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17篇
  免费   5571篇
  国内免费   2828篇
耳鼻咽喉   652篇
儿科学   1726篇
妇产科学   616篇
基础医学   3379篇
口腔科学   725篇
临床医学   27583篇
内科学   17078篇
皮肤病学   293篇
神经病学   2908篇
特种医学   64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5篇
外科学   10261篇
综合类   47493篇
预防医学   9486篇
眼科学   622篇
药学   22396篇
  313篇
中国医学   10143篇
肿瘤学   3517篇
  2024年   809篇
  2023年   3253篇
  2022年   2969篇
  2021年   3799篇
  2020年   3680篇
  2019年   3891篇
  2018年   1820篇
  2017年   3526篇
  2016年   3885篇
  2015年   4769篇
  2014年   8209篇
  2013年   8089篇
  2012年   10115篇
  2011年   10618篇
  2010年   9686篇
  2009年   9268篇
  2008年   9511篇
  2007年   9315篇
  2006年   8229篇
  2005年   8425篇
  2004年   6571篇
  2003年   6215篇
  2002年   5525篇
  2001年   4510篇
  2000年   3323篇
  1999年   2645篇
  1998年   2351篇
  1997年   2073篇
  1996年   1827篇
  1995年   1596篇
  1994年   1321篇
  1993年   887篇
  1992年   694篇
  1991年   632篇
  1990年   553篇
  1989年   584篇
  1988年   177篇
  1987年   151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对胸腺肽α1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病情相对稳定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胸腺肽α1介入疗法。对两组患者开展10个月的治疗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IFN-γ和IL-2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好转。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P<0.05),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胸腺肽α1能够增强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同时可降低急性加重发生频率。结论胸腺肽α1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安全有效,且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分析动脉瘤中异常表达的lncRNA,探讨其在动脉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重要功能。方法:检测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组织与正常颅内动脉组织中的lncRNA表达谱和mRNA表达谱,并探寻异常表达的lncRNA所靶向的mRNA。结果:lncRNA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血管比较,血管瘤组织中存在1533种异常表达的lncRNA,其中520种lncRNA表达上调,1013种lncRNA表达下调。274种异常表达的lncRNA分别靶向于188种异常表达的mRNA,共形成了434对lncRNA和mRNA靶向关系。靶mRNA相关的信路分析显示,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可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lncRNA基因与靶mRNA互作关系的网络分析显示,lncRNA n345160、XR_171115.1、NR_027671.2和ENSG00000261903.1在动脉瘤发生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lncRNA可能在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lncRNA与编码蛋白的mRNA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或许能为临床探索预防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35.
36.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气道炎症反应的复杂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1]。2009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第一次提出“表型”这一概念,并提出基于表型分类有助于哮喘治疗及判断预后[2]。中医药治疗哮喘有其独特优势,但辨证分型缺乏明确统一的客观化、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7.
38.
39.
张薇 《西部医学》2016,28(11):1575-1577+1582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Ⅱ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新发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8例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日口服,西格列汀100 mg,1次/日口服。对照组18例只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日口服。两组均治疗16周后,根据体征、肝脏B超和各项生化指标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记录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酶、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脂肪肝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有效率为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糖死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脂肪肝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0.
田方  石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10):1142-114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常见疾病,目前早产儿PDA的自然发展过程仍未完全明确,PDA发生的有些高危因素仍存在争议,对PDA是否进行药物、手术干预,以及何时进行药物、手术干预仍存在争议。尽管已经有相当多的证据证实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可能有害,但目前尚缺乏关闭导管治疗方案的远期益处或害处的相关证据。大多数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短期导管开放对患儿的影响。目前尚无评估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对早产儿死亡率及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试验。近年来PDA治疗上最大的变化是减少对PDA的治疗。该文重点总结胎龄28周早产儿PDA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