肝硬化28例,肝细胞癌22例。通过对PCR产物测序确定其基因型,以验证该法的准确性。结果445份血清中,239例(53.7%)为C型,其中13例(5.4%)为C1亚型,135例(56.5%)为C2亚型,91例(38.1%)为非C1/C2亚型;145例(32.6%)B型,其中100例(69.0%)为Ba亚型,25例(17.2%)为Bj亚型,20例(13.8%)为非Ba/Bj亚型;61例(13.7%)为B型与C型混合感染,其中6例(9.8%)为Ba与C1亚型混合感染,3例(4.9%)为Bj与C1亚型混合感染,15例(24.6%)为Ba与C2亚型混合感染,8例(13.1%)为Bj与C2型混合感染,11例(18.0%)为Ba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7例(11.5%)为Bj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2例(3.3%)为非Ba/Bj亚型与C1亚型混合感染,3例(4.9%)为非Ba/Bj亚型与C2亚型混合感染,6例(9.8%)为非Ba/BJ亚型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及亚型。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B型,C型、B与C型混合感染及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C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8.6%和86.4%),无症状携带者中B型所占比例较高(72.2%)。但不同性别患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无差异。在HBeAg阳性和阴性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6个城市HBV感染者中,以B2和C2亚型占优势,C基因型可能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婚检人群乙、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毒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忠平  庄辉  董庆鸣  李朋  朱林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417-14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婚检人群乙型和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和艾滋病毒抗体采用酶免法检测;梅毒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检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载量采用PCR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病毒基因型采用直接PCR基因分型法测定。结果 800例婚检人群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率分别为12.0%,6.0%,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未检出。9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婚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小于10^5拷贝/ml占88.5%,大于10^5拷贝/ml仅占11.5%。5例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中,病毒载量均小于10^4拷贝/ml,该婚检人群HBV感染中,B型占18.6%,B和C混合型占42.4%.C型占23.7%。3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均为HCV1b型。结论 该婚检人群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但病毒载量相对较低。未发现梅毒和艾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V前C区(Pre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标本,包括36例无症状携带者(其中24例为HBV携带者,12例为HBsAg携带者)、36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和16例肝硬化患者。所有标本均经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鉴定为HBVC基因型,并用巢氏PCR法扩增HBVPreC和BCP基因片段,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序,然后用ClustalW1.8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50例HBeAg阳性患者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组的T1762/A1764双突变率和T1846突变率分别为12.5%、42.1%、100%和0%、5.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和0.02)。在38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组的T1762/A1764双突变率分别为16.7%、58.8%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肝硬化组的C/G1753突变率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者及慢性乙肝组(分别为55.6%、8.3%、11.8%,P=0.01),其A1896突变率也高于无症状携带者组(分别为55.6%、8.3%,P=0.01)。结论HBVT1762/A1764双突变与C基因型HBV慢性感染者的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 ,探讨外周血免疫细胞在SARS发病进程中的意义 ,初步探讨SARS的发病机理 ,并为SA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动态观察我院收治的已治愈SARS病例和SARS死亡病例外周血CD4 + 和CD8+ T淋巴细胞 ,评估外周血免疫细胞在SARS发病进程及预后中的作用。实验方法为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析免疫细胞表面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 ,T细胞表面标志组合为CD3 CD8 CD4 5 CD4。结果 :所有治愈的SARS病人的CD4 + 和CD8+ T淋巴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性下降 ,而所有的死亡病例有不可逆性显著下降 ,直至死亡。T细胞下降程度和维持的时间与病情密切相关。普通型SARS病例最低CD4 + T淋巴细胞数为 30 5± 15 0cells μl(P <0 .0 0 1)、重型为 139± 6 9cells μl(P <0 .0 0 1) ,普通型SARS病例最低CD8+ T淋巴细胞数为 2 2 3± 89cells μl(P <0 .0 0 1)、重型为 171± 92cells μl(P <0 .0 0 1)。