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4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耳鼻咽喉   285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43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821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655篇
特种医学   2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14篇
综合类   2597篇
预防医学   291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766篇
  9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755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显微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MED下切除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彻底解除对硬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随访324例,按中华骨科学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297例,良14例,差13例,疗效优良率达96.0%,结论MED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62.
Ⅱ区屈指肌腱断裂显微外科修复7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Ⅱ屈指肌腱断裂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其治疗结果常不满意,主要是术后粘连问题.1998 ~ 2003年本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75例患者95条屈指肌腱断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报道应用外科皮瓣修复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组织缺损的情况,设计应用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创伤性四肢软组织缺损44例,从移植皮瓣的成活率和随访功能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38例,皮瓣坏死1例,因张力大部分坏死2例,出现感染,皮缘裂开,经换药治疗后痊愈3例,随防1~2年,1例手部功能改善不明显,2例手指伸直功能欠佳,1例出现骨髓炎、骨不连,1例左足2、3趾背伸乏力外,其余病例的功能恢复较理想.结论 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选用外科皮瓣移植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手部多节段离断再植的最佳方法.方法 统一指挥,分组手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血管吻合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严密观察,有效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加强功能康复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手功能.结果 再植成活良好,经随访手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分组手术,密切配合,术中术后全面有效的技术操作和处理可提高手部多节段离断再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5.
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合理方式。方法 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及钢板固定骨折及应用各种不同的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75例。结果 术后皮瓣1例因感染坏死,其余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外形及肢体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 骨折的合理固定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大大减少了小腿截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目的模拟临床肿瘤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淋巴水肿形成过程,建立并观察一种改良的肢体淋巴水肿动物模型.方法应用传统的淋巴结根治与60钴照射相结合,制作兔后肢淋巴水肿模型.术后观察解剖形态、体积变化,并行淋巴核素造影、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动物死亡率为7.8%,在成活动物中模型成功率达100%,产生相应的组织形态变化及淋巴造影表现,其水肿形成规律与临床患者相似;兔后肢淋巴解剖与人较接近,大淋巴管直径约为0.6-0.9 mm.结论该模型成功率高,成本较低,便于观察;由于淋巴管口径较粗,尤其适用于显微淋巴外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小脑延髓池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小脑延髓池的显微外科解剖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颈标本15例,显微镜下(5~25倍)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颈-乳突入路和耳前颞下窝入路的手术操作,分别自后、侧和前方显露小脑延髓池内结构,详细观测其神经血管结构的形态特征.结果小脑延髓池位于延髓外侧,上至桥延沟,下达枕骨大孔,侧方沿枕骨形成蛛网膜袖套进入颈静脉孔和舌下神经管.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根丝自上而下起自橄榄体背侧、延髓和脊髓的后外侧沟,根丝逐级汇合后分别进入舌咽神经道和迷走神经道.椎动脉于小脑延髓池的下端入颅后经该池行向前上内进入延髓前池.小脑下后动脉(PICA)可分为延髓前段、延髓侧段、扁桃体延髓段、脉络膜扁桃体段和皮质段.主要的静脉有小脑延髓裂内静脉、延髓静脉、小脑岩面下组静脉和岩下桥静脉.结论小脑绒球和Luschka孔脉络丛复合体及颈静脉孔硬膜返折可作为辨认舌咽神经脑池段的解剖标志,深刻认识小脑延髓池的蛛网膜界限对手术处理累及小脑延髓池的不同性质病变,保护重要神经功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8.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病情Ⅳ、Ⅴ级患者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对病情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的破裂动脉瘤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动脉瘤破裂后病情Ⅳ、Ⅴ级患者26例,其中11例行开颅显微手术,15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栓塞组15例中良好、轻残8例,重残、植物生存者5例,死亡2例.手术组11例中良好、轻残5例,重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的破裂动脉瘤病人状态差,入院后根据病情,并尽早行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创伤小、适应证广、并发症少,血管内栓塞应作为此类病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69.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燕 《中医正骨》2007,19(11):77-77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交通事故,工伤意外,或产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由于生理解剖的特点,臂丛神经损伤后治疗较困难,疗效也不甚理想。受伤后患者上肢功能大部分或完全丧失,遗留终生残疾。此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正确的临床诊断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术后护理,科学的功能康复锻炼,将有利于术后手功能的恢复。自2001年4月~2006年4月,我们共收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32例,在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9~53岁,平均26岁。左侧24例,右侧8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报道应用外科皮瓣修复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组织缺损的情况,设计应用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创伤性四肢软组织缺损44例,从移植皮瓣的成活率和随访功能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38例,皮瓣坏死1例,因张力大部分坏死2例,出现感染,皮缘裂开,经换药治疗后痊愈3例,随防1~2年,1例手部功能改善不明显,2例手指伸直功能欠佳,1例出现骨髓炎、骨不连,1例左足2、3趾背伸乏力外,其余病例的功能恢复较理想.结论 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选用外科皮瓣移植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