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64篇
  免费   2456篇
  国内免费   328篇
耳鼻咽喉   2139篇
儿科学   487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1407篇
口腔科学   1336篇
临床医学   2400篇
内科学   1135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406篇
特种医学   10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067篇
综合类   275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890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1267篇
  14篇
中国医学   446篇
肿瘤学   403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712篇
  2021年   1038篇
  2020年   1179篇
  2019年   1109篇
  2018年   1057篇
  2017年   994篇
  2016年   1043篇
  2015年   1008篇
  2014年   1808篇
  2013年   1749篇
  2012年   1393篇
  2011年   1468篇
  2010年   1204篇
  2009年   1298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1226篇
  2006年   1118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827篇
  2003年   752篇
  2002年   664篇
  2001年   553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50篇
  1978年   39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1.
92.
目的:观察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4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女13例,男11例;年龄65~78岁,平均73.4岁。均为外伤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位线差,其中Garden分型为Ⅲ型10例,Ⅳ型14例,全部应用后路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0min,手术切口平均长8.0cm,平均输血300ml,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出现。按UCLA(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UCLA评分由术前平均(11.0±3.8)分升至术后平均(24.3±4.5)分(P<0.01)。本组优17例,良4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后路小切口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可获得与常规后路相同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3.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膀胱移形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检测抗凋亡(IAP)家族中Livin基因在膀胱移形细胞癌(BT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探讨Livin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对30例膀胱癌患者中Livin基因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染色标本中,在癌旁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0%。Livi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CT值是癌旁组织的8.0454(7.4264—8.6644)倍,与分级和分期没有相关性。结论Livin基因在癌旁组织中有少量表达,而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癌旁组织。  相似文献   
94.
计算机导航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2004年2~12月,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下共行134枚椎弓根螺钉固定,51枚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58枚交锁髓内钉远端交锁螺钉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全部在导航下完成手术,术中明显减少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计算机导航手术安全有效,更有利于微创手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AO加压空心螺钉术治疗老年人有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5年5月~200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有移位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病例分为A、B两组,A组为人工关节置换组,B组为AO加压空心螺钉治疗组。AO加压空心螺钉治疗组(内固定组)随访12~91个月,平均41.7个月,随访人工关节置换组12~96个月,平均40.3个月。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A组术后优良率达到82.9%;B组内固定组优良率57.1%。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为19.5%;B组为42.9%。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和A0加压空心螺钉均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人工关节置换的效果优于AO加压空心螺钉。  相似文献   
96.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总结其主要优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16例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其中5例肿瘤最大径超过5cm。5例巨大肿瘤中4例位于上颈段,采用侧方改良的极外侧入路(后外侧肌间入路), 1例外院手术复发的巨大肿瘤位于中颈段,采用分次后正中和前路联合切除并行后方和前方内固定加前方植骨融合;1例肿瘤椎管外部分向前方生长,采用颈前入路切除后行前方植骨融合加内固定,其余10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其中1例超过中线的肿瘤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管成形,7例半椎板切除, 1例复发肿瘤原路切除,1例未切除椎板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4例,次全切2例。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重新气管插管后逐渐恢复, 1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经穿刺置管引流数日后恢复正常。其中12例随访9-18个月,无一例复发或出现脊柱不稳定的情况。结论对于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应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棘突、韧带、椎板以及小关节的破坏,减小创伤和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预防脊柱后凸和侧凸畸形的发生。极外侧入路适用于微创切除体积较大的高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较小的肿瘤可以采用后正中入路半椎板开窗手术,对骨质破坏严重者需在切除肿瘤后行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97.
时京  孔垂泽  孙志熙  王侠  罗阳  刘奔  张莹  刘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10):1162-1164,i0001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MMC)与C2-神经酰胺(C2-cer)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膀胱癌BIU-87细胞后,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合用指数(CI),流式细胞仪(FCM)检测BIU-87细胞凋亡率,吖啶橙(AO)荧光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在细胞内分布变化,并检测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 单独应用时MMC与C2-cer的中效浓度分别是159和28μmol/L,联合用药时下降为55和11μmol/L,CI=0.74。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导致BIU-87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的凋亡率高于各自单用(P<0.05)。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在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均较对照组减少,联合用药时减少最为明显,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含量在联合用药时增加也最为明显(P<0.05)。Caspase-3活性在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均较对照组升高,联合用药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结论 MMC与C2-cer联合应用可以通过共同诱导细胞凋亡,协同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3活性变化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熊升远  鞠富霞 《河北医学》2003,9(3):241-243
目的:探讨如何准确评价膀胱颈硬化症逼尿肌功能。方法:对78例膀胱颈硬化症患者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单纯性逼尿肌收缩力增高者39例,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率为0;逼尿肌不稳定者31例,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率为46%;逼尿肌收缩无力者8例,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率为100%。结论:应用尿动力学检查来评价膀胱颈硬化症逼尿肌功能,对合理选择病倒,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颈挛缩 (BNC)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减少该并发症的途径。 方法 :对 10 17例行TURP患者中发生BNC的 2 4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在手术方法、前列腺电切重量、单位时间前列腺组织电切重量、置管时间、高频发生器类型及有无糖尿病、尿潴留及前列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 ,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因素。 结果 :TURP术后BNC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病例 ,小前列腺、单位电切时间长、高频发生器功率大及术前前列腺炎患者易发生BNC(P <0 .0 5 ) ,而术前尿潴留、糖尿病及术后置管时间对BNC发生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结论 :小前列腺、前列腺炎及电流损伤是发生BNC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选择及熟练精确的电切技术可减少BN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 (survivin)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 ,对 6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中存活素的表达进行检测。男 4 8例 ,女 12例。平均年龄 5 9岁。病理分级Ⅰ级 16例 ,Ⅱ级 2 4例 ,Ⅲ级 2 0例。临床分期T113例 ,T2 15例 ,T3 2 1例 ,T411例。复发性膀胱癌 2 1例。 10例非肿瘤膀胱组织作对照。 结果  6 0例膀胱癌组织中存活素阳性表达 36例 (6 0 .0 % ) ,10例非肿瘤膀胱组织存活素表达均为阴性。Ⅰ、Ⅱ、Ⅲ级膀胱癌组织存活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7.5 % (6 / 16 )、6 6 .7% (16 / 2 4 )、70 .0 % (14 / 2 0 ) ,Ⅰ级与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T1、T2 、T3 、T4期膀胱癌组织存活素阳性率分别为 5 3.8% (7/ 13)、6 0 .0 % (9/ 15 )、6 1.9% (13/ 2 1)、6 3.6 % (7/ 11) ,呈逐渐增高趋势 ,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复发性膀胱癌存活素阳性率为 80 .9% (17/ 2 1)。 结论 存活素与膀胱癌发生发展有关 ,检测膀胱癌组织中存活素表达可能对判断膀胱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