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证模型的研究,从大鼠一般行为学改变、舒肝颗粒药物干预两方面验证模型;并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探讨模型预后。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舒肝颗粒组。用二甲基苯蒽(DMBA)联合长期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制备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模型,舒肝颗粒干预30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肉眼肿瘤发生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一系列肝郁血瘀证的生物表征变化,且肉眼可见肿瘤发生率升高;②组织病理变化提示:模型组非典型增生较对照组数量增多,且程度加重。舒肝颗粒组大鼠病理以单纯增生伴局灶性轻度非典增为主,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③免疫组化提示:模型组VEGF、CXCR4表达水平最高,较舒肝颗粒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升高趋势。结论:长期慢性不可预计应激是大鼠毒瘀互结证形成的主要因素。对心理应激的干预,能延缓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毒瘀互结证模型组VEFG、CXCR4表达明显升高,组织非典型增生程度较高,易转化成乳腺癌。  相似文献   
72.
原发性肝癌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已发生肝内或远处转移,或由于合并有严重的肝硬化,已失去手术的最佳治疗时机,且放疗、化疗效果均不理想,中医药在肝癌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优势,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服与外敷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在改善肝癌患者症状、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强放化疗疗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防止肝癌复发和转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3.
74.
颅脑术后发热中湿热的成因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颅脑术后发热病因分类属不内外因 ;研究证实湿热是颅脑术后发热的核心病机 ,湿热内蕴是主要证型 :颅脑术后湿热的成因与术前肝气不达 ,脾胃纳运受困 ,术中直接损伤脾胃 ,和术后大量使用抗生素及连续大量的补液有关 ;颅脑术后湿热虽然与明清温热病中外感湿热不同 ,无白痞等症状表现 ,但湿热的病位在脾胃则一致 ,临床辨证强调辨证与辨舌结合 ;证型以湿热并重为主 ,同时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不同及湿热病机的转化 ;治疗提倡以恢复和保护脾胃功能为核心 ,湿热分消 ,配合随证加减 ,使邪有出路 ;生活调摄也是防止术后湿热发热再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5.
阐述了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思路和方法。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两方面详细介绍其病因病机、诊断方法和防治用药,并附医案佐证。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拉西地平(1)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沉淀物的制备,考察了1与不同比例的PVP共沉淀物胶囊的药物累积同度,结果表明,1-PVP(1:5)共沉淀物胶囊的累积溶出度同比例物理混合物胶囊及司乐平片。  相似文献   
77.
对湿热分消法作了较系统的诠释,包括除热中之湿、清湿中之热、消湿热兼夹、上中下内外分消湿热4个方面,对临床治疗湿热之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用清热化湿复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21例,并对治疗前后肠道微生态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D肠道细菌比例: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革兰阳性杆菌明显上升(P〈0.01);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下降(P〈0.01)。②肠道菌群密集度: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菌群密集度无明显上升(P〉0.05)。③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改变(P〉0.05)。(少需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下降(P〈0.05,P〈0.01)。⑤厌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明显上升(P〈0.01)。结论清热化湿复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调可起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寻常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经验,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将562例寻常痤疮患者分5型辨证治疗。肺胃蕴热型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胃肠湿热型予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痰湿瘀滞型予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冲任不调型予自拟调经方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4周后计算积分改善率,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肺胃蕴热型、胃肠湿热型、肝郁气滞型、痰湿瘀滞型、冲任不调型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4.8%、94.4%、93.1%、92.0%。结论辨证治疗寻常痤疮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盲法评价。胆宁片治疗组102例,熊去氧胆酸(优思弗)对照组33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体质量指数、主症改善率、肝功能和血脂、影像学改善及综合疗效等。结果:胆宁片和优思弗均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体质量指数、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肝功能、血脂及影像学异常表现等,胆宁片对体质量指数、肝区不适的改善作用优于优思弗。组织学证据证实胆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胆宁片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药物,其作用略优于优思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