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3篇
  免费   1430篇
  国内免费   635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1095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3263篇
内科学   1894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3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952篇
综合类   5430篇
预防医学   1721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2088篇
  57篇
中国医学   1100篇
肿瘤学   1858篇
  2024年   378篇
  2023年   1311篇
  2022年   983篇
  2021年   1187篇
  2020年   851篇
  2019年   962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658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986篇
  2013年   872篇
  2012年   1145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958篇
  2009年   851篇
  2008年   987篇
  2007年   864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D患者(AD组)和100例认知正常老年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外周静脉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测定CD33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CD33阳性细胞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D33表达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的关系。结果 AD患者CD33mRNA表达水平和CD33阳性细胞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89±0.28比1.06±0.33;(40±15)%比(5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3mRNA表达水平、CD33阳性细胞率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8,0.22,P<0.05)。结论 CD33可能参与AD的发病过程,CD33作为AD临床诊断生物标志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的应用6σ理论对肿瘤标志物项目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并初步确定各项目的质量目标。 方法收集本实验室2018年1至12月室内质控数据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以生物学变异导出的质量规范和国家室间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允许总误差(TEa)计算6项肿瘤标志物的σ水平,并依据质量目标选择流程图和肿瘤标志物分析性能验证图评价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性能,进而为肿瘤标志物选择合适的质量目标。 结果应用不同层级的生物学变异导出的质量规范和国家室间质量评价标准,肿瘤标志物项目的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依据质量目标选择流程图:选择生物学变异导出的"适当的"质量规范作为CA125项目的质量目标,选择生物学变异导出的"最低的"质量规范作为t-PSA、CEA、AFP、CA199和CA153项目的质量目标。 结论6σ能够客观评价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性能,并为实验室质量目标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间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肿瘤切除术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肿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访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肿瘤切除术后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短期内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分析tCGA数据库中肝内胆管癌(ICC)高通量测序数据,寻找其预后相关基因,构建风险模型,并研究其在ICC组织中表达及作用通路。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33例ICC组织和8例癌旁组织中的RNA-seq表达矩阵数据和患者临床资料信息,利用edgeR软件包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绘制生存曲线,筛选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风险模型,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了解预后相关基因的作用通路。结果 通过edgeR分析后得到6 617个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为|log2 Fold Change|>1,P<0.05),其中高表达组4 094个,低表达组2 523个。通过功能富集发现,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致癌作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系统、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质的代谢影响以及视黄醇代谢通路。经单因素Cox回归、R软件“survival”包生存曲线分析显示,UCN2、CST1、PROS1、SLC35E4、PEMT五个基因对ICC患者预后存在显著性影响。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ST1、PEMT、PROS1构建的风险模型对ICC患者预后具有判断作用。结论 UCN2、CST1、PROS1、SLC35E4、PEMT基因可能成为ICC预后判断指标,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评价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对急性缺血性胸痛(IC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时206例发病〈12h、表现为急性胸痛的患者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并抽血进行IM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将ECG、IMA、cTnI、CK-MB的结果单独或结合与最终诊断为非缺血性胸痛(NICP)及ICP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最后诊断为ICP98例,NICP108例,ICP发病〈3h和3-6h组IMA水平明显升高,与NI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发病〉6h组IMA水平与NIC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A诊断发病〈3hICP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NPV)为89.1%和88.8%,明显高于ECG、cTnI和CK-MB,四者结合为97.6%和96.9%;IMA诊断发病3~6hICP的敏感性和NPV为71.7%和74.5%,也高于ECG、cTnI、CK-MB,四者结合为95.5%和94.2%;但IMA对于发病〉6h的ICP则无诊断作用。结论 IMA是诊断ICP的早期敏感生化指标,对于发病〈6h(尤其是〈3h)的ICP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NPV,优于ECG、CK-MB、cTnI;将IMA与其他指标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对ICP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0.
CRP是1930年威廉姆和托马斯在对肺炎球菌性肺炎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种能够凝集肺炎球菌C-菌多糖的蛋白.一些流行病调查和临床研究发现心血管病变常伴随有炎性标志物的升高。2型糖尿病它与心血管病有着共同土壤,使得CRP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研究被受关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CRP在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它的升高可能与动脉硬化以外的因索有关。因此,引发了糖尿病的低度炎性病变假说。本文就近年来CRP与糖尿病研究主要状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