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63篇
  免费   1059篇
  国内免费   698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776篇
妇产科学   307篇
基础医学   1794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2863篇
内科学   3097篇
皮肤病学   193篇
神经病学   329篇
特种医学   1334篇
外科学   6410篇
综合类   3460篇
预防医学   885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2070篇
  12篇
中国医学   801篇
肿瘤学   869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556篇
  2021年   796篇
  2020年   727篇
  2019年   727篇
  2018年   777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681篇
  2015年   741篇
  2014年   1554篇
  2013年   1462篇
  2012年   1379篇
  2011年   1398篇
  2010年   1118篇
  2009年   1253篇
  2008年   1245篇
  2007年   1222篇
  2006年   1062篇
  2005年   963篇
  2004年   717篇
  2003年   638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91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104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96篇
  1981年   86篇
  1980年   98篇
  1979年   78篇
  1978年   56篇
  1977年   60篇
  1976年   56篇
  1975年   33篇
  1973年   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对2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27例植入支架40枚,手术成功24例(88.9%,24/27),失败3例(11.1%,3/27),手术并发症5例(18.5%,5/27).术后在血压下降(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方面,介入组获益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随访6个月~8年6个月,中位数为1年9个月,介入组有19例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药物组仅12例能维持生活和工作.结论支架介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大鼠肝移植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经颈内静脉灌注PGE1为治疗组,生理盐水和空白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周存活率、1h的尿量,测定血浆肌酐、尿素氮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alondj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PGE1治疗组术后1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GE1治疗组肾组织中GSH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MDA含量低于两对照组。病理检查PGE1治疗组肾脏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术中应用PGE1能显著改善大鼠肝移植后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对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和维生素D代谢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59例MHD患者(血透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VitD)水平。血透组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 结果 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5.23±123.55)比(28.72±11.49) ng/L,P < 0.01],而血清1,25(OH)2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8.73)比(42.24±12.45) μg/L,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与血清P、Scr、Ca、iPTH及透析疗程时间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清1,25(OH)2VitD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P < 0.05);而与性别、血压、血清Alb、Hb、BUN等指标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的主要变量,5者组成的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约62%(R2=0.623,P < 0.01)。 结论 MHD患者血清全段FGF-23水平明显增高,而1,25(OH)2VitD水平明显降低。FGF-23的调控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水平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84.
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调查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病变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MHD患者98例,以45岁为界分为青年组(47例)和中老年组(5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分析青年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47例青年患者中有30例(63.8%)存在心脏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和瓣膜反流,患病率分别为61.7%、38.3%和34.0%。(2)青年组患者向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86.2%,离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13.8%,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无心脏病变青年MHD患者相比,伴心脏病变者的超滤量、收缩压、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增高,而Kt/V、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量、收缩压、血红蛋白和血甲状旁腺激素是青年MHD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房增大和瓣膜反流。超滤量、收缩压、血红蛋白和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能是影响青年MHD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5.
运动训练联合基因治疗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联合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治疗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肾功能、肾脏前肾素原mRNA、肾脏β1受体mRNA和蛋白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机制。方法两肾一夹法制作肾性高血压模型,基因治疗采用经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脂质体与β1反义寡核苷酸方法。检测大鼠血压、肾功能变化。半定量RT—PCR测定肾脏β1受体mRNA、前肾素原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检肾脏β1受体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运动联合基因治疗可使血压下降并维持4周,血压下降最高达41mmHg;尿蛋白量[(45.82±6.56)比(29.12±5.22)mg/L,P〈0.01】、BUN[(13.10±2.62)比(9.05±1.84)mmol/L,P〈0.05]显著降低(P〈0.01,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1);前肾素原mRNA、β1受体mR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运动训练联合β1受体反义基因治疗可以明显地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且运动训练可以增强基因治疗对β1受体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过度激活的β1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脑钠素(BNP)与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203例CKD非透析患者与16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全血BNP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超声结果、心脏彩超结果及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关系。 结果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M(范围):54.40(15.10~ 173.00) ng/L比9.35(7.35~15.00) ng/L,P <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BN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等呈正相关。存在颈动脉斑块、左室肥厚或既往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BNP水平显著增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VMI、既往心血管事件均是影响BNP水平的独立因素。 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相关,提示BNP水平可作为一项评价CKD非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对移植肾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探讨其对移植肾的保护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股骨、胫骨,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SCs,体外扩增,在注射MSCs的基础上,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实验大鼠分为注射大鼠骨髓MSCs肾移植组(Ⅰ组)和单纯肾移植组(Ⅱ组),环孢素A治疗肾移植组(Ⅲ组)术后5d结扎受体右肾动脉(左侧为移植肾);观察右肾动脉结扎术后受体存活时间,检测右肾术后移植肾的形态学变化,肌酐水平。结果Ⅰ组、Ⅲ组大鼠生存期(15.50±6.35)d和(18.50±5.97)d较Ⅱ组(6.50±3.11)d明显延长,且前者移植肾形态学观察和功能状态均明显优于后者。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很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早期移植肾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 ①回顾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近9年63例SAP合并ARF临床资料,用多元直线回归方法分析影响ARF发生率的相关因素;②63例病人均行肠内营养支持(62.4±20.6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15.6±8.7 d),51例行机械通气(21.7±12.4 d),54例早期腹腔穿刺,34例置鼻胆管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18例行腹膜后脓肿穿刺引流,50例手术治疗.结果 SAP合并ARF的死亡率为31.7%,发生率为10.6%,SIRS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ARDS、MODS、腹腔间室综合征等是SAP合并ARF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SIRS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ARDS、MODS、腹腔间室综合征等是SAP合并ARF的重要影响因素;早期液体复苏、CRRT、有效维护脏器功能和局部引流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9.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38例临床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及肾功能可逆性的相关因素和生存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3-12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91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中38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中有38例(41·8%)合并肾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病程进展更快,贫血更严重,血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质量浓度更高,以及尿蛋白量更多,同时对化疗的反应更差及生存时间更短。其中34·2%的患者肾功能不全是可逆的,血肌酐和LDH是肾功能可逆的独立预测因素。肾功能可逆患者的生存时间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ox生存多因素分析发现肾功能可逆性(B=1·294,EXP(B)=3·647,P=0·001)是与生存惟一相关的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并发症,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血肌酐水平和LDH水平是肾功能可逆的重要因素,肾功能可逆性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0.
肾癌的超声声像图与组织病理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组织结构肾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提高超声对声像图表现不典型肾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的123例肾癌和13例患者肾错构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无回声、低回声、高回声和强回声进行分类,并结合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23例肾癌中肾透明细胞癌117例,肾乳头状细胞癌2例,移形细胞癌2例,肾母细胞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121例肾恶性肿瘤声像图表现:无回声3例,低回声77例,高、强回声41例。13例肾错钩瘤均为高、强回声。结论:肾癌的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部分可伴囊变,钙化,部分肾癌会出现高,强回声,是引起超声诊断错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