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76篇
  免费   1983篇
  国内免费   1189篇
耳鼻咽喉   301篇
儿科学   1156篇
妇产科学   651篇
基础医学   4851篇
口腔科学   625篇
临床医学   2476篇
内科学   6808篇
皮肤病学   593篇
神经病学   2850篇
特种医学   8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990篇
综合类   388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2936篇
眼科学   702篇
药学   4118篇
  21篇
中国医学   2401篇
肿瘤学   2070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1172篇
  2021年   1920篇
  2020年   1821篇
  2019年   2519篇
  2018年   2315篇
  2017年   1787篇
  2016年   1371篇
  2015年   1085篇
  2014年   1883篇
  2013年   2768篇
  2012年   2393篇
  2011年   1573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126篇
  2008年   1131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035篇
  2005年   903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776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72篇
  1985年   401篇
  1984年   534篇
  1983年   382篇
  1982年   437篇
  1981年   404篇
  1980年   323篇
  1979年   288篇
  1978年   278篇
  1977年   214篇
  1976年   289篇
  1975年   220篇
  1974年   204篇
  1973年   18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01.
清代名医的医德(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生动事例介绍清代名医的医德,以供后人效法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柴苓小方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异常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刺激系膜细胞异常增殖。MTT法检测柴苓小方对㈣异常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柴苓小方的细胞毒作用。采用RT—PCR检测药物作用不同时间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的表达。结果:柴苓小方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系膜细胞异常增殖并显著减少PCNA阳性细胞数而没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且柴苓小方可以显著地上调p21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柴苓小方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GMC8异常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5例B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患者(增厚组)和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IMT增厚组ε3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IMT增厚组的ε3/ε4基因型频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对以上两组再按ApoE基因型分别分为3组:ApoE2(ε2/2 ε2/3),ApoE3(ε3/3)和ApoE4(ε3/4 ε4/4)。结果显示颈动脉IMT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ApoE4组显著增加,颈动脉多发斑块率在此组也显著增加。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相关性,ε4基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4.
应用前列腺素E1注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8年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注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长期疗效、副作用及预后。方法使用PGE1行阴茎海绵体注射,阴茎硬度检查仪(Rigiscan)连续记录1h,并根据观察结果,调查PGE1注射剂量,确定每例患者合适的注射量,掌握注射方法后回家自行注射。共筛选出ED患者410例,随访患者阴茎勃起情况、药量调整和副作用。结果410例ED患者中,心理性139例,静脉性83例,动脉性36例,神经性78例,混合性74例。对治疗满意的患者有256例(62.44%),其中21例(5.1%)在使用PGE15次后停用,并能达到满意的性生活而治愈。293例(71.46%)患者自述注射时有胀痛感。171例(43.17%)因疼痛(105例)、操作不便(25例)、副作用顾虑(37例)和其他原因(4例)而于6个月后放弃治疗。204例(49.76%)患者使用时间已超过1年,24例(5.85%)患者使用时间已超过5年,7例(1.7%)使用已有8年。未发现阴茎异常勃起和阴茎海绵体纤维化。注射损伤阴茎表面血管致瘀斑者有20例。有27例患者失访。结论PGE1是治疗E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长期使用。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阴茎疼痛。Rigiscan能帮助确定PGE1的注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5.
子宫肌瘤患者及接受UAE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性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正常对照61例(对照组)、子宫肌瘤患6l例(患组)以及44例子宫肌瘤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后的患,血清促卯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激素(E2)、垂体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结果:子宫肌瘤患组的血清FSH、LH、PR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与对照组无显差异。其中44例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术后血清LH、E2、PRL、T水平均比术前明显降低,FSH与术前无显差异;术后血清FSH、PR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H、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RL、T是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双黄连及清开灵注射液溶于不同常规输液液体中的微粒情况并与空白试验相比较。方法:观察注射液与输液液体混合液中的微粒数在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时微粒产生和变化情况。结果:两种中药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中微粒数较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增多显著.提示:临床使用双黄连及清开灵注射液时宜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介导雌激素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用不同浓度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48 h;此后选用10-10mol/L 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12、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17β-E2处理前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10-6mol/L)对17β-E2促进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7β-E2作用后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17β-E2能明显促进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于10-10mol/L作用48 h最明显。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能明显抑制17β-E2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7β-E2能促进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核内的表达。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神经元E3B1基因表达及其对轴突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针对E381(NCBI:NM-024397)RNAi的3个靶位点Abil1、Abil2、Abil3和1个不针对任何mRNA的RNAi靶位点(阴性对照)以及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阳性对照),用带有neoR选择标志和GFP绿色荧光标志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构建E381 RNAi质粒,分别转染培养的神经元,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转染率,经G418筛选得到单一的转染细胞,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转染组神经元E3B1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出具有最佳抑制效应的siRNA转染神经元,加人轴突生长抑制物,观测轴突生长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RNAi质粒,各组细胞的转染率相近,均为34%左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Abil1、Abil2和Abil3转染组细胞内E3B1 mRNA的表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Abil3转染组细胞的E38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最为显著,加入轴突抑制剂后Abil3转染组神经元轴突仍能继续生长.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能高效特异地抑制神经元E3B1基因的表达,E3B1基因的表达下调可促进神经元轴突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9.
We have analysed B chromosome frequency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B transmission rate at population and individual levels, clutch size, egg fertility and embryo–adult viability in a natural population of the grasshopper Eyprepocnemis plorans containing two different B chromosome variants, i.e. B2 and B24, the second being derived from the first and having replaced it in nearby populations. From 2002 to 2003 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both variants changed, although the differences did not reach significance. A mother–offspring analysis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any of the two B variants on clutch size, egg fertility or embryo–adult viability, but B24 was more efficiently transmitted than B2 through males from the 2002 season, which explains the observed frequency change. Controlled crosses, at individual level, showed significant drive through some females for B24 but not for B2, suggesting that this difference in transmission rate might also be important for the substitution process. The analysis of relative fitness for B2 and B24 carriers for all fitness components, as a whole, showe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 of B24-carrying individuals, suggesting that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these slight difference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replacement of B2 by B24.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s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at .  相似文献   
110.
硒和/或维生素E预防大鼠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蔡梅雪 《营养学报》1997,19(2):163-166
用含硒(Se0.5mg/kg)和/或维生素E(VE0.6g/kg)的高脂饲料喂养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周。结果:高脂对照组大鼠血浆前列腺素Flα(6-酮-PGF1α)水平下降,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浆血栓素(TXB2)及内皮素(ET)水平上升;补Se、VE及Se+VE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LPO、血浆TXB2、ET及TXB2/6-酮-PGF1α比值。同时,除了明显提高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外,血浆6-酮-PGF1α浓度明显升高。实验提示,Se和/或VE有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及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