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2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2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74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755篇
预防医学   227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327篇
  4篇
中国医学   248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Summary To clarify the association of microglia with senile plaques, the brains from 13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D) and 23 nondemented aged controls were investigat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by a double-labeling method using anti--protein antiserum and anti-ferritin antibody, which is a recently reported microglia marker. In additio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he senile plaques which appeared initially in the nondemented aged controls consisted of a diffuse type without any amyloid cores and these were found in the group aged 50–59 years.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m were found to contain no ferritin-positive microglia.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percentage) of microglia-containing diffuse plaques increased with age. Classical and compact plaques began to appear in the brains of the group aged 70 years and over, and practically all of them contained microgli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icroglia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initial plaque formation, but correlate with amyloid core formation. In AD,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was that the diffuse plaques, which contained either no or only a few ferritin-positive microglia, increased markedly.Supported in part by a Grant-in-Ai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of Japan  相似文献   
42.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羽  董志 《中国药业》2003,12(12):31-33
目的:介绍钙离子(Ca2 )拮抗剂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机制和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献。结果:应用Ca2 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治疗AD,可促进受伤神经的再生和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Ca2 自体平衡失调学说为A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应用Ca2 拮抗剂治疗AD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化疗时卡铂按AUC=5mg/ml·min(AUC,areaundertheconcentrationtimecurve)的剂量是否适宜。方法33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Taxol+CBP、Gemzar+CBP、NVB+CBP方案化疗,卡铂用药剂量按AUC=5的水平给药。全部患者共完成73周期化疗。每周期化疗前后对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骨髓毒副反应常见且较重,中性粒细胞出现Ⅲ/Ⅳ级副反应为47.9%(35/73)、血小板出现Ⅲ/Ⅳ级副反应为28.8%(21/73)。其余毒副反应不重。生存质量评分(依据国内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标准)平均下降6.5分。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化疗时,卡铂按AUC=5的剂量水平用药毒副反应较重,且对生存质量有不利影响,可能与剂量偏大有关。  相似文献   
44.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期痴呆的疗效。方法:治疗组老年期痴呆患者36例均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详录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数据。健康老年人34例为对照组,以其体检时所得相关指标与治疗组比较分析。结果:有效率85%,S-TC明显下降,P-SOD明显升高,P-LPO,Ht,Va降低、EET缩短。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具有降脂、抗自由基损伤。改善异常血液流变,增加脑血流量等功用。对老年期痴呆防治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对老年高脂血症脂质、脂蛋白代谢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64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口服银杏叶片、阿司匹林;对照组126例,口服复方丹参片.结果: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α(LPα)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动脉硬化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具有调节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脂质和脂蛋白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时术前牵引及手术入路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经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其中60例术前采用下肢皮牵引带牵引,26例术前采用骨牵引;66例经髋关节外侧入路手术,其中51例术前采用下肢皮牵引带牵引,15例术前采用骨牵引;术中复位均较容易;术后优良者占95.1%,很好者占3.7%,好者占1.2%,十年内无后脱位和修正者。结论: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选择前外侧入路和外侧入路对疗效影响无差异,外侧入路比前外侧入路操作简单、创伤小;股骨头及股骨颈无明显短缩或头颈骨折后2周内手术的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采用下肢皮牵引比骨牵引更合适。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索蝶型网片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蝶型网片,改进固定方法和部位,对65岁以上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1例进行治疗。结果:21例手术后尿失禁均得到控制或减轻,经随访3~12月无一例出现尿失禁复发和加重现象。结论:蝶型网片治疗老年女性SUI疗效确切,具有费用低、手术创伤小、不损伤膀胱等优点。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n=38):仅用全身麻醉;复合组(n=38):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记录在围麻醉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复合组患者的MAP、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或P<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49.
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实质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实质.方法: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中医临床辩证分型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非肾虚型.采用回归和判别分析法来研究骨密度、血清激素、血生化、血清微量元素、尿生化等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其中医证型的实质.结果: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睾酮(T)、血清降钙素(CT)、铜(Cu)值显著降低;肾阴虚组、肾阳虚组骨钙素(BG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肾虚组;CT值于各组之间差别显著,其中非肾虚组CT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肾阴虚组、肾阳虚组CT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的羧基端片段(PTH-c)值于各组之间差别显著,肾阴虚组、肾阳虚组PTH-c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非肾虚组,其中肾阳虚组还显著低于肾阴虚组;雌二醇(E2)值于各组差别显著,其中非肾虚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肾阴虚组、肾阳虚组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钙丢失、骨丢失明显加快,而骨形成并没有加快.肾虚与非肾虚划分的生化基础为T和尿钙/肌酐(Ca/Cr);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与骨代谢生化指标有密切相关,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是辩证分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血小板(PLT)、蛋白激酶C(PKC)及脂蛋白a[LP(a)]在老年性突发性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老年性突发性耳聋和健康对照组各30例,分别检测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L(apoAI)、载脂蛋白B(apoB)、血小板(PLT)、膜和浆蛋白激酶C(M-PKC和P-PKC),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突发性耳聋组LP(a)、apoB、TG均明显升高,HDL-C则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LP(a)t=2.33,P<0.05.apoB:t=2.83,P<0.晒.TG:t=2.81,P<0.05.HDL-C:t=3.58,P<0.01),PLT计数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2.25,P<0.05.M-PKC活性增高、P-PKC活性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前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t=3.26,P<0.01),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t=2.22,P<0.05).结论老年性突发性耳聋时LP(a)、apoB及M-PKC增高,而PLT减低,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对突发性耳聋的发病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