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00篇
  免费   1452篇
  国内免费   2101篇
耳鼻咽喉   389篇
儿科学   448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972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10226篇
内科学   6275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087篇
特种医学   28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6篇
外科学   5422篇
综合类   15987篇
预防医学   3003篇
眼科学   189篇
药学   5733篇
  105篇
中国医学   3264篇
肿瘤学   379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847篇
  2021年   929篇
  2020年   1031篇
  2019年   920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813篇
  2016年   1053篇
  2015年   1236篇
  2014年   2341篇
  2013年   2363篇
  2012年   3152篇
  2011年   3342篇
  2010年   3149篇
  2009年   3314篇
  2008年   3720篇
  2007年   3549篇
  2006年   3291篇
  2005年   3530篇
  2004年   2928篇
  2003年   2513篇
  2002年   1787篇
  2001年   1596篇
  2000年   1321篇
  1999年   1105篇
  1998年   1119篇
  1997年   1270篇
  1996年   1102篇
  1995年   939篇
  1994年   754篇
  1993年   571篇
  1992年   403篇
  1991年   301篇
  1990年   217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采用5%CO2吸入CT灌注成像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缺血患者MCA分布区脑血管储备能力。资料与方法临床诊断为症状性MCA缺血且无心、肺疾病患者20例,基础态CT灌注成像TTP参数图显示有MCA供血区TTP延长。首先进行常规脑灌注CT检查(基础态);20min后,面罩吸入5%CO2,持续吸入2min后再次行脑灌注CT检查(激发态)。感兴趣层面选择基底节层面和放射冠层面,层厚10mm。计算机后处理获得脑血流量(CBF)参数图后,于MCA分布区皮层多点手绘感兴趣区,分别计算双侧皮层CBF,计算双侧CBF变化率r=(CBF激发态-CBF基础态)/CBF基础态×100%;比较双侧激发后CBF改变,分析患侧MCA分布区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患侧MCA分布区皮层CBF明显低于健侧。健侧MCA分布区基础态和激发态CBF可见不同程度的改变:升高17例,降低3例。对17例激发后升高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将患侧CO:激发反应分为:Ⅰ型,激发后CBF升高;Ⅱ型,激发后CBF变化不明显;Ⅲ型,激发后CBF降低。结论5%CO2吸入CT灌注成像激发试验可以评估脑血管储备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盆腔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病致双侧输尿管狭窄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7岁,已婚,入院前3个月出现右侧腰腹部酸痛不适,症状进行性加重,体重减轻近15kg,于2005年8月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85次/分,血压125/70mmHg,心、肺无异常发现,右侧下腹部轻度膨隆,腹软,无压痛反跳痛,中、右侧下腹部触诊可扪及一深在边界不清质硬包块,位置固定,双侧肾区轻度叩痛,双侧输尿管下段行径区明显压痛。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肾功能:肌酐230.3μmol/L。B超检查:右肾重度积水,左肾中度积水,于膀胱右侧,髂血管前方探及一大小约6.8cm×6.1cm×8cm的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CT检查结果:盆腔腹膜后间隙可见一…  相似文献   
43.
脑梗死发病机理及检测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研究者们对脑梗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地不断深入,更深刻地揭示了脑梗死的本质,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检测和治疗得以创新,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4.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在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原发病因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结果25例患者中检出AVM8例,MoyaMoya病3例,颅内动脉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造影阴性10例。结论DSA检查对甄别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有条件的PIVH病例均应行DSA检查以明确病因,作进一步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45.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吕爱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910-3910
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老年痴呆疾病的绝对及相对发病率均明显增加。血管性痴呆(vascule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VD是目前惟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因而其危险因素的确定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学认为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同,但目前除年龄因素外,还没有足够的流行病学依据可证明两的危险因素确为一致,因此就VD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椎板减压后复位,用棘突或髂骨植于一侧开槽处扩大椎管,并进行椎板及关节突关节植骨,对54例随访病人的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和CT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39个月,临床优良率为81.1%。随访X线片显示椎板明显后移,CT测量与术前对比显示椎管内径扩大明显。结论: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47.
植物状态患者112例局部脑血流量测定结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133Xe吸入法测定局部脑血流量(topic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的检查手段普遍推广应用,采用此法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进行rCBF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PVS患不同病因,病情变化的rCBF改变情况及机制分析。  相似文献   
48.
在有条件的医院组建由多科医师参与的卒中单元将脑卒中的急救,治疗和康复结合为一体,使患者发病后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断、治疗、护理及康复,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改进预后,提高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9.
患者男,48岁,因右手掌侧肿物伴环指屈伸活动受限1年而入院。患者1年前右手环指无明显诱因出现伸屈活动不利,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予局部封闭、理疗处理,症状好转。近期因再次复发来我院就诊,以狭窄性腱鞘炎收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右手第四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一约1cm×2cm大小肿块,质硬,边缘不清,无移动,压痛明显,环指屈伸功能受限,环指末梢血运,感觉正常。局部麻醉下行肿块摘除术。术中见:环指指屈肌腱与掌骨之间见一约1.5cm×2.0cm白色肿块,表面欠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质硬,血供不丰富,钝性分离周围组织,完全摘除…  相似文献   
50.
目的确定鞋的坡度和高度对偏瘫患者站姿平衡和负重的影响。方法测量偏瘫患者在安静站立状态下及被迫体位转换时的重力支撑的关系。参加者:为康复医院的9例急性期一侧脑卒中后偏瘫的住院患者,要求在无协助或休息的情况下能够独自站立3~5min,同时符合其他包括的标准。干预:在调整鞋的不同坡度(5°,7.5°,2.5°)和不同高度(0.6,0.9,1.2cm)的情况下,要求患者做体位转动,其重力支撑对称得分用来表示站姿平衡的特征。主要结果测量:重力支撑对称得分。结果在不提高鞋的高坡度时,偏瘫一侧肢体对称负重能力低犤负载体重的(39.9±0.80)%犦。如在患侧肢升高鞋底的高度和坡度,当人体位转动时,可以促进站姿平衡和负重的改善。倘若鞋的坡度为5°时,体质量的分配最平衡犤人体质量的(51.4±1.1)%犦。结论要改善双脚站立时的平衡水平,建议应用调整患侧肢体鞋的高坡度,帮助患者克服患肢失用后的锻炼困难,从而保持运动时的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