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22篇
  免费   3430篇
  国内免费   2730篇
耳鼻咽喉   324篇
儿科学   983篇
妇产科学   407篇
基础医学   6356篇
口腔科学   452篇
临床医学   7474篇
内科学   7501篇
皮肤病学   1166篇
神经病学   833篇
特种医学   15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2947篇
综合类   17001篇
预防医学   3219篇
眼科学   470篇
药学   5693篇
  81篇
中国医学   3494篇
肿瘤学   3757篇
  2024年   433篇
  2023年   1627篇
  2022年   1454篇
  2021年   1860篇
  2020年   1720篇
  2019年   1740篇
  2018年   903篇
  2017年   1510篇
  2016年   1646篇
  2015年   1715篇
  2014年   2349篇
  2013年   2325篇
  2012年   2947篇
  2011年   3344篇
  2010年   3197篇
  2009年   3050篇
  2008年   3142篇
  2007年   3110篇
  2006年   2940篇
  2005年   3172篇
  2004年   2554篇
  2003年   2440篇
  2002年   2075篇
  2001年   1871篇
  2000年   1589篇
  1999年   1486篇
  1998年   1332篇
  1997年   1162篇
  1996年   1063篇
  1995年   990篇
  1994年   820篇
  1993年   518篇
  1992年   465篇
  1991年   376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334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沙立度胺对ECV304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体外探讨沙立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反应停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的抑制率;RT-PCR检测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反应停对NF-κB活化的影响.结果反应停对ECV304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r=0.999,P<0.001),当50μg/ml反应停处理72小时,其抑制率为34%;25μg/ml反应停处理24小时,ECV304细胞VEGF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48±0.14vs0.98±0.18,P=0.005);与对照组相比,IL-8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减少(5.77±0.44vs 5.99±0.52,P>0.05);αv整合素亚基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47±0.13vs0.82±0.18,P=0.029),而β5整合素亚基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1.5±0.52vs 1.37±0.81,P>0.05).当药物浓度为50μg/ml时,NF-κB转录因子活性明显降低,且其对NF-κB活化的抑制与药物浓度有关.结论反应停抑制血管新生可能与其通过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下调VEGF和αv整合素亚基表达以及抑制NF-κB的活化等多个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72.
转hCTLA4Ig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 ,探讨转人CTLA4Ig(hCTLA4Ig)树突状细胞 (DCsRev)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将目的基因hCTLA4Ig转染到大鼠骨髓来源的DCs中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目的基因hCTLA4Ig表达及DCs表面分子的改变 ;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检测DCsRev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 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转染DCs的最大效率为 91 2 5 % ;在功能上 ,DCsRev不但丧失了刺激MLR的能力 ,并且能够强烈抑制MLR中反应T细胞的增殖 ,而且抑制率与加入DCsRev的数量和DCsRev预处理反应T细胞的时间长短有关。具体来说 ,DCsRev数量在 10 3 ~ 10 4之间时 ,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最高为 71 96%。而当DCsRev数量达到 5× 10 4抑制率下降为 5 9 2 %。在 12~ 48h之间 ,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 ,抑制率却不断下降 ,预处理 12h抑制率最高 ,为 99 6%。但不做预处理 ,在反应开始时同时加入DCsRev ,则抑制率明显降低 ,仅为 5 9 2 %。对腹腔注射DCsRev大鼠脾T淋巴细胞体外分析表明 ,DCsRev也能在动物体内诱导耐受 ,但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不能维持终身。结论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不但DCs表面CD86分子被CTLA4Ig有效的封闭 ,并且能够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对NIH 3T3细胞进行照射,观察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改变情况;同时测定损伤前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照射后细胞凋亡数增加,p53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 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损伤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对22例脑肿瘤和12例脑内血肿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脑肿瘤CD3^ 、CD4^ ,CD10^16 56和CD4^ /CD8^ 比值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胶质瘤组较其余两组明显下降。34例患者术后4期CD3^ ,CD4^ ,CD16 56^ 比值均发生变化。胶质瘤组在术后1至2周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术后3至4周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脑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被抑制。且恶性胶质瘤较良性肿瘤更为明显,手术应激能导致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脑肿瘤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呈现暂时抑制至逐渐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75.
