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25篇
  免费   3818篇
  国内免费   2529篇
耳鼻咽喉   216篇
儿科学   985篇
妇产科学   445篇
基础医学   3019篇
口腔科学   391篇
临床医学   11011篇
内科学   8392篇
皮肤病学   443篇
神经病学   1455篇
特种医学   15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2717篇
综合类   22969篇
预防医学   10386篇
眼科学   985篇
药学   12952篇
  144篇
中国医学   5565篇
肿瘤学   1446篇
  2024年   496篇
  2023年   1831篇
  2022年   1562篇
  2021年   2279篇
  2020年   2397篇
  2019年   2592篇
  2018年   1200篇
  2017年   2253篇
  2016年   2468篇
  2015年   2731篇
  2014年   4399篇
  2013年   4464篇
  2012年   5549篇
  2011年   5682篇
  2010年   4934篇
  2009年   4441篇
  2008年   4674篇
  2007年   3955篇
  2006年   3635篇
  2005年   3880篇
  2004年   3069篇
  2003年   3003篇
  2002年   2173篇
  2001年   2035篇
  2000年   1515篇
  1999年   1245篇
  1998年   1031篇
  1997年   986篇
  1996年   942篇
  1995年   791篇
  1994年   691篇
  1993年   473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442篇
  1990年   318篇
  1989年   297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1.
目的:探究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依达拉奉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75%(30/4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GCS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均脑血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降低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  相似文献   
62.
63.
64.
刘杨  罗振亮  严福林  潘春  吕冰清  唐阿梅  杨长福 《中草药》2020,51(16):4244-4250
目的观察桑根酮C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桑根酮C(100、50 mg/kg)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小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术后第4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28d后检测小鼠呼吸功能;检测肺内羟脯氨酸含量;HE染色观察肺内炎症表现;Masson染色观察肺内胶原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肺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根酮C能够改善经博莱霉素诱导形成肺纤维化后小鼠的呼吸功能,能够明显降低肺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轻肺内炎症和胶原沉积,肺内TGF-β1、α-SMA、NF-κBp65、p-NF-κB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桑根酮C能够明显改善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改善呼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过表达和降低炎症转录因子NF-κB及磷酸化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维生素D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女性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后分析评估患者检查效果,观察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后女性维生素D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 765,P=0. 000)。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水平与骨密度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通过维生素D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且维生素D水平<30 ng/ml者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水平与骨密度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能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OA)与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KOA患者80例,将病情处于缓解期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将病情处于活动期的42例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ESR、CRP水平,并分析KOA活动程度与ESR、CR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SR、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KOA疾病活动程度与CRP、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 KOA活动程度与ESR、CRP间具有相关性,通过测定ESR、CRP水平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指导临床开展治疗。  相似文献   
6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20-24
目的研究肥胖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我院就诊的肥胖患儿85例为观察组,128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维生素D、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后观察组按维生素D水平分为缺乏组和不足组,观察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儿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胰岛素敏感指数、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循环内皮细胞微粒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微循环内皮细胞微粒、TC、TG、LDL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一氧化氮、HDL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不足患儿胰岛素抵抗指数、循环内皮细胞微粒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缺乏组上述指标均低于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不足患儿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缺乏组低于不足组,三组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配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POP患者10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钙剂,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性维生素D3 (骨化三醇),对两组疗效、骨密度(BMD)、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与对照组84.91%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腰椎L1-4、髋部、Wards三角区BMD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上述部位BMD提高较同期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MMP-13、TIMP-1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MMP-13和TIMP-1改善较同期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与对照组7.5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配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POP疗效满意,可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MMP-13和TIMP-1,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9.
70.
范建新  秦雪梅  李震宇 《中草药》2020,51(9):2317-232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分析款冬花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确定款冬花中的主要成分。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BATMAN-TCM数据库对款冬花主要化学成分的潜在靶点进行整理;在GenCLiP 3和GeneCard数据库搜索COVID-19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款冬花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各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款冬花治疗COVID-19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包含化合物14个、靶点104个、疾病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444个(P0.05),其中包括生物过程(BP)条目325个、细胞组成(CC)条目44个、分子功能(MF)条目75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94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绿原酸B(3,4-dicaffeoylquinicacid)和异绿原酸C(4,5-dicaffeoylquinic acid)与蛋白的亲和力要优于瑞德西韦。结论款冬花中主要化合物能通过与SARS-Co V-2 3CL水解酶和ACE2结合,作用于多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COVID-19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