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0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895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8篇
  1篇
中国医学   2290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脾虚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生的根本原因,因脾虚所生之痰、瘀不仅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病程中的病理产物,也是导致桥本氏甲状腺炎伴发症状最重要的病理因素,伴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脾的病理生理,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变发展,脾虚与免疫及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关系以及应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进行论述,提出从脾论治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其并发症,以期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复方银花解毒颗粒对干酵母所致幼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为复方银花解毒颗粒的儿童给药剂量提供参考。方法:将SPF级3-5周龄幼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布洛芬组、复方银花解毒颗粒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5、5、10 g·kg-1)。各组灌胃给药,连续7天,末次给药1 h后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制备发热模型,造模后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肛温。检测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下丘脑内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炎症信号相关COX2的含量,并检测NF-κB的核转录情况,检测相关IκBα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造模后2~4 h,布洛芬、复方银花解毒颗粒高剂量组(10 g·kg-1)均能抑制发热大鼠体温升高,在3 h时体温降低效果显著;造模3h后,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银花解毒颗粒低剂量组(2.5 g·kg-1)能显著降低IL-6、IL-1β水平;复方银花解毒颗粒中剂量组(5 g·kg-1)、高剂量组(10 g·kg-1)能显著降低IL-6、TNF-α含量。复方银花解毒颗粒高剂量组(10 g·kg-1)下丘脑内NF-κB、IκBα、COX2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也显著下降。结论:复方银花解毒颗粒能有效降低发热模型幼鼠的体温,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其退热机制可能与cAMP信号转导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辅助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实验室指标血清人软骨糖蛋白(YKL-4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6月某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治疗。观察治疗后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前后YKL-40、hs-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YKL-40、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YKL-40、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76.00%(38/50)明显高于对照组42.00%(21/50)(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药物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治疗可更显著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促进相关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参芪扶正治疗组(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 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3、7 d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细胞凋亡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10)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3 d 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后1 d明显降低,并持续到治疗后7 d,且参芪扶正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分:10.05±3.71比13.15±4.65,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外周血TNF-α、IL-6水平均逐渐下降;IL-10水平先升高,到7 d时又下降;7 d时参芪扶正治疗组TNF-α和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NF-α(ng/L):204.6±18.1比218.9±21.3,IL-6(ng/L):3.68±0.30比3.95±0.49,均P<0.05〕;而参芪扶正组与常规治疗组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L:173.8±23.3比174.8±18.9,P>0.05).两组治疗后1、3、7 d CD4+T细胞和CD4+/CD8+先下降后上升,CD8+T细胞逐渐下降及CD4+、CD8+T细胞凋亡率先升后降,参芪扶正治疗组治疗后7 d CD4+T细胞、CD4+/CD8+及CD4+T细胞凋亡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38.3±4.7)%比(35.5±5.5)%,CD4+/CD8+:1.55±0.29比1.36±0.27,CD4+T细胞凋亡率:(11.2±3.8)%比(14.1±5.5)%,均P<0.05〕;两组各时间点CD8+T及其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CD4+T细胞凋亡率,增加CD4+T细胞和CD4+/CD8+,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异型增生(Dys)模型大鼠EGFR/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50只。空白组给予SPF级动物标准饮食喂养,持续至实验结束。造模组采用以120 mg/L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灌胃,每只5 m L/kg,1次/d为主,配合自由饮用0.1%氨水溶液及进食含0.03%雷尼替丁的颗粒状饲料,3种因素联合建立CAG伴Dys大鼠模型。28周末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剩余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益气化瘀解毒法组(中药组),每组各10只,均给予SPF级动物标准饮食喂养,并且每天灌胃1次,维酶素组予维酶素悬浊液2 m L/kg(即维酶素0.3 g/kg),中药组予益气化瘀解毒中药3 m L/kg(含生药9 g/kg),模型组予生理盐水3m L/kg。12周后即实验第40周末处死全部大鼠。