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80篇
综合类   611篇
预防医学   215篇
药学   289篇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目的回顾性总结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处理尿控的方法及技巧。方法临床选择T1~T3a前列腺癌患者44例,年龄为58~82岁,平均年龄为70.5岁。术前前列腺总特异性抗原(TPSA)为8.9~38.6 ng/ml。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证实为前列腺癌,平均Gleason评分(5.6±2.5)分,44例患者均行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41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220±85)分钟;术中出血量300~1500ml,平均(400±220)ml;术后完全尿控33例(75.0%),部分尿控9例(20.5%)(1周后恢复),完全性尿失禁2例(4.5%)(持续3个月以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6例(13.6%);直肠损伤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术后尿控效果与术中神经血管束(NVB)、远端尿道保留长度、正确处理膀胱颈部、膀胱尿道吻合的技巧处理及术者的经验相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腹腔镜下肝癌肝部分切除术者41例(腹腔镜组),开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者43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88.54±28.32)minvs(59.24±19.52)min],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3.23±3.65)d vs(17.21±6.4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失血量[(502.66±105.32)mL vs(479.63±112.16)mL]、肝门阻断时间[(22.36±10.32)min vs(19.36±11.45)min]、住院费用[(3.45±0.21)万元vs(3.39±0.23)万元]和并发症[9.8%(4/41)vs 9.3%(4/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年和2年生存率为88.1%和76.1%,开腹组为90.0%和72.5%,两组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0.2个月,开腹为46.5个月,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法:58例AB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28)行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手术和对照组(n=30)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病例。观察组3例因十二指肠镜术中插管困难,3例乳头部结石嵌顿,2例有残余结石,行第2次择期十二指肠镜手术,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1例术后3 d病情恶化,行手术清创引流,6例有残余结石。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3.57%和16.6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ABP疗效较为理想,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入肝血流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同一医疗组开展的腹腔镜下肝切除51例,其中入肝血流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阻断组)32例,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组)19例。记录术中阻断时间、出血量、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肝功能、肾功能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联合阻断组入肝血流平均阻断时间17 min,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时间12 min。Pringle组平均阻断时间23 min。联合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平均(370.1±107.9)ml,1例病人输血,显著低于Pringle组(560.3±191.3)ml,术中输血3例。联合阻断组无手术中转开腹,Pringle组中转开腹1例。阻断肝下下腔静脉,病人平均动脉压由阻断前的(92.3±4.7)mmHg下降至(71.3±4.6)mmHg,心率则由阻断前的(73.9±6.9)次/min增快至(93.5±10.7)次/min。松开阻断带后,在无明显出血情况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可自行恢复至阻断前水平。两组肝功能和肾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总体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入肝血流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中转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联合金属支架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结直肠癌伴梗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8例高龄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分为两组,①观察组:24例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植入金属支架缓解梗阻作为过渡治疗,完善相关术前准备,之后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②对照组:24例结直肠癌伴梗阻的同期病人直接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结果①采取过渡性植入金属支架后进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24例,其中21例施行根治性切除,2例因转移至肝脏和肺未能切除,另1例因房颤未行金属支架置入术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术后随访24例,随访时间12~29个月,平均21个月。其中施行根治性切21例均无复发和转移,3例未能切除者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对照组:24例采取直接腹腔镜手术治疗,24例行根治性手术,2例因术后肠瘘、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术后发生胃转移死亡。随访:24例,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对比两组病人,发现病人在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相比直接采取腹腔镜手术切除的病人,联合金属支架植入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两组病人在生存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是否增加了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自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有204例病人因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行腹腔镜或开腹脾切除术。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临床疗效,并对血栓形成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84例病人采用腹腔镜手术,其中18例中转开腹,120例施行开腹手术。完全腹腔镜组(66例)和开腹组(12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相似,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4.0)d比(12.6±5.4)d,P=0.032],两组间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例(28.8%)比32例(26.7%),P=0.756)。脾脏长径≥20 cm、术后住院时间10 d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的近期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相对于开腹脾切除术,前者并未增加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7.
王悦  王根生  国萍  朱慧芬 《安徽医药》2018,22(8):1463-1466
目的 比较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近4年来实施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40例,其中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0例、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开腹组)2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于术后4个月、8个月、1年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针对宫颈癌患者建立的QLQ-CX 24评价量表随访调查患者的术后性生活质量.结果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患者住院时间短[(13.40±1.88)比(16.05±2.82)d]、术中出血量少(100 mL比600 mL)、排气时间早[(56.90 ±6.37)比(63.90±10.83) h]、术后并发症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228.05 ±55.49)比(245.70±82.49)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次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第4个月的随访性功能及阴道功能均降低,而腹腔镜组相对于开腹手术,性生活相关困扰少,性活跃度和愉悦感方面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个月及1年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各个维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相比,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而在性生活质量方面,术后4个月内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术后4个月后两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来说,两组宫颈癌患者术后1年内性生活质量与术前相比仍下降.  相似文献   
78.
目的在匹配良好的情况下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半肝切除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261例因良恶性疾病行左半肝或右半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腹腔镜半肝切除(腹腔镜组),218例行开腹半肝切除(开腹组)。使用包括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期、病人基本特征和肿瘤最大直径等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1∶4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匹配后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数据。结果138例病人匹配成功,其中腹腔镜组36例,开腹组102例。两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期、病人的基本特征和肿瘤最大直径等9个混杂因素达到平衡。腹腔镜组较开腹组[结果数据以M(P25,P75)表示]出血量少[200(100,200)ml比300(200,400)ml,P<0.05],输血量少[0(0,0)ml比0(0,400)ml,P<0.05],术后禁食天数[1.00(1.00,2.00)d比3.00(2.00,4.00)d,P<0.05]及术后住院天数[8.38(7.00,10.00)d比11.85(9.38,14.38)d,P<0.05]更短。腹腔镜组较开腹组输血率低(11.1%比34.3%,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第5天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长[(317.42±86.58)min比(248.92±91.54)min,P<0.05],住院总费用更高[(7.75±1.44)万元比(6.47±1.84)万元,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重程度,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术后第1、3、5天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安全可行,其术中出血量更少,病人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全麻两种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ASAⅠ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连续硬膜外+全麻组(B组),每组40例,分别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气腹后5 min、手术结束即刻、拔管即刻的心率、血压及拔管时间两组间的比较。结果两组血压心率变化无异常,但B组患者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两组麻醉均能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B组患者拔管时间短,术后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围手术期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经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61例,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延长,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开腹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光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无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