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分析动脉瘤中异常表达的lncRNA,探讨其在动脉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重要功能。方法:检测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组织与正常颅内动脉组织中的lncRNA表达谱和mRNA表达谱,并探寻异常表达的lncRNA所靶向的mRNA。结果:lncRNA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血管比较,血管瘤组织中存在1533种异常表达的lncRNA,其中520种lncRNA表达上调,1013种lncRNA表达下调。274种异常表达的lncRNA分别靶向于188种异常表达的mRNA,共形成了434对lncRNA和mRNA靶向关系。靶mRNA相关的信路分析显示,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可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lncRNA基因与靶mRNA互作关系的网络分析显示,lncRNA n345160、XR_171115.1、NR_027671.2和ENSG00000261903.1在动脉瘤发生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lncRNA可能在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lncRNA与编码蛋白的mRNA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或许能为临床探索预防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胶质瘤性脑水肿的分子调节机制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8年6月间65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新鲜肿瘤标本(胶质瘤Ⅰ级6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Ⅳ级30例)。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AQP4蛋白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AQP4和VEGF的表达差异与关系。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染色显示,AQP4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表面,胞浆和细胞核着色较浅。在胶质瘤细胞内,AQP4广泛分布于胞浆内;肿瘤中AQP4表达和VEGF呈正相关(r=0.877,P=0.000)。结论在胶质瘤性脑水肿中,AQP4在胶质瘤细胞内主要分布于胞浆内,且与VEGF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compressed spinal cord injury,CSCI)解压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hosphorylat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EGFR)、pAkt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变化的相关性,为CSCI解压后治疗策略的制定和药物的研发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制作SD大鼠CSCI模型,造模成功后解压。运用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观察动物解压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检测解压后1、7、14、21 d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变化;运用免疫荧光双标(Double-labeling immunoflurescence)、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pEGFR、 pAkt1的表达变化。 结果 CSCI解压后,BBB评分和有髓神经纤维数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与此同时,pEGFR、pAkt1表达亦上调且与BBB评分、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增加趋势一致。 结论 CSCI解压后,神经功能有一定改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有一定增加,这些变化与pEGFR表达上调有关,提示EGFR的活化参与了CSCI解压后的内源性修复。  相似文献   
4.
颅脑特大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特大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 方法 分析我院24例特大型脑膜瘤(肿瘤最大径>10.0 c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法 ,并观察其疗效. 结果 本组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肿瘤Ⅰ级切除16例(66.7%),Ⅱ级切除6例(25.0%),Ⅲ级切除2例(8.3%).无死亡病例.病理分型: 按照2000年WHO分级标准,本组病例中Ⅰ级17例(70.8%),Ⅱ级和Ⅲ级分别为5例(20.8%)和2例(8.4%).术后3例Ⅱ级肿瘤和2例Ⅲ级肿瘤行补充放射治疗.随访1~5年,症状完全缓解16例,5例明显缓解,2例无明显改善,1例短期内瘫痪加重,3月后逐渐恢复. 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特大型脑膜瘤的主要手段,其要求全面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操作和细致的术后管理,并根据切除程度及病理特点及时行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5.
牟科杰  刘艳辉 《华西医学》2009,24(2):487-489
胶质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一半左右。其侵袭性强,并具有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化的生物学特点。胶质瘤确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环境、遗传及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等综合因素有关。其中,有关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和正常胶质细胞的关系问题是目前胶质瘤病因研究的热点方向。现就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策略。方法: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8例松果体区肿瘤,按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人β-促绒膜性腺激素(hCG-β)将其分为标志物增高组和正常组,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和治疗体会。结果:肿瘤标志物正常组36例,其中27例行手术切除肿瘤,9例行伽马刀治疗(其中5例行伽马刀加脑室腹腔分流治疗)。术后4例因病理报告示生殖细胞瘤行伽马刀补充治疗,3例因梗阻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增高组22例,均选用伽马刀治疗(其中17例合并梗阻性脑积水者行伽马刀加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后3例因症状缓解不佳行手术切除肿瘤术。手术病例中24例采用经胼胝体入路,4例经枕部小脑幕入路,2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全切24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住院期内死亡者1例。病理诊断:生殖细胞瘤14例,畸胎瘤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脑膜瘤1例,胶质瘤1例,皮样囊肿1例。放射外科治疗病例中28例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随访期内肿瘤无明显变化,3例肿瘤增大。2例放疗后出现鞍区转移。结论:松果体区肿瘤组织类型多样,应尽可能先明确肿瘤性质后选择合理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第三脑室区肿瘤系指起源于第三脑室内部或其邻近结构的肿瘤,其瘤体大部位于第三脑室内.松果体区肿瘤因其与第三脑室特殊的解剖关系,一般也将其归入第三脑室后部肿瘤.第三脑室以其结构的深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该区手术入路的多变性特点,手术入路的选择,主要决定于肿瘤的位置和性质、发生的起始部位、发展方向、第三脑室受压的部位、有无脑室梗阻等因素.此区肿瘤的手术切除一直以来是神经外科领域中难度大及风险高的手术.因此手术入路的设计与选择尤显得重要.我们复习了近年来第三脑室区肿瘤手术入路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颅内假性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中的特殊类型,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1-5]。一般表现为颅脑外伤后发生延迟性动脉瘤性脑出血[6-7]。其中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假性动脉瘤居多(约占72.6%),其破裂可致致命性鼻腔大出血而危及生命[8],而胼周动脉假性动脉瘤极为罕见[9]。临床医疗中,不少神经外科医师对其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我们报道1例胼周动脉假性动脉瘤并发坠积性肺炎病例,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水通道蛋白4在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瘤周水肿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0例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和瘤周水肿组织标本中AQP4的表达,并分析比较AQP4的表达量与瘤周水肿程度的关系.结果 在胶质瘤细胞内,AQP4广泛分布于胞浆内.AQP4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体及瘤周水肿组织中均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瘤体组和瘤周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组明显高于瘤体组,且AQP4表达量与瘤周水肿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 AQP4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性脑水肿中表达增高,并与瘤周水肿程度呈正相关,其可能是水肿产生的重要分子基础.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性脑水肿的发生中可能包括细胞毒性和血管源性两种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