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0.4%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对180例急诊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0.4%罗哌卡因)和EA组(0.75%罗哌卡因),每组90例。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6-T8水平,监测BP、HR、Sp02、ECG,评估麻醉效果,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起效比EA组快,CSEA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中EA和CSEA麻醉方式的效果,探讨剖宫产手术的较佳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07年单纯硬膜外麻醉(EA,对照组)剖宫产270例与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观察组)610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产妇均无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均大于95%,顺利完成手术,新生儿结局1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大于8.5,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Bromage高、麻醉显效时间短于、不良反应及PDP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肌松程度好,但低血压高于观察组(P〈0.05).对通过补充血容量,加大手术床左侧的倾斜度,应用升压药均可以纠正。结论CSE和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顺利完成手术.但CSEA具起效快、麻醉平面易于控制、肌松完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特别适合于急症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恰当的麻醉方法。方法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腰硬联合麻醉(CSEA);每组30例。观察麻醉前、麻醉注药后5、10、15、30min时心率、血压、呼吸次数和氧饱和度及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和CEA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未超过瞒,对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无明显影响,SpO2〉97%;两组患者术中BP、HR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麻醉起效时间、到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CSEA组均小于CEA组。比较两组麻醉完善率,CSEA组优于CEA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安全有效的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麻醉效果CSEA组明显优于CEA组。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及七氟醚加芬太尼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0-75岁行择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组(SR组)和七氟醚加瑞芬太尼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组(CS组),每组20例。在麻醉诱导前、术后1h、3h、5h和24h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三组患者各时间点MM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1h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PR组、SR组和CS组分别有4例(20%)、有7例(35%),3例(15%)患者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降低;术后3hPR组和SR组分别有2例(10%)和有3例(15%)MMS分值较低,CS组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5h和24h三组MMS评分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均可引起一过性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三种麻醉方法的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95.
目的:讨论有关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0.75%布比卡因致脊神经毒性损害的可能性原因分析。方法:通过8例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医疗事件调查.发现2例为短暂性神经症状群(TNS).经治疗后2周内恢复;6例为双下肢功能障碍(瘫痪).观察了18个月,部分病例恢复。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对腰-硬联合麻醉用高浓度布比卡因致脊神经毒性损害的可能性与相关因素作充分的论证。结论: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发生严重脊神经损害与高浓度(0.75%)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明显有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的临床麻醉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泌尿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子,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方法,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CEA)方法,采用基本情况(手术时间、病情等)、麻醉效果、肌松满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麻醉纠正等)评价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种麻醉方法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基本情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肌松满意率更高,为1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麻醉效果而言,研究组麻醉时间更长(麻醉维持时间116 ±24 min),起效快(麻醉平面固定时间9.2±1.3 min),对照组麻醉时间短(麻醉维持时间38±23 min),起效慢(麻醉平面固定时间11.8±5.7 min),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各有优缺,CEA麻醉起效时间长,具有较高的可控性,且呼吸系统的副反应较少,但CSEA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同时具有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优势,且具有较高的肌松满意率和较广的麻醉平面,麻醉时间长,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two-point CSEA)用于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上腹部手术126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two-point CSEA组(n=69)和硬膜外组(EA组,n=57).EA组于T8-9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经导管给2%利多卡因,使阻滞平面达T4.two-point CSEA组于T7-8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经管给2%利多卡因,于L2-3间隙行腰麻,注入复合布比卡因溶液3ml.使阻滞平面达T4,以计分法评价肌松、牵拉反应以及麻醉效果.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wo-point CSEA组阻滞范围显著大于EA组(P<0.01),镇痛效果、肌松程度以及牵拉反应抑制也显著好于EA组(P<0.01),而局麻药用量显著性少于EA组(P<0.01). 结论 two-point CSEA可有效安全地用于上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98.
刘杰  李波 《中外医疗》2010,29(6):42-42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的脊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期间曾行椎管内麻醉出现并发症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评价其术中临床表现,并随访观察1个月,比较各种麻醉方法的术后随访观察结果。结果术中共有45例患者出现触电感或痛感,5例患者未出现明显临床感觉异常。大多患者随访观察1个月后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仅有1例患者因出现大小便失禁而未愈。结论椎管内麻醉患者出现的触电感或痛感是椎管内麻醉出现的最主要的并发症,麻醉医师应提高穿刺水平,严格规范操作,减少脊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妇女自控镇痛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元  吴新民  赵国立  王薇 《北京医学》2004,26(2):109-111
目的评价硬膜外芬太尼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90例进入活跃期单胎初产妇,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CSEA)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的分娩镇痛技术,蛛网膜下腔注射2g/L罗哌卡因3mg后30min,随机分为三组行自控镇痛观察.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RIA)于宫口开全时测定母体血浆和新生儿出生即刻脐静脉血中芬太尼的血药浓度.结果A组罗哌卡因用药量和PCA次数显著多于B组及C组(P<0.05),C组2例(25%)、B组3例(37.5%)母体血浆芬太尼含量为(0.0272±0.026)ng/ml;B组2例(25%)脐静脉血中测定出芬太尼,1例为0.0005ng/ml,另1例为0.007ng/ml.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及镇痛时间、宫缩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伍用2μg/ml芬太尼,芬太尼通过胎盘微乎其微,对胎儿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