选用Western blot法对各组大鼠胃窦部黏膜组织中EGFR、ERK1/2、p-ERK1/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EGFR蛋白表达最高,其次是维酶素组、中药组、空白组;其中,模型组与空白组和中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中药组与维酶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ERK1/2蛋白表达最高,其次是维酶素组、中药组、空白组;其中,模型组、维酶素组与空白组和中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中药组与空白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p-ERK1/2蛋白表达最高,其次是维酶素组、中药组、空白组;其中,模型组与空白组和中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中药组与维酶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法可显著抑制EGFR的高表达及EGFR/MAP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这可能是其治疗CAG伴Dys、逆转胃癌前病变(PLGC)、防治胃癌的有效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建立参芪扶正注射液UHPLC-MS特征图谱,以更全面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 运用UHPLC-MS技术,采集总离子流图,确定共有特征峰,用精确质量数提取得到提取离子流图,以黄芪甲苷峰为参照峰,计算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建立特征图谱.结果 确定了18个共有特征峰,建立的特征图谱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等良好.结论 建立的特征图谱能更全面地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化学成分,适用于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快速鉴别,在实际工作中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活血软坚方联合西医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中医症候、肝功能、肝纤维化、T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最终对照组(47例)给予恩替卡韦+双环醇治疗,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软坚方治疗,疗程48周。比较治疗前、48周时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肝纤维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并记录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8周时,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肝纤维指标(Ⅳ-C、PCⅢ、LN、HA)均明显下降(P<0.01)。且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明显升高(P<0.01),CD8+明显下降(P<0.01)。两组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改善更明显(P<0.05),临床疗效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活血软坚方联合西医治疗CHB肝纤维化具有协同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候表现,调节肝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水平,提高治疗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香草扶正合剂(Xiangcao Fuzheng Mixture,XCFZ)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XCFZ低、中、高剂量组,顺铂组(阳性对照组),并设置空白组。模型组以双蒸水0.2mL·d-1灌胃,XCF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XCFZ低、中、高剂量0.2mL·d-1灌胃,XCFZ低、中、高剂量浓度分别为0.93g·mL-1、1.86g·mL-1、3.72g·mL-1;顺铂组以0.64mg·mL-1的顺铂溶液0.1mL·(2d)-1腹腔注射,同时以双蒸水0.2mL·d-1灌胃。每天固定时间给药,给药14d。称取小鼠体质量、瘤质量和去瘤后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常规石蜡切片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瘤组织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 related 5,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β,LC3b)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瘤组织Beclin1、Atg5、LC3b、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nc-51 like autophagy activating kinase 1,ULK1)、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瘤质量降低(P<0.01)。顺铂组抑瘤率最高,其次为XCFZ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XCFZ中剂量可升高小鼠去瘤后体质量(P<0.05),增加肿瘤组织Atg5、Beclin1、LC3b蛋白及Atg5、Beclin1、LC3b、ULK1 mRNA表达水平,并升高Bax/Bcl-2 mRNA比值(P<0.05,P<0.01)。与顺铂组比较,XCFZ中剂量可升高小鼠去瘤后体质量(P<0.01),增加肿瘤组织Atg5、LC3b蛋白及Beclin1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P<0.05)。[结论]XCFZ对肺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可能与自噬诱导相关;或与增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表达,引发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99.
100.
背景 胸腺是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在接受射线后易受损造成免疫损伤,目前国内外研制的胸腺防护剂仍存在缺陷,中药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 研究补肾解毒方对放射致小鼠胸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019年1月,将90只C57BL/10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组18只。适应性饲养3 d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日予以补肾解毒方汤剂灌胃(0.25 ml/只),同时单纯放射组和放射+氨磷汀组予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灌胃10 d,第11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接受与照射源同等距离的一次性4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其中放射+氨磷汀组小鼠在照射前30 min于左侧腹腔内注射氨磷汀200 mg/kg。照射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继续予以补肾解毒方灌胃,余4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在照射后第1、7、14天进行取材,计算胸腺指数,在光镜下观察照射后第7天各组胸腺组织结构。结果 五组小鼠在照射后一般情况均较照射前差,具体表现为活跃度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皮毛光泽度下降,尤其单纯放射组程度更甚,其中5只小鼠出现毛发块状脱落症状。照射后第1、7、14天,空白对照组胸腺指数均高于其余4组(P<0.01);照射后第7天,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低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P<0.01);照射后第14天,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P<0.05)。空白对照组胸腺结构完整,皮质内可见髓质,中央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胸腺小体;单纯放射组小梁结构破坏,界限不清,胸腺小体模糊;其余3组病理表现基本一致,部分小梁小叶结构破坏,胸腺小体隐约可见,皮质髓质界限不清,其中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还表现出更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补肾解毒方能减轻放射所致小鼠胸腺组织损伤,发挥了良好的放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