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40篇
  免费   16669篇
  国内免费   12907篇
耳鼻咽喉   1205篇
儿科学   2612篇
妇产科学   1928篇
基础医学   17586篇
口腔科学   2600篇
临床医学   35798篇
内科学   32034篇
皮肤病学   2644篇
神经病学   5241篇
特种医学   68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7篇
外科学   12012篇
综合类   85300篇
预防医学   22999篇
眼科学   2054篇
药学   40989篇
  414篇
中国医学   24674篇
肿瘤学   12682篇
  2024年   2419篇
  2023年   8843篇
  2022年   7506篇
  2021年   9024篇
  2020年   8494篇
  2019年   8763篇
  2018年   4609篇
  2017年   7583篇
  2016年   8605篇
  2015年   9598篇
  2014年   14506篇
  2013年   14163篇
  2012年   17891篇
  2011年   18829篇
  2010年   17015篇
  2009年   16257篇
  2008年   16610篇
  2007年   15009篇
  2006年   14268篇
  2005年   15452篇
  2004年   12193篇
  2003年   11494篇
  2002年   9126篇
  2001年   8049篇
  2000年   5899篇
  1999年   4793篇
  1998年   4131篇
  1997年   3679篇
  1996年   3224篇
  1995年   2732篇
  1994年   2294篇
  1993年   1400篇
  1992年   1208篇
  1991年   1223篇
  1990年   980篇
  1989年   868篇
  1988年   321篇
  1987年   263篇
  1986年   178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Nrf2 介导的抗氧化途径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损伤和海马神经元损伤 效果。方法 30 只SPF级成年雄性SD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3 组:模型组、实验1 组与实验 2 组。模型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5 μl/d 静脉注射,实验1 组与实验2 组在造模后给予奥拉西坦10 ng/d、 100 ng/d 静脉注射,连续2 周。记录大鼠的认知损伤和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并检测Nrf2 表达与氧化指 标变化。结果 3组造模后1 d的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模后7 d与14 d 的逃避潜伏期都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2 组低于实验1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造 模后14 d 实验组的NADPH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2 组显著低于实验1 组(P< 0.05)。 造模后14 d 实验组的N-myc、Nrf2 蛋白相对表达含量、海马神经元细胞活性与存活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2 组显著高于实验1 组(P < 0.05)。结论 奥拉西坦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损伤 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 介导的抗氧化途径及N-myc 介导的神经元生长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评估其在肛瘘及肛周结构显示中的优势。 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例肛瘘患者进行肛管磁共振(MR)检查,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取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利用Fisher score算法计算瘘管及肛门括约肌的组织间分辨力Fisher值、脂肪与肛门括约肌间的Fisher值,评估融合图像中瘘管及肛周结构的显示情况。采用改进的双刺激连续质量量表(DSCQS)对T2WI-FS、T2WI、增强3D-VIBE和T2WI-Fusion序列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 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T2WI-Fusion、T2WI瘘管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6.46、3.31,T2WI-Fusion图像对瘘管的显示优于T2WI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T2WI-FS脂肪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10.61、2.45,T2WI-Fusion图像对括约肌的显示优于T2WI-FS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对瘘管与括约肌的图像质量评价总评分均高于T2WI-FS、T2WI、增强3D-VIBE序列(P<0.001)。 结论MRI图像融合技术同时具备T2WI及T2WI-FS的优势,无需增加扫描序列及扫描时间,且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显著提高病变及肛周解剖结构的对比度和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3.
《中华男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会刊,是公开发行的男科学和生殖医学类核心期刊,月刊,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F5000)和201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以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男科学和生殖医学工作者和科研部门的实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相似文献   
104.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作为AIM2样受体(ALR)家族成员之一,其和胞质中异常存在的双链DNA进一步组装成 AIM2炎症小体而引起炎症及其相关的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关于AIM2对肿瘤的作用机制,较为明确的是其作为炎症小体 发挥作用,然而AIM2在结肠癌、宫颈癌、肾癌、肝癌等肿瘤中均有差异表达,并且还通过不依赖于AIM2炎症小体的途径发挥促 进或抑制肿瘤的作用,该途径包括PI3K/AKT、EMT、NF-κB以及MAPK/ERK等信号通路。加深基于AIM2对肿瘤发生发展中作 用机制的认识可为肿瘤诊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5.
目前,国内外肝移植学界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机制阐释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但为获得长期生存仍需长期乃至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即使如此,临床上AR仍时有发生,并导致相当一部分受者移植肝功能丧失,更重要的是受者术后还受到感染、肿瘤和其他一系列不良反应及沉重经济负担的影响。因此,为肝移植AR机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更全面深入阐明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内在机制,进而依据新的机制研制出新型免疫抑制剂已势在必行。本文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肝移植AR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张胜威 《河南中医》2019,39(6):882-885
目的:观察益气提升方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Ⅲ度脱垂性内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Ⅲ度脱垂性内痔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TST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益气提升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 50%,对照组有效率92. 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第7天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益气提升方联合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能够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平衡体内Th1/Th2。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2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静脉血标本作为试验组(糖尿病足组),另外取98例非糖尿病足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糖尿病组),101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检对象外周静脉血中HMGB1、MMP9和AGE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足组患者和糖尿病组患者血清中HMGB1、MMP9和AGE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足组患者HMGB1、MMP9和AGE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组患者血清中HMGB1的表达量与AGE(r~2=0.31)和MMP9(r~2=0.77)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HMGB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其可能是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