所有普通型病例和大部分重型病例T淋巴细胞恢复正常 ,个别重型病例低于正常或接近正常 ,恢复后普通型平均为 991± 2 86cells μl,重型平均为 5 4 5± 2 2 5cells μl。恢复时间有所不同 ,普通型平均为 17± 5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病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测定法对240例确诊为SAR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绝对计数进行测定,并对不同组别SAR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SARS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5、CD3、CD4、CD8)的绝对计数分别为1298±785、897±606、510±372、362±263个/mm~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024±423、1391±289、795±129、551±183个/mm~3);重型(极重型)患者(1095±740、740±562、419±346、304±244个/mm~3)低于普通型(1404±788、991±612、564±378、396±267个/mm~3);死亡组(587±493、369±371、204±191、150±130个/mm~3)低于治愈组(1355±776、948±603、539±375、382±263个/mm~3);普通型与重型(极重型)以及治愈组与死亡组患者之间淋巴细胞亚群(CD45、CD3、CD4、CD8)绝对计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同组别间 CD4/CD8比值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SARS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CD45、CD3、CD4、CD8)计数于病程第1周即开始下降,第2周降至最低水平(977±579、641±466、360±275、270±216个/mm~3),然后随病情恢复而逐渐上升。结论 测定SAR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疾病预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法对240例SARS患者的602份系列标本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进行绝对计数测定。结果 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重型(极重型)患者明显低于普通型(P<0.001)。治愈组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于发病时处于低水平,但于发病后第2周开始上升,然后随病情恢复逐渐升至正常水平。但NK细胞于发病时已处于低水平,至发病后第2周继续下降,于发病后第5周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与病情轻重有关,测定SARS患者的该两种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戊型肝炎病毒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戊型肝炎暴发机构职工的血清抗-HEV IgG。结果:戊型肝炎暴发机构1611名职工中,HEV临床型感染率为1.55%(25/1611),亚临床型感染率为4.59%(74/1611),总的急性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率为6.15%(99/1611)。临床型感染与亚临床型感染之比为1:2.96。临床型感染者的抗-HEV IgG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0.00;亚临床型感染者为1:78.52,两组无显著差异(P=0.899)。急性感染者的抗-HEV IgG滴度均≥1:40,并呈动态升高;而13例既往感染者中,除1例抗-HEV IgG滴度为1:40外,其余均为1:20,且无动态升高。结论:戊型肝炎存在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亚临床型感染也可产生对HEV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旨在了解近年来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探讨基因型与肝病程度,HCV RNA病毒载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孕妇人群AIDS认知程度与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市孕妇对艾滋病(AIDS)的预防知识、态度,以便为在该人群中采取切实可行的AIDS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干预前问卷调查,然后对干预组采取讲课、发放AIDS预防宣传资料和小组咨询等干预措施,时间为6个月;对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6个月后,对两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与干预前调查内容相同。结果:干预组孕妇于干预前调查时,对AIDS有关知识的正确认识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采取措施6个月后,干预组正确认识率由干预前的65.5%上升至80.5%,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31.678,P<0.01),但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3.284,P=0.063)。结论:孕妇在干预前,对AIDS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其传播途径认识模糊。因此,有必要对该人群开展AIDS预防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和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方法]根据HBV基因组DNA正负链上下游缺口序列,设计3个相对保守的引物,建立HBV cccDNA半套式PCR,并用该法检测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cccDNA。[结果]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35例HBV cccDNA阳性,阳性率为36.5%。HBV cccDNA阳性组的HBeAg、HBV DNA、ALT和AST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但两组的HBsA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HBV DNA≥10^5组的HBV cccDNA检出率为58.3%(35/60),明显高于HBVDNA〈10^5组(0%,0/36)(P=0.000);HBeAg阳性组的HBV cccDNA检出率为50.9%(28/55),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7/41,17.1%)(P=0.001)。[结论]半套式PCR方法简便,可用于测定血清中HBV cccDNA,以评价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