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2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93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心痛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的疗效,分析CD40/CD40L与痰瘀互结气郁证证候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将52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心痛方治疗,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内中膜厚度(IMT)、CD40、CD40L。结果两组治疗后CD40/CD40L、中医证候积分、Crouse积分及I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D40/CD40L与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及IMT之间均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CD40/CD40L与痰瘀互结气郁证证候及颈动脉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安神宁心胶囊对肝郁脾虚、心神失养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安神宁心胶囊治疗,每次4丸~6丸,每日3次,温水送服。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1片,睡前服用。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4周末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法(PSQI)和中医临床证候自评量表评分法对睡眠质量、中医临床证候及总体疗效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在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口干、头晕、便秘、唾液增多等不良反应。结论安神宁心胶囊能明显改善肝郁脾虚、心神失养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其情志状态和生活质量,安全无副反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43.
沈一炜  姜静  陈帅  林胜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11):1099-1101, 1123
[目的]分析讨论林胜友主任中医师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归纳整理病案,结合林师平日指导,分析化疗相关性呕吐的病因病机,总结林师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林师认为化疗相关性呕吐的病因病机为中焦土虚,胃气失和;腑实不通,浊气犯胃;肝胆不利,气机失转,治疗上主要从健脾土、通肠腑、畅气机着手。所举验案,患者辨证为脾虚腑实,兼有肝郁,采取健脾通腑,辅以疏肝解郁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疗效明显,顺利帮助患者度过化疗阶段。[结论]林师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采用健脾、通腑、疏肝治法,通补并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4.
背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作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对于IBS-D患者的诊疗特别是内脏敏感性的调节治疗效果不够显著,且容易复发。目的 探讨安肠汤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屏障功能、炎性因子、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安肠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测试表(IBS-QO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PY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163,P<0.05)。治疗后观察组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BS-QOL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HAMA、HAMD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DAO、D-乳酸、I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DAO、D-乳酸、IFAB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血清NPY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 安肠汤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改善肠屏障功能,保护肠组织,减轻炎性反应,调控脑肠肽分泌平衡。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纳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50例,均于入院第1天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胸部CT、中医证候特征、舌象、脉象等信息;并依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进行分析辨证。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居多,男女比为1.27∶1;74%的患者有武汉/湖北旅居史,20%的患者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胸部CT以多肺叶病变为主,白细胞未见明显升高,多见淋巴细胞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发热(84%)、咳嗽(62%)、乏力(62%)、纳差(58%)、口干(56%)、腹泻(56%)、自汗(54%)症状;舌象以淡红舌或红舌为主,多见腻苔(68%)、白苔(74%)。证型以湿毒郁肺证为主(82%),少数患者表现为热毒闭肺证(18%);其中湿毒郁肺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热毒闭肺型患者(P=0.002),而湿毒郁肺型患者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热毒闭肺型(P=0.02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湿毒郁肺型为主,符合中医湿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肝气郁结是抑郁症的主要病机,而抑郁症表现的情志抑郁往往并非由肝气郁结所致,多种迟滞症状是由于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神机失养导致的。在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情志抑郁作为辨病要点,而非辨证要点,不能简单地将情志抑郁归结为肝气郁滞而忽略脾虚的核心作用。脾虚肝郁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且脾虚是病机关键,贯穿抑郁症发病始终,故抑郁症的治疗当更注重从中焦论治,治肝实脾,且健脾重于疏肝。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自拟祛痰通腑化瘀方对脑梗死恢复期(痰热瘀结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恢复期(痰热瘀结证)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祛痰通腑化瘀方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情况,并检测血清UCH-L1、NSE、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NIHSS、BI评分及血脂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0.81±0.22)mpa·s]、全血高切黏度[(4.31±0.54)mpa·s]、全血低切黏度[(10.17±1.26)mpa·s]、全血还原黏度[(11.16±1.52)mpa·s]、血小板聚集指数(53.73±5.81),均低于对照组[(1.37±0.25)、(6.43±1.29)、(12.05±1.37)、(15.38±1.78)mpa·s,(65.81±6.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灌注平均流速[(45.27±4.93)cm/s]和收缩期峰值流速[(73.45±7.92)cm/s],均快于对照组[(37.49±3.95)、(63.73±6.84)cm/s];观察组阻力指数为(0.61±0.07),较对照组(0.74±0.08)明显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UCH-L1[(134.82±14.57)pg/ml]、NSE[(12.35±1.52)μg/L]均低于对照组[(193.41±20.52)pg/ml,(16.51±1.93)μg/L],血清VEGF[(381.57±41.82)pg/ml]高于对照组[(312.43±34.6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祛痰通腑化瘀方明显改善脑梗死恢复期(痰热瘀结证)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增加脑血流量,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可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8.
黄政德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政德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带头人,擅长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黄政德教授在辨治脾胃病方面有独到的临床经验,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疗效显著,现将黄政德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胎黄的古代文献及近年来中医胎黄理论的分析,探讨胎黄的病因病机,指出胎黄以湿邪瘀阻为主,病机以湿为源,以血分瘀滞为关键,脾虚湿困,肝失疏泄,胆汁泛溢肌肤.探讨在利湿退黄基础上,分清血分瘀滞程度,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胎黄,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50.
曾庆琪教授认为血精症肝肾阴虚是其本,湿热蕴结、瘀血阻络为其标,脾肾两虚乃其失精失血之结果,治疗重视恢复精室的“藏泄”功能,以滋阴降火为治疗血精之常,清热化湿为治疗血精之变,补益气血为治疗血精之本,凉血止血为治疗血精之标,临证治疗分为:肝肾阴虚型,方选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止血药化裁;湿热蕴结型,方选龙胆泻肝汤合小蓟饮子化裁;瘀血阻络型,方选失笑散合桃红四物汤化裁;脾肾两虚型,方选十全大补汤合鹿角胶丸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