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152篇
  免费   23433篇
  国内免费   14866篇
耳鼻咽喉   7184篇
儿科学   1860篇
妇产科学   4266篇
基础医学   17188篇
口腔科学   3464篇
临床医学   55977篇
内科学   25141篇
皮肤病学   1515篇
神经病学   3768篇
特种医学   178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3篇
外科学   42948篇
综合类   99903篇
预防医学   15981篇
眼科学   1808篇
药学   31862篇
  380篇
中国医学   14097篇
肿瘤学   72709篇
  2024年   1716篇
  2023年   6580篇
  2022年   6297篇
  2021年   7918篇
  2020年   7825篇
  2019年   8035篇
  2018年   4626篇
  2017年   7246篇
  2016年   8850篇
  2015年   9523篇
  2014年   15130篇
  2013年   15458篇
  2012年   20958篇
  2011年   22721篇
  2010年   22317篇
  2009年   22877篇
  2008年   23578篇
  2007年   22014篇
  2006年   20256篇
  2005年   20288篇
  2004年   18360篇
  2003年   14220篇
  2002年   13222篇
  2001年   13307篇
  2000年   11035篇
  1999年   10367篇
  1998年   10416篇
  1997年   11056篇
  1996年   9862篇
  1995年   8115篇
  1994年   6964篇
  1993年   4980篇
  1992年   4507篇
  1991年   3228篇
  1990年   1955篇
  1989年   1690篇
  1988年   292篇
  1987年   268篇
  1986年   188篇
  1985年   12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7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 检测 4 9例肝外胆管癌和 10例正常胆管Bcl 2和Bax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结果 Bcl 2在胆管癌中阳性表达 (48.98% )显著高于正常胆管 (10 .0 0 % ) (P <0 .0 5 ) ;高、中分化胆管癌Bcl 2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5 ) ;胆管癌Bax阳性表达 (5 3.0 6 % )与正常胆管 (80 .0 0 % )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正常胆管Bax阳性表达显著高于Bcl 2阳性表达 (P<0 .0 1) ,而胆管癌中Bcl 2与Bax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cl 2过度表达对胆管癌的发生可能起促进作用 ;胆管癌中Bcl 2低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 ,以及同该操作相关的一些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8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随访1~ 36月 ,局部复发 6例 (3.6 % ) ,术后吻合口漏 13例 (10 .7% ) ,多数保肛患者出现便频、便急等症状。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提高保肛率 ,但存在吻合口漏 ,控便功能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局部消融治疗已用于肝肿瘤的处理,其中冷冻消融所产生的冷冻休克,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变异,是潜在致死性并发症,由于消融肝组织中全身性释出坏死分解产物的结果。作者研究电解肝消融的SIRS危机,测定其中血循炎症细胞因子值,以及其中炎性标记物和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标记物。  相似文献   
996.
经尿道气化电切加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0年5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气化电切术(TUVBt)加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患者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存活素 (survivin)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检测了前列腺癌中存活素mRNA的表达水平 ,并对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前列腺癌及对照组织标本来自1998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的 15 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并提取RNA的 16 2例标本中 ,前列腺癌82例 ,正常前列腺 80例。以G3PDH基因作对照 ,对前列腺组织存活素基因行PCR扩增。对 5 0例患者的PSA水平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计算术前PSA倍增时间 (PSA DT)。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情况作为增殖活性的指标 ,…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颈静脉孔区肿瘤位于颅底深部,临近主要动静脉及颅神经,手术显露困难。介绍选用远极外侧入路能良好暴露该区。方法 经切除14例颅底颈静脉孔区肿瘤,三维CTA模拟手术入路9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病人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笔者就诊断特点、分型和手术入路选择等进行讨论,提出了选用远外侧入路对该肿瘤的手术优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图像与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FFA、ICGA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15例,其中10例摘除眼球做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两种造影图像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FFA早期肿瘤处呈弱荧光,晚期呈斑驳状荧光。肿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12例、视网膜出现荧光亮点5例,仅3例(20%)可见瘤体血管。ICGA检查有9例(60%)肿瘤不显荧光或晚期呈弱荧光,8例(53%)可见瘤体血管。病理组织学改变:10例瘤细胞内外均有不等量的色素呈团块状及索条状,8例瘤体内显示大量血管,肿瘤毛细血管扩张及视网膜囊样变性区形成各6例。结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主要FFA、ICGA图像特征与组织病理学改变相符。了解这些特征性改变有助于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昏迷 1 例,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岩斜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