我院骨科近两年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中的“T”型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5例,骨折愈合情况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8~68岁,平均50.6岁。从受伤到手术时  相似文献   
76.
T辅助细胞在疫苗研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感染性疾病疫苗之关键挑战在于利用确定的抗原以刺激产生能引起保护作用的合适的免疫反应。肽类疫苗的运用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意义在于,已知不同的多表位构成单一结构以诱导出所希望的免疫反应所表现出的灵活性。这一般比利用减毒的活疫苗要安全并且相对而言比制造亚单位疫苗要容易。然而,多肽疫苗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这一方法在诱导遗传背景复杂的人群免疫反应方面受到限制,这与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物(MHC)多态性有关。因同样的理由,肽类免疫应答常因缺乏适当的辅助T淋巴细胞(HIL)而引导出不充分的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和抗体反应。另一个运用线性肽链结构的可能缺点是:为了引导出合适抗体反应,表面免疫球蛋白受体簇对于激活静息的B细胞就成为必须因素。由WHC多肽性引起的问题可由运用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来解决。从麻疹病毒F蛋白(氨基酸288到302)中得到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和鼠的确定结合在多种MHC分子上的辅助T细胞表位(v1EB,aa191-209)已被定性并且被用于能极大激发免疫应答的结构中,以克服单一限制型免疫应答的缺陷。合成的,非自然Pan DR表位(PADRE)具有退化的结合几种通常HLA—DR的能力,能以绝对效价和抗体反应质量两种形式来增强激发短肽链的免疫应答。另外,一些所谓的从流感病毒血凝素(HA)来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恶性疟疟原虫红细胞前期抗原和分枝杆菌蛋白被报道能激发广泛的免疫应答。为了不加区别地结合于几种同型和同种异型的MHCⅡ类分子,这些肽类应显示出部重叠MHC结合形式或应利用保存于配体中的固定位点和应缺失等位基因特异性固定残基,以防止结合于其它Ⅱ类分子。了解MHCⅡ类分子对肽链的不加区别及特异性识别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将为在疫苗设计中突破遗传限制的策略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P32/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涉及2型糖尿病病理过程中的信号传导过程,其抑制剂能够增强胰岛素样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片段(GLP)的活性,并能提高葡萄糖耐受水平.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糖尿病模型大鼠口服DPPⅣ抑制剂P32/98,能降低DPPⅣ的活性,改善糖耐受性以及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临床试验进一步揭示,P32/98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能明显改善受试者糖耐受性和胰岛素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78.
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技巧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260例应用网套法、冲洗法、推石法、咬石法和电击碎石法等多种取石技巧行纤维胆道镜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257例(98.8%)患者取净结石,3例患者经胆道镜检发现肝内胆管狭窄并巨大结石嵌顿而再次手术,平均取石2.7次。结论:网套法、冲洗法、推石法、咬石法和电击碎石法等多种取石技巧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胆道残余结石的取净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方法:应用介入方法经T管窦道网蓝取石,结果:治疗3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成功率达92.3%,结论:经T管窦道网蓝取石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遗传病与季节性变化关系,对提高人口素质,实行优生优育,防止和降低出生缺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方法医学鉴定小组对陆良县1999~2004年申报的68例病残儿材料进行初审鉴定,详细进行病残儿家庭遗传病咨询、问卷调查,对21种疾病发病季节性进行分析,部分病残儿及父母做染色体G显带技术核型分析。结果大多数遗传病与季节无显著关系,而少部分如多基因遗传病中腹股沟斜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聋哑、先天性足畸,染色体病中21三体综合征发病具有季节性关系。结论遗传病发病季节性探讨分析,不仅是人口生命质量的提高,而且是病因学,流行病学研究的第一步,越来越引起社会和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