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9篇
  免费   935篇
  国内免费   677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568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3792篇
内科学   2794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68篇
特种医学   11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950篇
综合类   5535篇
预防医学   67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985篇
  31篇
中国医学   564篇
肿瘤学   109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94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916篇
  2012年   1339篇
  2011年   1425篇
  2010年   1226篇
  2009年   1234篇
  2008年   1102篇
  2007年   1129篇
  2006年   1039篇
  2005年   968篇
  2004年   793篇
  2003年   641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某些特殊情况下近端内漏的治疗方法,比较延伸移植物(cuff)延伸释放法和后撤释放法的价值。方法 2001年以来,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发生近端内漏6例,分别采用向近端延伸法和后撤法植入cuff封闭内漏。结果 3例采用延伸法,其中1倒采用1枚cuff,1例采用5枚cuff,均完全封闭内漏;1例采用1枚cuff封闭不完全,带漏返回。3例采用后撤法,各用l枚cuff一次性将近端内漏消除。结论 主动脉弓远端或降主动脉近端成角明显时,如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中发生近端内漏,采用后撤法植入cuff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主动脉阻断期间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的肺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期间应用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杂种上海犬(上海农科院犬养殖厂)12只,体重7~12 kg.随机分成应用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体外循环前、结束即刻、结束后1 h的肺功能,体外循环术后2组左、右心房内血白细胞记数以及肺水含量的变化.体外循环转流前、后分别在右肺门处随机切取肺组织(3 cm×3 cm大小)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左、右心房血白细胞记数差异无显著性,肺水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对照组显示肺泡间质明显水肿,肺泡内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实验组保留了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结论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可减轻主动脉阻断期间肺组损伤,保护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93.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行腔内隔绝术(EVE)选择合适的导入动脉。方法 以彩超,CTA或MRA为检查手段,评估导入动脉(股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下段等)的直径大小(≥8mm)、有否硬化斑块、狭窄、是否被夹层累及、有否扭曲及其程度,从而选择具体的手术入路。结果 本组37例TAD行EVE术所选择经股动脉手术入路23例、经髂总动脉手术入路14例。未选择经腹主动脉下段手术入路。即时操作成功率为100%。结论 合理的选择导入动脉作为手术入路,是EVE手术治疗TAD顺利完成的要点。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初步研究阿霉素导致血管壁脂质过氧化状态下纤连蛋白( fibronectin,FN)及 P105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康复介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雄性 SD大鼠 40只随机分成 4组,每组 10只正常对照组,阿霉素低剂量组( 10 mg/kg),阿霉素中剂量组( 20 mg/kg),阿霉素高剂量组( 40 mg/kg),对后 3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阿霉素,制备脂质过氧化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 Thiobarbituric acid ,TBA)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测定大鼠主动脉中的纤连蛋白 ( Fibronectin, FN)、 P105共活化因子 mRNA的表达. 结果对照组、阿霉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分别为( 12.6± 3.8),( 17.4± 2.9),( 20.9± 3.4),( 24.5± 4.1) μ mol/L , 其中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含量高于对照组( t=2.27,P< 0.05; t=2.89, P< 0.01); RT-PCR结果表明 FN, P105 mRNA在不同剂量模型组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 结论在阿霉素导致血管壁损伤后,有 FN, P105基因的高表达,脂质过氧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5.
应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治疗急性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0年2月至2002年11月采用国产覆膜支架行腔内治疗急性期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大动脉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大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大动脉病变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腹主动脉瘤 3例 ;降主动脉夹层破裂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椎骨破损 2例 ;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 2例 ;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空肠曲瘘并消化道大出血 1例 ;腹主动脉瘤破裂并休克 5例 ,腹主动脉外伤后破裂 3例 ;腹主动脉瘤和 /或并单或双侧髂动脉瘤2 1例 ;髂动脉瘤 6例 ;股动脉瘤 9例 ;髂或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2 1例 ;右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起始部破裂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 1例 ;左或右锁骨下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 3例 ;颈动脉瘤 2例 ,颈动脉假性动脉瘤 7例。行人工血管置换治疗 71例 ,自体静脉修补 3例 ,动脉破口修补术 12例。结果 术中及术后 3 0d死亡率为 3 .5 % ( 3 /86)。随访 73例 ,随访时间 1个月至 5年 ,除 1例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瘘患者已死亡外 ,余均生存良好。结论 大动脉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一种十分有效和经济实用的方法 ,在技巧等方面的改进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50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经过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者43例(90%);21例行CT检查。21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100%);行磁共振显像(MRI)27例,均确诊为主动脉夹层(100%)。经治疗好转出院42例(84%),1例并发脑梗死且留有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7例死亡(占14%)。结论 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CT、MRI可提供可靠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98.
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车祸伤及胸部致右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右侧气胸、左侧血胸入院。给予双侧胸腔置管引流术等处理,病情稳定,能下床活动。伤后12天突发截瘫,经MRI证实为胸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长约4cm,管腔基本被极化血块堵塞,致使瘤以下血流缺失,导致截瘫,无尿;截瘫后30小时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术后病情稳定,截瘫未恢复,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术后1个月余完全不能进水,钡餐透视显示食管中下段交界以下重度狭窄,行胸部CT检查排除食管机械外压情况,发现下段食管贲门上不狭窄,狭窄段仅位于中下段交…  相似文献   
99.
64层螺旋CT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三联检查显示急性胸痛患者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患者进行64层MSCT回顾性心电门控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联合检查。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多种重组技术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评价成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果平均扫描时间(8.5±1.0)s,总对比剂用量100ml。肺动脉和主动脉增强后CT值均≥200HU者占95.7%(67/70);冠状动脉显影图像质量优的节段占85.8%(720/839),图像质量良的节段占8.6%(72/839),图像质量差的节段占5.6%(47/839)。共检出冠状动脉狭窄≥50%者20例,肺动脉栓塞2例,主动脉夹层2例。结论64层MSCT三联检查能够在8s左右1次扫描完成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检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血管内支架移植物治疗胸-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内支架移植物 (ESG)植入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8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D或AAA) ,全麻下行血管内支架移植物治疗 ,其中 5例AD植入TALENT移植物 ,9例植入国产ESG ;7例AAA植入Zenith和TALENT分叉型ESG ,7例植入国产ESG。结果  2 5例动脉假腔及动脉瘤得到有效隔绝。2例AD封堵失败 ;1例AAA移植物遮盖右肾动脉开口 ,术后肾体积缩小 ;1例AAA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平均随访 18.5± 15 .1个月( 1~ 5 9个月 ) ,2 5例生活及工作情况良好。结论 ESG植入术可有效治疗StanfordB型AD和肾下AAA ;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